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40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汗潜指纹示踪技术,该技术将纳米金与荧光素在合适条件下混合,形成稳定的纳米金-荧光素猝灭体系。该体系基于纳米金荧光与目标指纹结合后,由于纳米金与指纹中的Cl-结合从而在目标指纹处恢复荧光显现出指纹轮廓。通过在不同类型的材料上进行效果检验。发现在非渗透性材料、渗透性材料、高聚物材料中纳米金荧光猝灭体系对于汗潜指纹均有较为良好的示踪效果。  相似文献   
42.
以Bi(NO_3)_3·5H_2O和NH_4VO_3为原料,控制水溶液介质p H及反应时间,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钒酸铋(BiVO_4)及其复合物(BiVO_4/Bi_6O_6(OH)_3(NO_3)_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物理表征,结果表明,在控制反应时间为1 h,介质p H值在1.14~9.01之间时,制备的样品为BiVO_4/Bi_6O_6(OH)_3(NO_3)_3复合物,当p H值增加至10.92时为纯BiVO_4;控制介质p H为7.17,反应时间在1~12 h之间时得到BiVO_4/Bi_6O_6(OH)_3(NO_3)_3复合光催化剂,反应时间为18 h时为纯BiVO_4.在可见光(λ≥400 nm)照射下,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 B)为底物,研究不同条件制备的BiVO_4或者复合物为光催化剂的光催化特性,发现p H=7.17,水热反应12 h得到的催化剂(BiVO_4/Bi_6O_6(OH)_3(NO_3)_3)光催化降解活性高于对照制备的纯BiVO_4.同时在可见光照射下,BiVO_4/Bi_6O_6(OH)_3(NO_3)_3亦可以有效降解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2,4-DCP),说明氧化过程涉及到光催化过程.分析BiVO_4/Bi_6O_6(OH)_3(NO_3)_3复合光催化剂对Rh B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表明在降解过程中主要涉及空穴和超氧氧化,O_2·~-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高比表面CexZr1-xO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了CexZr1-xO2复合氧化物。采用XRD、AFM、FTIR以及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合成的样品在500 ℃煅烧2 h后,生成了立方相Ce0.75Zr0.25O2和四方相Ce0.5Zr0.5O2固溶体,比表面积为62.1 m2·g-1,孔体积为0.097 cm3·g-1;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剂,乙二胺为助模板剂合成的样品在500 ℃煅烧2 h后,生成了纯四方相Ce0.5Zr0.5O2固溶体,比表面积为180 m2·g-1,孔体积为0.182 cm3·g-1。结果表明,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为模板剂,可以合成高比表面积且具有介孔结构的Ce0.5Zr0.5O2复合氧化物;加入乙二胺作为助模板剂可明显的提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相似文献   
44.
ZnC2O4·2H2O-MgC2O4·2H2O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热重微分热重法(TG 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 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固态物质ZnC2O4·2H2O MgC2O4·2H2O机械混合物(摩尔比3∶1)在空气中热分解的过程.TG DTG的曲线表明,其热分解过程TG曲线中4个明显的台阶与理论失重相吻合;XRD结果表明样品在800 ℃煅烧时有较好晶型的MgxZn1-xO的生成.同时,用Ozawa法和Kissinger Akahira Sunose (KAS)法求取活化能Ea,用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函数求算的比较法判断出可能的机理函数.ZnC2 O4 热分解的活化能分别为151.08 kJ/mol (Ozawa法)、147.73 kJ/mol(KAS法),MgC2O4热分解的活化能分别为164.17 kJ/mol(Ozawa法)、159.94kJ/mol(KAS法);ZnC2O4和MgC2O4热分解反应过程都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型机理函数Am(Avrami Erofeer).  相似文献   
45.
以纤维素为原料、苯甲酰氯为酯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纤维素苯甲酸酯(CB), 通过控制苯甲酰氯的量得到了不同取代度的CB, 且不同取代度的CB 在苯、环己烯和环己烷中的溶胀度不同. 将CB 与正丁醇还原得到的单分散Ru 纳米簇进行杂化后得到Ru/CB 杂化膜, 并将其用于催化苯选择加氢反应. 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 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取代度的CB 和杂化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研究发现, 杂化膜的溶胀度是影响苯的转化率和环己烯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苯的转化率随着取代度的增大而增大, 最高为2.8%;环己烯的选择性随取代度的增大而减小, 最高为53.4%.  相似文献   
46.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基底,A12O3浆料为过渡胶体,Cu和Co为催化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CuxCo1-x/Al2O3/堇青石(x=0~1)整体式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苯为模型化合物.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Cu含量较...  相似文献   
47.
选用多层石墨烯为载体,调变铁盐的浸渍量,通过高温焙烧得到了一系列石墨烯负载的Fe3O4模型催化剂.其中Fe3O4颗粒呈现不规则的多面体,且大于200 nm,较大的尺寸大大抑制了其在反应过程中向碳化铁物种的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尽管Fe3O4催化活性不如碳化铁物种,但是Fe3O4本身具有费-托合成活性,且在270℃具有较低的甲烷选择性和较高的C5+选择性.  相似文献   
48.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将钴前驱体浸渍在结构规整的硅球(SP)载体上,在不同强度的等离子体场中分解钴盐,制备出一系列高分散Co/SP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氮气物理吸附-脱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反应器上进行费-托合成催化性能测试,探讨等离子体处理强度对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分散度、还原度、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催化剂在费-托合成反应中表现出比焙烧样品更优越的催化性能,其中,Co/SP-P650W由于具有较适宜的分散度和相对较高的还原性,呈现出最高的费-托合成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