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54篇
晶体学   5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黄述亮  傅士太 《数学研究》2007,40(4):360-364
设R是素环,I是R的非零理想,如果R容许一个非单位映射的左乘子使得对所有x,y∈I满足δ(x°y)=x°y或δ(x°y) x°y=0,那么R可交换.此外,如果R是2-扭自由的素环,U是平方封闭的李理想,γ是伴随导子非零的广义导子,B:R×R→R是迹函数为g(x)=B(x,x)的对称双导,当下列条件之一成立时U为中心李理想(1)γ同态作用于U(2)2[x,y]-g(xy) g(yx)∈Z(R)(3)2[x,y] g(xy)-g(yx)∈Z(R)(4)2(x°y)=g(x)-g(y)(5)2(x°y)=g(y)-g(x)对所有的x,y∈U.  相似文献   
142.
目前的区间数的决策矩阵排序方法都只根据效益型准则进行的,而没有考虑到方案实施的成功率这个重要准则。本文提出了区间数的可行度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可行度的区间数决策矩阵的排序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兼顾效益和成功率的区间数决策矩阵排序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能融合多方面的决策信息。文中给出了一个实例说明本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3.
琅琊山区主要树种冠层光谱年际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树木的生理机制和生态结构随年份变化,该变化通过其冠层光谱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规律的表现出来。掌握森林树木光谱特征随年份变化的规律,既有利于遥感解译,也为多树种的识别与分类、生物化学成分估测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光谱仪对研究区7个主要落叶树种和7个主要常绿树种的不同年份冠层光谱特征进行测量,分别获取4个不同年龄段的光谱曲线,并计算出一阶导数曲线,从而深入分析不同落叶树种、不同常绿树种在不同年份和相同年份的光谱特征变化规律,比较各树种在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差异变化,以找出最适宜多树种识别的最佳年份和最佳波段。结果显示: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的冠层光谱特征随年份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光谱反射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光谱变化差异均在近红外波段最为明显,此波段是进行多树种识别的最佳波段。  相似文献   
144.
一个连通图的Wiener指数定义为图中所有点对的距离之和.主要研究了三圈图Wiener指数的下界问题,并刻画了达到下界的极值图.  相似文献   
145.
刘义章  孙军勇  王磊  周凯  巩振虎 《发光学报》2017,38(10):1353-1358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和亚甲基蓝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构筑了一种铋离子荧光探针。亚甲蓝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表面使其荧光发生猝灭。铋离子存在时,由于它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结合力强于亚甲蓝,使体系的能量转移得到抑制,荧光恢复。在最优化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5%mol/L(R=0.995 5),最低检出限为16 nmol/L。该方法成功用于湖水中的Bi3+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6.
茶叶品种鉴别在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一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检测速度快的茶叶品种的鉴别方法,对于茶叶产品品种的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结合模糊聚类算法对茶叶品种进行快速鉴别是茶叶品种检测中最有效的和最实用的技术之一。为实现茶叶品种的快速分类,以快速广义噪声聚类(FGNC)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广义噪声聚类(NGNC)。NGNC将FGNC目标函数中的欧式距离的平方扩展为欧式距离的p次方,提高了FGNC的聚类准确率。试验以优质乐山竹叶青、劣质乐山竹叶青和峨眉山毛峰三种茶叶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760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茶叶样本的红外漫反射光谱。首先用主成分分析(PCA)对茶叶的高维红外光谱进行降维处理,然后用线性判别分析(LDA)进行茶叶光谱数据的品种类别信息的提取,最后分别运行FGNC和NGNC两种聚类算法进行茶叶红外光谱的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FGNC相比较,NGNC具有更高的聚类准确率,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逼近真实的聚类中心。总体而言,采用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茶叶样本,同时结合PCA,LDA和NGNC可实现快速、准确地聚类茶叶的红外光谱,能有效地实现茶叶品种的鉴别分析,为实现基于红外光谱和模糊聚类的茶叶品种鉴别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7.
茶叶的品种不同,其有机化学成分含量往往不同,其功效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研究出一种简单、高效、识别率高的茶叶品种鉴别技术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中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在用中红外光谱仪采集得到的茶叶中红外光谱中含有噪声信号。为了对含噪声茶叶中红外光谱的准确分类以实现茶叶品种分类,将可能模糊C-均值聚类(PFCM)思想应用到K调和均值(KHM)聚类,设计出一种可能模糊K调和均值(PFKHM)聚类算法,计算出PFKHM的模糊隶属度、典型值和聚类中心。可能模糊K调和均值聚类能有效解决K调和均值聚类的噪声敏感性问题。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7600型)分别对三种茶叶(优质乐山竹叶青、劣质乐山竹叶青和峨眉山毛峰)进行扫描以获取它们的傅里叶中红外光谱。光谱波数区间是4 001.569~401.121 1 cm-1。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光谱数据压缩到20维,再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将光谱数据压缩到两维并提取鉴别特征信息。最后分别用K调和均值聚类和可能模糊K调和均值聚类实现茶叶品种分类。实验结果:当权重指数m=2,q=2和p=2时,KHM具有91.67%的聚类准确率,PFKHM聚类准确率达到94.44%;KHM迭代12次达到收敛,而PFKHM迭代11次就可以达到收敛。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茶叶,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压缩光谱数据,再用可能模糊K调和均值聚类进行品种分类可快速、准确地实现茶叶品种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8.
丁健  吴卓亮  吴磊  胡积宝  王鹏  占生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8):081002-1-081002-5
针对输出耦合镜旋转调谐时输出光束方向变化问题,设计了一种光纤位置平移、而调谐输出光束方向不变的光纤激光器系统。运用光栅方程,分析了光纤平移的调谐机理;采用输出与反馈光束耦合模型,分析了输出增益线宽随光纤位置、光束半径的变化。理论分析表明:该光纤激光器可获得线宽小于0.2 nm的调谐激光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激光器在波长为1543.446 nm处获得的调谐输出功率最大,达到470 mW,计算的斜率效率为23.9 %;整个调谐区域达到36 nm,调谐范围内激光的3 dB线宽小于0.08 nm。  相似文献   
149.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纯NiSe材料,由XRD、扫描电镜以及氮气吸脱附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粉体是由纳米颗粒二次团聚构成的直径为700 nm左右、具有高比表面积(1156 m~2·g~(-1))和丰富孔(孔尺寸为30 nm左右)结构的球形纯NiSe。室温下,NiSe在催化水合肼分解过程中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50 min内实现水合肼的完全分解;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Se材料也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前30次充放电循环中比容量基本保持在440 mAh g~(-1)左右。  相似文献   
150.
荧光光谱法研究羟基自由基诱导的酪氨酸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酪氨酸是酪氨酸氧化的标志性产物.为研究影响羟基自由基诱导酪氨酸氧化的因素,采用同步荧光光谱结合二维相关技术研究羟基自由基诱导酪氨酸氧化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pH变化时,二酪氨酸的荧光峰位、峰强发生变化.在羟基自由基诱导酪氨酸氧化体系中,随着酪氨酸浓度的增加,二酪氨酸产量升高;随着过氧化氧浓度的增加,二酪氨酸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