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6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1404篇
化学   2090篇
晶体学   92篇
力学   132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283篇
物理学   34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739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胶束电动色谱模式下考察了影响生物胺分离的几个因素(如缓冲溶液及SDS浓度、pH、表面活性剂、分离温度及外加电压等)并优化了分离条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利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DAD检测器分离分析生物胺的新方法。当缓冲溶液为40mmol/L硼酸缓冲液(pH8.5)、68mmol/LSDS,分离电压为25kV、分离温度为25℃时,5种生物胺在7min内实现了令人满意的基线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对其线性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胺的迁移时间的重现性<0.8%,面积的重现性<4%。  相似文献   
82.
以铜(Ⅱ)-L-谷氨酸络合物为手性分离选择剂,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3种非衍生芳香族氨基酸的手性对映体拆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拆分未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的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在使用10mmol/L NH4AC(pH5.0),5mmol/L CuSO4和10mmol/L L-谷氨酸的条件下,成功地拆分了苯丙氨酸、酪氨酸手性对映体;色氨酸手性对映体也得到部分分离;考察了电泳缓冲液组成、pH值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83.
LiNi0.8Co0.2O2 / MWNTs复合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 were used as the conductive additive in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LiNi0.8Co0.2O2 / MWNTs composite and LiNi0.8Co0.2O2/acetylene black composite and MWNTs in 1.0 mol·L-1 LiClO4 / EC+DEC [V(EC)∶V(DEC)=1∶1] electrolyt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onstant charge/discharge current tests,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i0.8Co0.2O2 / MWNTs composite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others, and the maximum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the supercapacitor can reach 271.6 F·g-1, while the energy density is up to 339.5 Wh·kg-1. Furthermore,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MW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cetylene black as the conductive additive.  相似文献   
84.
合成多肽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电喷雾多极串联质谱对3种合成多肽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和分析研究。首先通过全扫描模式测定了其分子量,然后选择[M H]^ 或[M 2H]^2 离子通过串联质谱(MS/MS)得到碎片离子,采用y离子和b离子互补的方法测定了多肽序列。利用文献数据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β-蒎烯和马来酸酐的烯反应、溶剂中自由基共聚反应和本体热共聚反应,得到了β-蒎烯和马来酸酐烯反应产物和共聚产物,并用IR、1H NMR、13C NMR、GPC、DSC进行表征,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溶剂体系、单体配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对聚合物进行皂化改性,测量了皂化物浓度对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本文合成了2,5-二(2-菲基)-[3,2-b]并二噻吩(PhTT), 表征了其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制备了相应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相似文献   
87.
进入21世纪,汽车也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带来的问题是废旧轮胎的增加,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回收利用这些废旧轮胎,目前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轮胎以垃圾形式进行填埋,然而轮胎是很难分解的,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在废旧轮胎回收上还存在技术比较落后,再生产品单一,同时每年全国仍有大量的废旧轮胎不能得以及时回收处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以轮胎粉制作电极材料的报导。合理利用废旧轮胎制备电极材料,既能有效解决黑色污染,又能制备出价值更大的电极材料,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8.
通过研究缓冲溶液的pH和浓度、β-环糊精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和毛细管温度等条件,建立了一种β-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4种物质在6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分别在2~400,2~300,2~200和5~5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的检出限分别为0.8,0.6,0.6和1.4 mg.L-1。方法用于分析生槐角和炙槐角样品并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结果在93.8%~105.2%。  相似文献   
89.
藏药麻花艽中四种苦苷类化学成分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藏药麻花艽中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落干酸(loganic acid)、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和獐牙菜苷(sweroside)4种苦苷类成分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8(4.6 mm i.d.×150 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5%乙腈 10 mmoL甲酸~95%乙腈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回收率,为麻花艽中苦苷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牛血清白蛋白与Indo-1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与荧光探针Indo-1为蛋白质和配体模型, 基于Indo-1的荧光强度与BSA的分析浓度间的关系, 建立了计算二者相互作用位点数的方法, 并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各种荧光技术对Indo-1和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Indo-1在BSA中有3个作用位点, 这3个作用位点与BSA中的212位色氨酸(Trp 212)间的距离分别为2.93, 2.57和2.40 nm; Indo-1通过疏水性作用进入到BSA的3个疏水性空腔. 在荧光猝灭实验中, 通过Microlab 500 系列进样器和PTI荧光仪的联用实现了荧光强度的自动和实时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