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晶体学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琳  程敏熙 《物理实验》2006,26(9):17-20
目前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主要有物理实验专题网站、实验教学网络管理、实验类网络课程及远程控制物理实验.本文简要介绍了各个模式的特点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解析的方法计算了应变Si1-xGex层中p型杂质电离度与Ge组分x、温度T以及掺杂浓度N的关系.发现常温时,在同一Ge组分下,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杂质的电离度的先变小,而后又迅速上升到1.在同一掺杂浓度下,轻掺杂时,杂质的电离度随Ge组分的增加先变大,而后几乎不变;重掺杂时,杂质电离能变为0后,杂质电离度为1.低温下,轻掺杂时,载流子低温冻析效应较为明显,杂质的电离度普遍较小,当掺杂浓度大于Mott转换点时,载流子冻析效应不再明显,电离率迅速上升到1.在同一Ge组分下,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杂质的电离度先变小,后变大,而后又迅速上升到1.在同一掺杂浓度下,轻掺杂时,杂质的电离度随Ge组分的增加变大;重掺杂时,杂质电离能变为0后,杂质电离度为1.  相似文献   
3.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渗透STS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肖化  张军朋 《物理实验》2006,26(1):21-23,26
介绍了STS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渗透STS教育是培养适合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阐述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渗透STS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称约简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变系数Ginzburg-Landau方程的抛物渐近自相似脉冲解析解的一般表达式.给出了二阶色散系数纵向双曲型变化和纵向指数型变化的色散渐减光纤中自相似脉冲的振幅、啁啾以及脉冲宽度的具体形式,并与数值解进行了对比,其结果符合得很好.从而证实了稀土元素掺杂的色散渐减光纤中,在增益色散因子的影响下,脉冲的演化具有抛物型自相似特性.  相似文献   
5.
李文安  陈浩 《大学物理》2007,26(1):10-12
用路径积分的分析方法求得了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传播函数,并由传播函数导出了粒子的波函数和能量,展示了路径积分与传统方法的等价性,同时还介绍了一种有用的数学函数——雅可比θ_3函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NetMeeting、视频控制插件与NAT在远程控制实验系统的视频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利用NetMeet-ing强大的功能及其通用性,LabVIEW的易用性,再结合Linux的稳定性,使远程控制实验系统的视频系统变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徐燕  陈浩 《大学物理》2007,26(6):26-27,31
计算了两共轴均匀带电圆环的相互作用能,并求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绘制出电场力的空间分布图,进而讨论了作用力和两圆环半径和中心距离等参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单偏振控制器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民常  徐文成  陈伟成  宋方  冯杰  刘颂豪 《光学学报》2007,27(11):2003-2007
理论分析了非线性偏振旋转环形腔作为类饱和可吸收体获得脉冲的物理机理。在光纤环形腔结构中,采用单个偏振控制器实现了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直接获得了脉冲宽度为131 fs的超短脉冲输出。实验中,采用性能稳定的976 nm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作为抽运源,使用高掺杂浓度的Er3 光纤为增益介质,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获得了光谱谱宽(3 dB带宽处)为23.5 nm的稳定锁模脉冲输出。脉冲中心波长为1535.9 nm,平均功率为5.91 mW,脉冲重复率为11.20 MHz。  相似文献   
9.
10.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编写的人教版教材内容编排与旧人教版相比有所不同,基于教材逻辑解读新教材作出的改变,有利于教师合理利用新教材开展高质量教学.以“电磁感应”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教材学科逻辑、认知逻辑和教学逻辑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课标基于三大逻辑从宏观章节结构解读新教材“电磁感应”作出的改变,以期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启示,并为教师们分析教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