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1篇
化学   391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10篇
物理学   8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以2-(对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2-PMBBA)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锌(Ⅱ)配合物Zn(2-PMBBA)2(Phen)。该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ccn,晶胞参数:a=1.3716(4)nm,b=1.3368(4)nm,c=1.9287(5)nm,V=3.5364(17)nm3,Dc=1.360g·cm-3,Z=4,μ(Mo)=0.746mm-1,F(000)=1496,最终偏离因子R1=0.0358,wR2=0.0861。在标题配合物中,中心锌(Ⅱ)离子的配位数是4,处于变形的四面体配位环境中,这是不多见的。本工作还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电化学、磁性及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循环伏安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不可逆的,对应的电极反应是Zn(Ⅱ)/Zn(0);在300~7K,配合物有抗磁性;当激发波长为224nm时,配合物在450和472nm处有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542.
在微波溶剂热中,三环己基氢氧化锡分别与2,6-H2pydc和3,5-H2pydc(H2pydc=吡啶二甲酸)反应,合成了4个二(三环己基锡)吡啶-二甲酸酯:{[(2,6-Hpydc)SnCy3]·MeOH}n1)、[(2,6-pydc)Sn2Cy6(H2O)]·PhH(2)、[(3,5-pydc)Sn2Cy6(MeOH)]·MeOH(3)和[(3,5-pydc)Sn2Cy6(H2O)]·EtOH(4)。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13C和119Sn)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化合物中心锡与配基原子构成畸形四、六面体构型,由于氢键作用,化合物形成二维大环网状超分子结构。初步探索了1、3对人结肠癌(HT-29)、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MCF-7)、鼻咽癌(KB)和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广谱和较强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543.
甲醇中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分别与DL-扁桃酸、苯乙酸反应,合成了2个三烃基锡配合物(PhCMe2CH23Sn[O2CCH(OH)Ph](1)和(PhCMe2CH23Sn(O2CCH2Ph)(2)。经IR、1H和13C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构。12均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合物1晶体学参数:a=0.9711(2)nm,b=1.1766(3)nm,c=1.7008(4)nm,α=96.840(12)°,β=103.235(12)°,γ=110.725(11)°,Z=2,V=1.7260(7)nm3,Dc=1.288g·cm-3,μ(Mo)=0.773mm-1,F(000)=696,R1=0.0325,wR2=0.0873。配合物2晶体学参数:a=0.97285(9)nm,b=1.16140(11)nm,c=1.68931(16)nm,α=96.830(5)°,β=101.935(5)°,γ=110.770(4)°,Z=2,V=1.7071(3)nm3,Dc=1.271g·cm-3,μ(Mo)=0.778mm-1,F(000)=680,R1=0.0248,wR2=0.0673。12的中心锡原子均为畸变四面体构型。通过分子间C-H…O或C-H…π作用,1和2分别形成一维带状或链状结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1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毒性测试的初步结果表明,配合物1、2具有较好的环境相容性,对石螺急性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544.
微波甲醇溶剂热中,二丁基氧化锡与双(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卡巴肼(H2L1)及缩硫代卡巴肼(H2L2)反应,合成了2个二丁基锡双核配合物[(Bu2Sn)2L] ·MeOH,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和13C NMR结构表征。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表明:配合物12具有类似结构的双锡核配合物,Sn1和Sn2分别与配基原子构成畸形三角双锥和畸形八面体构型。相邻分子间通过O-H…N氢键作用,形成一维无限链状结构。配合物12对马齿苋、刺苋以及决明子等杂草的根和茎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5.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锰((Ⅱ)配合物Mn(L)2(2,2'-bipy)2。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7198(2)nm,b=1.03980(14)nm,c=2.3463(3)nm,β=95.732(3)°,V=4.1748(9)nm3,Dc=1.346g·cm-3,Z=4,μ(Mo)=0.373mm-1,F(000)=1756,最终偏离因子R1=0.0423,wR2=0.0949。标题配合物的中心锰(Ⅱ)离子处于变形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测定了配合物的电化学、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在循环伏安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对应的电极反应是Mn(Ⅲ)/Mn(Ⅱ);配合物在536~556nm之间有一个较强的荧光发射峰;在300~2K,配合物有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546.
邻香草醛缩2-氨基4-硝基苯酚(H2L)分别与二丁基氧化锡、二苄基二氯化锡反应, 合成了二丁基锡Schiff碱配合物(1)和单苄基Schiff碱配合物(2)。配合物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UV-Vis表征,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分子结构。研究了配体H2L及配合物1、2对癌细胞Hela、MCF7、HepG2、Colo205、NCI-H460的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这5种癌细胞的抑制效果优于现有抗癌药物卡铂, 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候选化合物。在Tris缓冲溶液中, 以EB做为荧光探针,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体H2L及配合物2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主要是由于Schiff碱配体协同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547.
在甲醇中三苯基氢氧化锡与9-蒽甲酸反应,合成了有机锡配合物[PH3Sn(O2CC14H9)(MeOH)]2·MeOH,经IR、1H和13C-NMR、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晶体中,配合物分子的羰基氧与近邻的甲醇氧、两相邻的甲醇氧间分别形成O-H…O氢键,组成一维S形链;经链内蒽环H与另一蒽环的C-H…π作用,进一步连接成梯状结构。两相邻梯状链间,通过配位甲醇的甲基H与另链苯环发生C-H…π作用扩展成二维网状。室温下,配合物在460 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λex=360 nm)。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在240 ℃以下能稳定存在。利用量子化学G03W软件,在LANL2DZ基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及能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48.
通过溶剂热方法,用4′-对甲氧基苯基三联吡啶(meophtpy)与NiSO4.7H2O、NaClO4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Ni(meophtpy)2].(ClO4)2,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镍原子与2个4′-对甲氧基苯基三联吡啶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该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35.5、278.5、342 nm显示了三联吡啶的特征吸收峰,在396 nm显示了三联吡啶的特征荧光发射峰。根据循环伏安法分析其电化学性质,该配合物在-0.82 V有一个Ni2+的标准还原峰。  相似文献   
549.
由水热法合成了钕化合物[Nd(HINAIP)(INAIP)(H2O)2]n·nH2O (1),(H2INAIP=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并进行了元素分析、IR、TG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是由桥联配体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的羧基氧连接成二维层,此二维结构被氢键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典型稀土钕的近红外荧光特征。  相似文献   
550.
二(o-溴苄基)二溴化锡和二(o-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二(o-溴苄基)锡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1)和二(o-氯苄基)锡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两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参数a=1.82736(4)nm,b=0.90060(2)nm,c=1.98841(5)nm,β=114.8780(10)°,V=2.96871(12)nm3,Z=4,Dc=1.690g·cm-3,μ(Mo)=38.50cm-1,F(000)=1496,R1=0.0516,wR2=0.1546。化合物2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参数a=2.24128(4)nm,b=0.81878(2)nm,c=1.54269(3)nm,β=106.7870(10)°,V=2.71037(10)nm3,Z=4,Dc=1.623g·cm-3,μ(Mo)=14.65cm-1,F(000)=1336,R1=0.0229,wR2=0.0565。晶体中锡原子呈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体外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