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26篇
物理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苏芳 《大学化学》2018,33(1):40-44
从融合的角度探讨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融合分别体现在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通过交往的方式优化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课程内容上以分支课程在较深入层次上的融会贯通为主线形成高水平的综合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融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相似文献   
22.
武卫荣  员晓敏  侯华  王宝山 《化学学报》2018,76(10):793-801
温室气体七氟醚氧化降解可以产生两种反应活性截然不同的自由基,即(CF32C(·)OCH2F与(CF32CHOC(·)HF.采用M06-2X/6-311++G(d,p)与CBS-Q理论方法研究了两种七氟醚自由基与氧气(O2)反应的机理.与普通的烷基自由基+O2的无垒复合反应不同,多氟取代的七氟醚自由基与O2反应需经过1.3~1.8 kcal·mol-1的势垒才能生成过氧自由基中间体RO2·.虽然O2更易于加成到富氟的自由基位点,但与贫氟自由基位点结合生成RO2·放热更多,且随后的六中心氢迁移生成QOOH中间体需要克服更高的势垒.QOOH分解包括三种主要的OH·再生途径,即:分步解离、三体同步解离、四中心分子内SN2反应.对于(CF32C(OC(·)HF)OOH,三条途径互为竞争;对于(CF32C(·)OC(HF)(OOH),分子内SN2反应为OH·再生的主要途径,分步或三体同步解离则为次要机理.研究为阐明多氟取代基对大气中OH·循环的影响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碱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由于其储量丰富、成本低而被应用于催化反应中.近年来,碱土金属催化脱氢偶联反应、硼氢化反应、氢膦化反应、氢胺化反应以及氢化硅烷化反应等被关注和研究,无论在实验还是原理上都取得了大量的进展.针对这类反应及其机理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完整描绘了碱土金属在氢化或脱氢反应中起到的作用.这类反应中,往往都涉及到碱土金属氢化物作为活性物种,反应过程中都要经历碱土金属氢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类和讨论,从整体上认识了这类反应的反应条件和反应历程,为今后设计碱土金属催化剂和同类型反应的催化循环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4.
由1-(5-溴-2-甲基苯基)-1-甲基乙醇(1)通过6步反应,制得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偕二甲基化canagliflozin,总产率38.1%,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叔醇和噻吩发生的傅-克烷基化反应。利用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了最终产物的结构。最终产物利用大鼠尿糖排泄试验(UGE)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尿糖诱导能力,但不如母体化合物canagliflozin活性高。  相似文献   
25.
王静霞 《化学教育》2014,35(16):10-12
为适应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结合当前大一无机化学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材编写应体现出基础性、前沿性、思想性和探究性。  相似文献   
26.
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SiC与乙烯的单重态和三重态反应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构型进行了确认。在CCSD(T)/cc-pVTZ水平上对计算得到的构型进行了能量校正。计算结果表明,SiC+C2H4反应在单重态和三重态条件下均可发生,其中单重态反应为主反应通道,1P5为主产物。  相似文献   
27.
张慧苹  雷晓武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2):2832-2838
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多元硫属化合物[Mn(1,2-dap)2(H2O)]2(μ-Sn2Q6)(Q=S(1)和Se(2))和[Mn(tren)]2(μ-Sn2S6)(3),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1和2都属于正交晶系,Pccn空间群(No.56),晶体结构是由[Mn(1,2-dap)2(H2O)]2+配合物阳离子和[Sn2Q6]4-二聚体通过Mn-Q键连接而成的[Mn(1,2-dap)2(H2O)]2(μ-Sn2Q6)低聚体,相邻的低聚体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形成三维结构。化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晶体结构是由[Mn(tren)]2(μ-Sn2S6)单元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二维结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显示化合物1,2和3的带隙分别为2.5,2.1,2.4 e V,属于半导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