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2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化学   720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198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732篇
物理学   6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102.
本文中研究了手指触摸粗糙表面的摩擦振动特性、脑电生理反应和主观评价,为产品触感舒适性和抓握可靠性设计以及产品触感量化表征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轮廓单元平均宽度的降低,摩擦系数和功率谱重心逐渐增大,垂直偏差逐渐降低;垂直偏差、功率谱重心和摩擦系数特征参数能够反应粗糙表面的形貌特征变化,并且与人的主观感知评价一致,可以用来定量表征人对材料表面粗糙度、细致度和黏着度的感知. ERP曲线的P200成分峰值与接触表面的粗糙特征相关,粗糙度大的表面诱发的P200峰值高;P300成分与人的主观认知判断有关,粗糙感强、细致感差及黏着感低的表面诱发的P300峰值高且潜伏期短. 研究表明,材料表面的粗糙特性通过影响皮肤的接触摩擦行为,进而影响人脑的触觉感知和主观评价. 表面摩擦振动特性、人脑电生理反应和触感主观评价具有相关性,三者结合是系统研究粗糙表面摩擦触觉感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3.
张涛  蔚立元  苏海健  罗宁  魏江波 《爆炸与冲击》2022,42(1):013103-1-013103-11
为探究循环冲击损伤后大理岩的静态断裂力学特征,基于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method,FDM)-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的建模技术构建了三维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数值模型,其中杆件系统和岩石试件分别采用FLAC3D和PFC3D程序建模。利用该模型对中心直切槽半圆盘(NSCB)试样进行了恒定子弹速度下的循环冲击,随后对受损试样进行静态三点弯曲断裂实验。通过编写Fish程序,提取试样断裂面数据,对断裂面进行重构并定量计算表面粗糙度。通过与相关室内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数值分析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试样内部微裂纹、破碎颗粒均增加。连接力场分布混乱,部分力链发生断裂。力链的变化是试样力学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在静态三点弯曲断裂实验中,冲击5次后试样的静态断裂韧度较天然试样产生一定程度的降低。试样在静载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和碎块的数量随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断裂面粗糙度随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4.
扩大成像视野对于开展充水容器中弹体入水冲击波传播及弥散方面的可视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阴影成像技术适用于大视野实验,且对流场冲击波和扰动的可视化研究具有简单性和通用性,其中直接阴影成像最为简单,但可靠点光源的缺乏是阻碍其发展应用的瓶颈。因此基于国产短弧氙灯管,自制了短弧氙灯点光源,根据阴影成像原理,设计出一种弹体入水冲击波阴影成像可视化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和运行原理。利用该系统对高速弹体入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弹体入水冲击波的阴影成像和冲击波信号的压力时程曲线,通过阴影成像和冲击波信号相结合分析了弹体入水冲击波的传播特性,并进行了理论验证。结果表明:该弹体入水冲击波阴影成像可视化系统具有可靠性和设计的合理性。弹体高速入水后,初始冲击波的强度最大,随着冲击波的传播,冲击波强度逐渐降低,水中冲击波的传播速度不断降低,球形冲击波的半径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05.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up to the third order i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by using a dual-fibre stretcher combined with the coma of an imaging lens, in a fibre-based scan-free time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ystem, leading to an axial resolution of less than 3 μm.  相似文献   
106.
The output voltag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determine the stress state in magnetic stress measure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put voltage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rincipal stresses was investigated by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circuit theory, magnetization theory, stress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a corresponding quantitative equation was derived. It is drawn that the output voltag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principal stresses, and related to the angle between the principal stress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sensor. This investigatio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inciple stresses measurement by output voltage.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A mild and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4‐arylfuro[2,3‐a][4,7]phenanthroline derivatives via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aromatic aldehyde, quinolin‐6‐amine and 2,3‐dihydrofuran is described using iodine as catalyst. The features of this procedure ar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good yields and operational simplicity.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