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57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51.
通过4种键连方式将苯环共价连接到超晶胞为1×1×3的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CNT(8,0)上.在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通过Siesta软件计算苯环共价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波函数,分析键连方式对碳纳米管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环通过4种键连方式共价功能化的碳纳米管都是在Γ点具有直接带隙的半导体.其中直接键连和酰胺键连得到的苯环功能化碳纳米管在费米能级附近产生杂质带,比纯CNT带隙减小约0.4e V.而通过2个亚甲基键连和吡咯烷键连2种方式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其带隙仅比纯CNT带隙减小0.1~0.15e V.  相似文献   
52.
通过1,3-苯二胺缩邻香兰素和Ln(acac)3·H2O(Ln=Ce,Eu)反应,合成了2种双核稀土配合物[Ce2L(acac)4(CH3OH)]2·2CH2Cl21)和[Eu2L(acac)4(CH3OH)]2·2CH2Cl2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中2个稀土离子均为8配位,具有相同的反四棱柱的配位构型。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2显示稀土离子和配体共发光,主要原因是配体1,3-苯二胺缩邻香兰素的三线态能级与中心离子Eu(Ⅲ)的三线态能级相匹配。  相似文献   
53.
酰基吡唑啉酮及其席夫碱是一类杂环β─二酮螯合剂。其活性的双酮配位基可以同多种金属或稀土离子形成大量的配合物,是金属和稀土离子良好的萃取剂和螯合剂[1~5],是一类优良的荧光材料中间体,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性能[6~11],目前在药理、生物活性试剂、冶金、染料、发  相似文献   
54.
采用从头算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Cl+CH3OCl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6-31+G(d,p)水平下优化了反应物、络合物、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对得到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在相同水平下以过渡态为出发点,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计算了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并且在MC-QCISD(T)/6-31G(d)高水平下进行了单点能量校正.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4条可行的反应通道,其中生成HCl和CH2OCl的通道为主反应通道,其他反应通道为次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55.
庞晓红  张桂玲  杨路清  王欣  张辉  戴柏青 《化学学报》2007,65(13):1197-1201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稀土钠钨青铜化合物的结构和导电性质. 在实验晶体结构数据的基础上构建NaxWO3和NaxLayWO3的模型分子, 优化其几何结构, 并与实验值比较.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化合物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能态密度. 通过这些研究探讨当La3+取代NaxWO3的中心Na后对结构和导电性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La3+的取代并没有改变结构的空间对称性, 但却使晶格参数和体积略有增大; 取代使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费米面附近, 能带相互交叠更加密集, 电子出现的几率增加, 从而增加了其导电性. 这可能是掺杂后La3+的4f和5d电子的贡献使电子轨道杂化作用增强, 电子云密度分布重排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用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Cu(Ⅱ)和Zn(Ⅱ)-手性二恶唑啉络合物与N-苄基-α-乙氧酰基硝酮形成的反应前驱体与乙基乙烯基醚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过程.讨论了反应前驱体的前线轨道和优化的分子结构对环加成反应的速度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对手性金属催化剂存在下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进行合理解释.还讨论了催化反应和非催化反应速度对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提出了以2-巯基苯并噻唑(SBT)为原料合成农药中间体2-氯代苯并噻唑(CBT)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原料和产物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在10.0~50.0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线性关系,SBT和CBT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9%,0.67%,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8.9%~104.0%,88.0%~106.0%之间,检出限分别为0.01,0.005 mg·L-1.  相似文献   
58.
以不同配比的甲醇和水作洗脱液,对手性物质酒石酸和5-氰基-1,3-二苯基-4,5-二氢吡唑进行了手性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对于亲水性的酒石酸,以纯水作为洗脱液,手性异构体不能得到分离;洗脱液中甲醇的含量增加到50%,D-和L-异构体得到分离,但是内消旋异构体和D-异构体仍然混在一个峰中;以100%甲醇作洗脱液,酒石酸的内消旋及D-和L-三个异构体的色谱峰全部分开。对于憎水性的5-氰基-1,3-二苯基-4,5-二氢吡唑,以100%甲醇作为洗脱液;当洗脱液中水的含量增加到30%时,R-和S-手性异构体的色谱峰开始分离,但是两个峰大小不相等,分离效果不理想;当洗脱液中水的含量增加到35%时,R-和S-手性异构体的色谱峰分离为两个大致相等的色谱峰,但是两个色谱峰仍有部分交叠。保留时间加长,有利于对映异构体的分离,保留时间长的色谱峰变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