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58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6篇
物理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由两种α-二亚胺镍催化剂[Cat1:α-萘基-丁二亚胺二溴化镍,Cat2:2,6-二异丙基苯基苊二亚胺二溴化镍]组成的复式镍催化剂在MAO活化下催化单一乙烯聚合.可制备得到支化度高达上百个支链(每1000个碳),长支链的比例占到30%左右的聚乙烯.13C-NMR、GPC、DSC、WAXD、DMA结果表明此复式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可得到分子量较高、分子量分布较窄的长支链聚乙烯弹性体.在合适的条件下,此复式催化体系还具有促进提高催化活性的良好协同作用,其聚合活性比两种单一催化剂都高(4·6×105g PE/mol Ni·h).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文以丁二酸酐(SAA)、2-羟基-4-(2-羟基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D2959)和环氧油酸(EO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感光性的脂肪酸S-2-E,并用于碳酸钙的改性.然后以油酸(OA)改性碳酸钙为对比,通过吸油量测试、差动光照热分析仪(DPC)、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讨论了S-2-E对碳酸钙的改性效果、相应改性碳酸钙S-2-E-CaCO3的光活性及S-2-E-CaCO3对UV涂料的性能影响 .结果显示,S-2-E对碳酸钙的改性效果与OA相当 .碳酸钙经S-2-E改性后具有一定的光活性,能参与UV涂料的固化,固化膜的硬度、耐水性等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4.
颜志强  魏爱香  招瑜  刘俊 《人工晶体学报》2013,42(11):2298-2303
利用溶剂热制备了Cu2ZnSnS4 (CZTS)球形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色散谱(ED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化学组分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ZTS球形纳米晶具有锌黄锡矿结构,球形颗粒的直径为190~300 nm,每个球形颗粒是由很多平均尺寸大约24 nm的纳米晶构成.纳米晶具有锌黄锡矿结构,其禁带宽度约为1.55 eV.同时研究了反应前驱溶液中不同量的硫脲和氯化锌对所制备的CZTS纳米颗粒的结构、原子组分比和形貌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以末端含溴原子的光引发剂2-溴异丁酰氧基-2-甲基-1-苯基甲酮(HMPP-Br)为引发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和2,2,6,6-四甲基哌啶醇(TMP)为调控剂,采用光聚合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M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正丁醇 O/W型正相微乳液体系的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引发剂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聚合微乳液体系较稳定,聚合反应获得了良好的ln[M]0/[M]与时间、数均分子量与转化率之间的线性动力学关系,制备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oly(n-BMA)均聚物.  相似文献   
106.
MoB/CoCr金属陶瓷涂层的制备、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枭  张仁元  李风 《人工晶体学报》2009,38(6):1516-1521
利用低压等离子喷涂(LPPS)制备了MoB/CoCr金属陶瓷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能谱(EDAX)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末与喷涂后涂层物相差异不大,涂层为层状结构,随压力越高,粉末熔化越充分;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涂层致密;涂层喷涂后主要成分保持不变,且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经过1080 h熔融Al-12.07;Si腐蚀后,涂层完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7.
45~#钢表面纳米晶层的高温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增压喷丸方式使45#钢实现表面纳米化,采用MMU-5G高温材料端面磨损试验机进行45#钢纳米晶层摩擦磨损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试验,利用TEM表征喷丸后表层的组织,DSC与显微硬度研究纳米层的热稳定性,XPS和SEM表征磨损表面的成分及形貌.结果发现:当温度低于200℃时,喷丸样品表面硬度高,有效减少实际接触面积,耐磨性能优于未喷丸样品;在200~400℃之间时,纳米化样品表层组织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晶界、位错、空位等缺陷为氧原子与金属原子提供更多的扩散通道,加速疏松的Fe2O3氧化物的形成与脱落,耐磨性能低于未喷丸样品;在400~550℃之间时,喷丸样品由于回复与再结晶,与未喷丸的耐磨性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交联概念为核心,交联限制分子运动为桥梁,抓住结构通过分子运动决定性能这一主线,重构高分子物理与交联相关的知识体系,将相关的知识串联成一个知识模块进行串讲和归纳;培养学生对高分子体系的思维逻辑,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高分子物理的重要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深入理解聚合物结构的多层次性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并将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09.
20G钢表面喷涂MoB/CoCr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G钢换热管表面上利用低压等离子喷涂(UPS)制备MoB/CoCr金属陶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AX)对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并对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喷涂前后涂层的物相相差不大,涂层为层状结构;涂层与20G基体之间、表面涂层与过渡涂层之间结合良好,涂层致密;涂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在熔融AI-12.07; Si中经过1080h腐蚀后,涂层基本保持完好,具有很好的抗熔融铝硅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以钛酸丁酯、盐酸和去离子水作为前驱物,在透明导电玻璃(FTO)衬底上合成了垂直于衬底牛长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线束阵列.纳米线束呈四方柱状结构,宽度100~200nm,长度约3μm.HRTEM表明每根纳米线束实际上是由20~40根直径约为4~6 nm的细小纳米线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系统研究了盐酸浓度对纳米线生长的影响,分析了盐酸在晶体生长中的作用.研究了TiO2纳米线束阵列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其场发射开启电场为5.7 V/ μm(对应电流密度10μA/ cm2),阈值电场为9.5 V/ μm,同时表现出较好的场发射稳定性.低的合成温度和好的场发射性能表明TiO2纳米线束阵列在场发射冷阴极器件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