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88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4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微环境对龙游石窟粉砂岩风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龙游石窟2号洞离洞口较近的洞内围岩的风化程度比离洞口较远的洞内围岩的风化程度更为严重的事实来论证微环境对粉砂岩风化的影响。为了描述围岩风化的严重程度,利用橡皮泥压模法对龙游石窟2号洞洞口附近围岩和洞内围岩的凿痕深度进行了量测。量测结果表明,洞内围岩凿痕的最大高差和最大起伏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0.2mm和0.43。与之相比,洞口附近围岩凿痕的相应值都较小,分别为8.0mm和0.35。以上数据说明洞口围岩凿痕的风化深度较大,粗糙程度较小,被"磨平"的趋势更严重。作者认为, 2号洞洞口附近和洞内的微环境差异(主要包括降水、温度、光照和苔藓等)造成了上述围岩风化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环境中3-硝基苯并蒽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怀建  李强  汪午  张宏伟  李黎 《化学进展》2010,22(1):220-224
3-硝基苯并蒽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被疑为人类致癌物,可在多种环境介质,如土壤、雨水、大气和汽车尾气等中检出,可能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的释放。生物试验证明,3-硝基苯并蒽酮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极强的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与已知最强致突变剂1,8-二硝基芘相当。由于其超强的致突变能力,成为环境化学和毒理学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阐述了环境中3-硝基苯并蒽酮的研究现状,包括其来源、分析方法、致突变的机理、环境效应等,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东江河沙中8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东江河沙中Na,K,Cu,Fe,Mg,Mn,Co,Zn 8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以及精密度好。算出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r)均在0.994~1.000之间。选用HNO3-HF-H2O2混酸体系消化。结果表明,东江河沙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Na>K>Fe>Mg>Mn>Zn>Co>Cu, 钠的含量最为丰富, 铜含量较少。实验结果为探讨东江河沙的保健作用提供了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AOT微乳体系中纳米银的可控合成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W/O型微乳体系中,用增溶于微乳液水核中的AgNO3为银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利用UV-Vis光谱分析了AgNO3的浓度、AOT的浓度、还原剂的种类和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比(W)等参数对形成粒子数量及平均粒径的影响,为纳米银粒子的可控合成和纳米银的UV-Vis光谱解析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表明,适当增大AgNO3的浓度,有利于形成粒径较小的纳米银粒子;W值增大,形成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粒子数量明显增加。和NaBH4相比,水合肼在反胶束中的溶解性能较好,有利于微乳液反胶束中Ag+的还原。增大AOT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胶束对反应物的增溶能力增强,胶束的半径也相应减小,有利于形成数量较多、平均粒径较小的纳米银粒子。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显微激光共焦拉曼散射光谱扫描系统对活态红细胞进行拉曼光谱(点测定、线扫描、二维扫描)测定及成像的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514 nm激光对红细胞在拉曼扫描中的影响进行了评价。通过扫描前后细胞的拉曼光谱变化和亮场图像变化确定了在不同扫描模式下既可获得较好的拉曼散射信号,又不会影响细胞生命活动与功能的合适扫描参数的设置。对于点扫描模式,样品激光功率是重点调节的参数,一般应小于1.5 mW。对于线扫描模式,照射激光功率和扫描间隔(步进)是要重点关注的参数。小扫描间隔意味着激光能量相对聚集,易对细胞造成损伤;大扫描间隔可以较好地降低激光对细胞的损伤,但是空间分辨率会因此而下降。对于线扫描,建议扫描间隔大于0.5 μm、照射激光功率小于0.7 mW。对于二维扫描,除照射激光功率、扫描间隔需要调节外,其他扫描参数也要作相应调节以降低激光对红细胞的影响,可适当降低样品温度和增加共焦孔径尺寸降低二维扫描过程中激光对红细胞的影响。1.0 μm扫描间隔、0.7 mW的照射激光功率和500 μm共焦孔径,以及样品温度适当调低可得到较好的二维红细胞拉曼图像。对于所有扫描模式,如果得到的红细胞的拉曼信号足够强,也可适当降低曝光积分时间以降低激光对红细胞的影响。实验前进行实验过程的优化对活态细胞的拉曼测试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6.
干燥方法对纳米Sb2O5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 胶体Sb2O5及其超微粉末作为高效阻燃增效剂,其优异性能已得到公认[1,2].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进入实验应用阶段,我国在合成方法及阻燃性能评定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水溶胶合成方法较多,所得胶体性能相仿.由水溶胶制备干粉,文献报导中多采用喷雾干燥法,至于干燥过程对其组成及性能有无影响,未见文献报导.作者利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及溶剂再分散实验等,对采用喷雾干燥法和直接蒸发法所得干胶粉,进行了对比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不但使其组成发生变化,且使其颗粒变大,再分散成溶胶的性能变差.直接蒸发法没这些问题,且设备简单,处理能力大,更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07.
4-溴-5-甲基靛红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eyer-Viliger反应是由酮制备酯的重要方法[1].氧化剂通常有两类:(1)有机过酸;(2)过硫酸钾/硫酸(Caro酸).由于靛红结构特殊,我们分别以单过邻苯二甲酸[2]和过硫酸钾/硫酸[3]为氧化剂氧化4-溴-5-甲基靛红(1).  相似文献   
108.
109.
该文基于“Y”型DNA模板和恒温指数扩增反应(EXPAR)技术的信号放大功能,建立了一种快速低序列依赖性的miRNA检测方法(Y-EXPAR)。以let-7b为检测目标,设计两条部分互补的DNA模板,与目标miRNA共同构成“Y”型结构,能够同时进行双向扩增,反应效率高,反应时间短,并降低了放大性能对模板序列的依赖。方法检出限低至0.3 amol/L(相当于10 μL溶液中有1.8拷贝的let-7b),并能区分单碱基差异的let-7家族同源序列。应用于肿瘤细胞裂解液let-7b的检测,POI值与细胞数目对数值呈线性关系,说明Y-EXPAR在实际样品miRNA的检测中具有优势。得益于扩增的高特异性、抗干扰性和低序列依赖性,该方法为miRNA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在miRNA相关的疾病研究和临床诊断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采用QuEChERS方法对市售腊肠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NDMA)、N-亚硝基二乙胺(NDEA)、N-亚硝基甲乙胺(NMEA)、N-亚硝基二丙胺(NDPA)、N-亚硝基吡咯烷(NPYR)、N-亚硝基哌啶烷(NPIP)、N-亚硝基二丁胺(NDBA)、N-亚硝基吗啉(NMOR)、N-亚硝基二苯胺(NDPhA)9种对人体有致癌活性的挥发性亚硝胺进行分离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GC-MS/MS)检测。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挥发性亚硝胺的线性范围为0.25~200μg/L,检出限为0.01~0.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90.7%~11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4.0%。市售腊肠样品中NDMA,NMOR,NPYR,NDPA,NPIP,NDBA,NDPhA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总挥发性亚硝胺的含量为1.85~13.44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合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