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102篇
数学   78篇
物理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本文研究了四元数体上矩阵方程XB = C 的循环解及其最佳逼近问题. 利用循环矩阵的结构表示式, 以及四元数矩阵的复分解, 得到了方程XB = C 的循环解存在条件及其通解形式; 在循环矩阵约束条件下, 给出了该方程的最小二乘解集合; 与此同时, 在最小二乘解集合中, 获得与给定四元数循环矩阵的最佳逼近解. 推广了约束矩阵方程的数值求解范围. 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A new kind of microwave-assisted circumrotation reflux extraction device was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gallic acid from phyllanthus urmaria L.The extraction principle of the device was same as that of microwave-assisted solvent extraction but using circumrotation techniques as auxiliary stirrer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as used to determinate gallic acid in phyllanthus urmaria L extract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It was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extraction gallic acid were solvent kind and microwave power.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water using as irradiate time 4 minute.Under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fiv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average extraction rate of gallic acid in phyllanthus urmaria L was 4.32 mg/g,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was 2.2%.Compared with other extraction methods e.g.reflux extraction and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better 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observed for the microwave-assisted circumrotation reflux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83.
以纳米铜为例,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获取纳米材料的热力学函数.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粒子尺寸约80nm的纳米铜电极,测定纳米铜与块体铜电极的电势差,以块体铜的热力学函数值为参考标准,根据纳米铜与块体铜的热力学关系式,求得纳米铜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标准摩尔熵分别为5.16kJmol-1、0.216kJmol-1、49.75JK-1mol-1,同时,求得纳米铜可逆电池反应的热效应为-4.95kJmol-1.  相似文献   
84.
采用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进行处理后,使用聚氨酯进行粘接,并测试了混合粘合体的剪切强度。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是100 W时,等离子体处理对混合粘合体的剪切强度无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的功率为200 W、处理时间20 s时,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最佳,剪切强度为1.58 MPa,是未处理的混合粘合体的14.36倍。介质阻挡放电的功率是300 W时,样品在10 s内就被击穿。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使用空气处理后最大剪切强度为1.60 MPa(100 W,3 min),使用氮气处理后的最大剪切强度为1.57 MPa(200 W,3 min)。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PP表面形貌观察,发现未处理样品的表面比较平滑,而经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变得疏松,出现了大量泡状物质,表面粗糙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85.
提出了一个基于高维2m+1粒子纠缠态的任意m粒子态量子可控离物传态方案,发送方Alice对需传送的未知态量子系统和手中的纠缠粒子执行m个广义Bell基测量,控制方执行广义X基测量,依据预先共享量子纠缠态非定域相关性,接收方对手中的粒子执行相应的幺正操作就可以重建原来未知量子态.与其他方案相比,方案减少了任意高维多粒子态可控离物传送所需传送粒子数.我们进一步讨论了基于纯纠缠信道的概率量子可控离物传态方案,通过与发送方和控制方合作,接收方只需对手中的纠缠粒子和引入的附加粒子执行联合幺正演化和投影测量,就可以在他的粒子上概率的重建原来的未知量子态,最后,方案计算讨论了基于纯纠缠态量子可控离物传态成功概率与信道纠缠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非线性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行 QP-free 算法. 新算法保存了现有算法的优点, 并具有以下特性: (1) 算法每次迭代只需求解三个具有相同系数矩阵的线性方程组, 计算量小; (2) 可行下降方向只需通过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即可获得, 克服了以往分别求解两个线性方程组获得下降方向和可行方向, 然后再做凸组合的困难;(3) 迭代点均为可行点, 并不要求是严格内点; (4) 算法中采用了试探性线搜索,可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 (5) 算法中参数很少,数值试验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数值效果和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正>1引言假设Ω是平面上任一单连通的多边形区域,△是它的任一正规三角剖分,T表示△中所有三角形的集合.对满足0≤rd的非负整数d,r,定义二元d次r阶光滑样条函数空间  相似文献   
88.
利用矩阵的广义奇异值分解,给出了复数域上矩阵的Moore—Penrose逆存在的充要条件及其表达式.  相似文献   
89.
若干家族p-群的自同构群的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勇  班桂宁 《数学进展》2006,35(2):217-222
本文确定了Rodney James文章中P.Hall isoclinism族第一家族到第十家族所有群的自同构群的阶,并纠正了Rodney James文章里的某些错误.  相似文献   
90.
采用简单浸渍的方法对BiVO4光阳极进行表面钨(W)掺杂,以环丙沙星(CIP)为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模型污染物,研究了W掺杂BiVO4光阳极降解CIP的表面态行为。结果表明,低浓度W掺杂对BiVO4光阳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吸收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W掺杂取代了BiVO4光阳极表面的V5+,能抑制BiVO4光阳极表面V5+/V4+还原过程,减少复合中心表面态,同时引入更多氧空穴,增加活性位点表面态。CIP的降解反应受表面活性位点控制。表面W掺杂能有效促进CIP降解的电荷转移,提高BiVO4光阳极光电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