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1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1篇
物理学   13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囡  姜子涛  李荣 《光谱实验室》2006,23(6):1311-1313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4-氨基安替比林-2,4-二氯苯酚的反应中,汞离子对于酶催化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用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Hg2 新方法.测定范围为1.0-5.0μg/mL,检出限为5.78×10-7g/mL,优化了测定Hg2 的实验条件并讨论了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本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12.
利用灿烂甲酚蓝在强酸条件下(0<pH<1.0)吸光度随溶液中H 浓度的升高而有规律的下降,提出一种快速测定溶液酸度的分光光度法.该法具有很好的精密度,10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4%.与国标法(碳酸钠滴定法)相比,相对误差在2%-5%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该法简单快速,消耗试剂少,成功用于浓盐酸和浓硫酸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3.
近红外光谱通用模型在农产品及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量多。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实现使用无损、快速、环境友好型、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品质进行检测,是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检测分析方法存在着耗时耗力、检测的样品不能再次出售、产生次品漏检的现象等缺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逐渐被一些学者以及相关行业人员所重视。然而,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大多数只针对于单一物料建立数学模型。对于数量庞大且种类众多的农产品和食品而言,如不同地域、不同年份、不同温度、不同加工方法、不同成分组成甚至是不同品种,这种相对传统的近红外分析方法无疑会增加建模的工作量。随着计算机技术、光谱仪硬件、化学计量学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关学者已经开始着手于近红外光谱通用模型的研究与开发来解决这一问题,即建立一个近红外通用模型,能够对多种物料的同一指标或多种指标进行检测。相比于传统的近红外光谱模型,通用模型具有建模成本低、工作量小等优点,特别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和食品领域中应用以及推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近红外光谱通用模型在农产品和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比较传统模...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以CO_2为工质,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矩形螺旋套管气体冷却器的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搭建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实验台,测试分析冷却水流量的变化对冷却水进出口温差、CO_2进出口压力与温度、CO_2质量流量、气体冷却器总换热量、总传热系数及热泵系统COP等参数的影响,探究其对气体冷却器换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水流量的增加,冷却水进出口温差、CO_2进出口压力和温度均呈下降趋势,CO_2质量流量则呈上升趋势;气体冷却器的总换热量增加49.70%,总传热系数增加57.55%,COP增加73.41%,增幅较大;而气体冷却器换热效能系数仅增加1.77%,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7.
窦伟  申江 《低温与超导》2019,47(11):72-76
利用低温风洞实验室研究了过冷度、过热度、蒸发温度、迎面风速对冷库蒸发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0℃和-18℃时,过冷度从1℃增加到6℃,制冷量近乎呈线性增长,平均每过冷1℃制冷量分别增加了2.63%、2.72%;过热度从0℃增加到5℃,制冷量随过热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平均每过热1℃制冷量分别减小了0.99%、0.38%;迎面风速从3.8 m/s增加到5.8 m/s,制冷量随迎面风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平均每增加0.5 m/s的风速制冷量分别增大了1.01%、0.57%。蒸发温度从-29℃增加到-25℃,制冷量近乎呈线性增长,平均每增加1℃蒸发温度制冷量增加了4.6%。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不同冷冻速率下蚕豆热物性的变化规律。利用Hot Disk得到蚕豆在-30~30℃下的热导率变化曲线;通过DSC和低温冷冻实验台,冷冻速率在5~80℃/min条件下将蚕豆切片进行冷冻实验,得到了不同冷冻条件下冻结点、结晶点及比热容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蚕豆热导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先减小再增大;冻结点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蚕豆的结晶点在降温速率小于20℃/min时出现浮动,但总体上,结晶点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在不同降温速率下,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在冷冻相变过程中发生剧烈变化。通过对冷冻过程中蚕豆热物性的实验研究,为冷冻干燥种子的传热传质分析提供了实验数据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9.
李新平  臧润清  董杰 《低温与超导》2019,47(5):75-80,90
为研究真空预冷过程中预冷终压对蔬菜的影响,总结不同类型蔬菜的最佳预冷终压,取菠菜、娃娃菜、茄子为三类蔬菜代表,将其在不同预冷终压下进行预冷效果比对,并对各类蔬菜进行最佳预冷终压验证,确定最佳补水率及补水方式。结果表明,最佳预冷终压为:叶菜类800 Pa,含蜡质层类700 Pa,根茎及茄果类600 Pa。最佳补水率为:对应终压下的失水率,但不应超过自身重量的4%。对比直接预冷、直接补水、包覆膜补水,包覆膜补水效果最好。通过实验总结各类蔬菜不同预冷终压下的失水率并寻找最佳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真空预冷中蔬菜的质量损耗以及制冷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20.
目前商业溶解木浆纤维素纤维的聚合度多在500~1800左右,这些浆粕的纤维素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因此,本文以不同特征的溶解浆为纤维素纤维原料,结合纤维质量,分析讨论了NaOH水溶液中具有氢键受体物质的添加对其溶解不均一纤维素物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溶解纯纤维素不同,NaOH/添加剂水溶液对溶解浆纤维素纤维的溶解能力与浆纤维素纤维水溶液体系中纤维的粗度、纤维的刚硬程度和添加剂种类密切相关。混合添加剂的溶剂体系、添加少量氨基磺酸钠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溶剂体系促进了较长纤维素纤维的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