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165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以2,5-二甲基-2,5-己二醇为原料,经氯代、F-C烃化、F-C酰化、Wittig反应、水解反应等七步反应制得抗肿瘤药物蓓萨罗丁,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降低成本和操作难度,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62.
为建立含氟聚合物的使用性能与干湿工作环境的关系,采用热压成型的方式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试样,并通过挤出注塑成型方法制得可熔融加工PTFE (M-PTFE)/聚全氟乙丙烯(FEP)共混物. 研究PTFE和FEP的相关性能,特别是M-PTFE/FE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以及在干、湿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结果表明:在研究的配比范围内,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M-PTF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干摩擦条件下,M-PTFE的质量分数≤20%时,增加M-PTFE含量可降低试样的摩擦系数与体积磨损率,但M-PTFE的质量分数达到30%时两个参数均会增大. 湿摩擦条件下,试样的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与M-PTFE的添加量之间无规律性,但都低于干摩擦条件的值. 对磨面形貌的SEM照片分析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增加M-PTFE添加量会促进转移膜的形成和完善,但湿摩擦会抑制转移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63.
本文用 2 - [6-双乙酸基 - 5 - ( 2 -双乙酸基 ) - 5 -甲苯氧乙氧基 ]- 2 -苯骈呋喃基 - 5 -恶唑羧酸五钾盐 ( Fura- 2 )建立了测定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方法 ,并对一些测试条件进行了探讨。测定标本内中性粒细胞数以大约 10 6个 /m L为宜 ,在离心分离出中性粒细胞悬液时 ,标本制备好需静置 0 .5 h后才能上机测试 ,否则振荡形成的剪切应力将增大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 ,p H偏离 7.4和受损细胞会极大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表明 ,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游离钙浓度为 3.95± 0 .76μg/L。对中性粒细胞内游离钙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其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4.
纳米银胶体粒子的制备及对牛血清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米银粒子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1-3]、催化、机械和抗菌等性质而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关于纳米银粒子的一些制备方法已经有了相关报道[4-8].  相似文献   
65.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废胶粉热塑弹性体动态硫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废胶粉(GTR)热塑弹性体。重点研究了两种交联剂:硫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加入一定量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共聚物作为增容剂。结果表明,经过DCP动态硫化后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简单共混的共混物有明显的提高,而加入硫磺体系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甚至有所下降。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DSC)和扫描电镜(SEM)对共混物的热行为和表面形态研究表明,加入DCP交联剂使LLDPE、SBS和胶粉之间发生了交联反应,从而增加了胶粉颗粒与LLDPE间的界面相容性,使其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6.
火焰温度的准确测量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构建燃烧模型、探究原子化机理、燃烧反应机理和减少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等具有重要意义。非接触式测温法因对火焰燃烧状态几乎无干扰受到特别关注,是火焰温度测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原子光谱法由于其固有的非接触式特性及谱线简单、光谱信号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在高温诊断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原子光谱法测温是根据处于不同能级的原子光谱信号结合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玻尔兹曼能级分布来进行火焰温度的测量。按照采集的原子光谱信号的来源,原子光谱法可分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3类。该文简述了原子光谱相关测温方法的原理、发展及应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双线法、原子发射光谱双线法、多谱线斜率法(玻尔兹曼图解法)与原子荧光光谱双线法等。  相似文献   
67.
脱氧核糖核酸(DNA)放大技术对于核酸检测(NAT)至关重要.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虽然是核酸检测的基准扩增技术, 但其主要适用于条件较好的中心实验室.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等温扩增技术, 对仪器设备依赖性小, 适用于资源贫乏地区. 因此, 该技术在核酸检测时不受实验场所限制, 非常适合即时检测(POCT). 作为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扩增技术, RPA也存在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缺陷. 本文对RPA的扩增原理和扩增性能进行了总结, 重点讨论了对扩增性能至关重要的引物重组和ATP动态平衡调控过程, 并概述了RPA存在的缺陷和潜在的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68.
采用高温熔融冷淬法制备了xCeO2·(100-x)CaO·100P2O5(x:0~12)玻璃固化体。利用XRD、Raman、FTIR和DSC等方法表征了包容CeO2磷酸钙玻璃固化体的结构特点和析晶性能。结果表明,玻璃固化体微观结构属于偏磷酸盐玻璃。CeO2未改变玻璃的基本结构,位于磷酸钙玻璃网络空隙中,起网络修饰作用。添加量小于6mol%时,易形成均质玻璃,在此范围内,随着CeO2含量增加玻璃固化体的热稳定性和抗析晶能力提高,玻璃的熔化温度降低。CeO2添加量为6mol%时,玻璃的热稳定性最好。添加量9mol%~12mol%时,CeO2与磷酸钙玻璃基体反应生成独居石结构晶相。  相似文献   
69.
在自制的硅纳米线上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了硼掺杂金刚石纳米棒电极.采用循环伏安及计时电流方法测定了在磷酸缓冲溶液中的药物比阿培南的浓度,灵敏度达到0.038μA μM-1较相同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普通硼掺杂金刚石电极(0.028μA μM-1)相比有所提高.该纳米棒电极由于特殊的表面形貌,较普通硼掺杂金刚石电极表现出...  相似文献   
70.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体外溶解实验的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体外溶解实验的拉曼光谱分析屈树新,杨宗剑R.deWijn黄天荃,张兴栋(四川大学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64)(荷兰莱顿大学生物材料系)(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都610064)LaserRamanAnalysisofHAin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