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力学   1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月山  何月香 《数学学报》2007,50(2):299-310
本文研究了具有低阶项的散度型椭圆方程-(a_(ij)u_(x_i))_(x_j)+b_iu_(x_i)-(d_ju)_(x_j)+cu= (f_j)_(x_j),a.e.x∈Ω的解在Morrey空间上的局部正则性,其中a_(ij)∈VMO∩L~∞(Ω),低阶项系数属于适当的Morrey空间.  相似文献   
2.
散度型椭圆方程的解在Morrey空间上的细正则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月山 《数学年刊A辑》2006,27(4):551-560
对具有不连续系数的散度型椭圆方程-(aijuxi)xj=(fj)xj的解在Morrey空间中的细正则性进行了研究,即如果aij∈VMO ∩ L∞(Ω),fj∈Lp,λ(Ω),u∈W1,q(Ω)(1<q≤p)是方程的解,则 u∈W1,ploc(Ω)且uxj∈Lp,λloc(Ω).  相似文献   
3.
Littlewood-Paley g-函数交换子的Hardy型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了当q>1时,Littlewood-Paley g-函数与LMO(BMO的一个子空间)函数的交换子g_(Ψ,b)是局部Hardy空间h~1(R~n)到空间h~1(R~n)+L~q(R~n)的一个连续映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分数次积分交换子的加权Hardy型估计.利用加权Hardy空间的原子分解理论,得到了分数次积分算子与加权Lipschitz函数生成的交换子在加权Hardy空间上的有界性质,推广了陆善镇等在2002年中国科学A上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胡越  王月山  王艳烩 《数学杂志》2015,35(2):443-450
本文研究了由分数次积分I_l与加权Lipschitz函数b生成的交换子[b,I_l]在加权Herz型Hardy空间上的估计.利用加权Herz型Hardy空间的分解理论,得到了交换子[b,I_l]从加权Herz型Hardy空间到(弱)加权Herz空间上的有界性质.  相似文献   
6.
吕健  杨光 《物理学报》2011,60(10):101201-101201
根据质量劈裂公式计算了轴矢介子多重态(11P1)中底偶素的质量,然后利用粒子表上最新的实验数据,在雷吉唯象的框架下计算轴矢介子多重态中双重介子Bc1、奇异偶素(ss-bar和奇异介子K1B的质量. 最后在介子-介子混合的框架下,计算了K1A - K1B混合角和轴矢介子九重态中两个同位旋标量态的混合角. 我们建议实验上在1478 MeV能量附近进一步研究轴矢介子h1(1380)的性质,在6774 MeV能量附近寻找和研究轴矢介子Bc1(1P).本文的计算结果对于实验上寻找还没有观测到的双重介子态Bc1以及理解K1A - K1B混合和轴矢介子九重态的混合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介子谱 雷吉轨迹 介子-介子混合  相似文献   
7.
设0<β<1,α,β0<αnn-α.给出了当p=nn+β时,分数次积分I与L ipsch itz函数b的交换子从局部H ardy空间hp(Rn)到空间hp(Rn)+Lq(Rn)上的有界性估计.  相似文献   
8.
从学术界广泛引用的牛顿《光学》中的疑问1谈起,随后回顾了马拉、卡文迪什、索德奈尔和爱因斯坦等人在试图量化光所发生的引力偏转方面的贡献,介绍了被世人所遗忘的弗朗提斯克·林克在引力透镜概念起源上极具价值的工作,找出了光线因引力作用而发生弯曲的最早证据,确认了引力透镜概念的出处.弄清了引力透镜概念起源的真相,呈现一个引力透镜概念真实的历史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假设薛定谔算子L=-Δ+V中的非负位势函数V属于逆H(o|")lder函数类RH_s(s> n/2).本文我们证明了Riesz算子T_α=L~(-α)V~α(0 <α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的历史极富人文性. 力学丰厚的文化内涵决定着力学史中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素质教 育素材,从培育好奇与探索精神;树立科学的哲学理念;追求``真、善、美'; 培养怀疑意 识、批判与创新精神;弘扬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科学思想与方法;展示人格魅力培养社会 责任感,从7个方面论述了力学史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