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279篇
化学   1926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甲醇选择氧化MoO3—T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RD、LRS、ESR、XPS等方法对机械混合物焙烧法制备的两组MoO_3—T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氧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MoO_3与TiO_2机械混合物在450℃焙烧过程中发生TiO_2中锐钛矿转变成金红石的相变,但若将TiO_2在空气中550℃预处理8h后再与MoO_3混合焙烧则未观察到相变的发生。在上述两组催化剂中都发生了MoO_3在TiO_2表面的分散。当MoO_3含量小于10wt%时,MoO_3晶相消失,钼以表面钼氧物种存在。MoO_3与TiO_2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导致Mo(Ⅴ)的生成和pKa≤+3.3的表面酸位的产生。TiO_2晶型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使最佳反应温度提高20~40℃,Mo在表面富集程度增大,而Mo(Ⅴ)和表面酸位浓度下降。表面Mo(Ⅴ)和高分散于表面的八面体配位钼氧物种可能是甲醇氧化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72.
用定量体积排除色谱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Fe(Ⅲ)、Co(Ⅲ)、Cu(Ⅱ)、Ni(Ⅱ)的乙酰丙酮螯合物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加合和缔合行为。在溶液中乙酰丙酮钴(Ⅲ)以单个螯合物分子的形式存在,乙酰丙酮铜(Ⅱ)和乙酰丙酮铁(Ⅲ)与溶剂加合生成加合物,乙酰丙酮铁(Ⅲ)除加合物外还存在缔合度为2-10的多分散缔合物,乙酰丙酮镍(Ⅱ)水合物在四氢呋喃中产生了加合交换作用,同时存在缔合度为6左右的缔合物。色谱数据给出了螯合物、加合物及缔合物  相似文献   
73.
纳米级金膜微电极的制作,表征及异相催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纳米级金膜微电极的制作方法,用XPS及SEM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电极的循环伏安及计时电流特性,在聚吡咯修饰微带金电极上成功地实现了葡萄糖氧化酶和电子传递媒体Fe(CN)6^3-的同时固定,并研究了GOD/Fe(CN)6^3-/PPy微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稳态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之间存在Michealis-Menten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2,3,9,10-四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1,3,8,10-四烯镍(Ⅱ)配合物[Ni(ㄔIM)]^2+为催化剂、NaBrO3为氧化剂、丙酮酸为有机废物、稀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化学反应新体系。对该体系的振荡特性进行了描述。研究了Ag^+、Hg^2+、还原性物质、自由基抑制剂、四氯化碳以及温度对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硝酸钴与2,2'-(1,4-亚乙二氧基)-二苯甲酸(H2L,图1)作用分别得到红色配合物CoL'和蓝色配合物CoL″。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CoL'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oL.H2O].3H2O,近八面体构型,羧酸根以双齿形式与Co(Ⅱ)螯合;CoL″配合物分子式为[CoL″]。H2O,近四面体构型,羧酸根以单齿形与Co(Ⅱ)配位。  相似文献   
76.
Pt/KL沸石在异丙醇分解反应中具有很高的脱氢活性,而Pt/HL沸石具有明显的缺电子性,在此反应中难以显示出脱氢活性,通过加氢作用,可使沸石的酸位免受积炭覆盖,从而可增强Pt/HL沸石的酸性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7.
Cu(phen)2+2和Cu(bpy)2+2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电化学及紫外光谱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铜配合物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2和Cu(bpy)2+2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发生了相互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根据荧光光谱实验数据计算出Cu(phen)2+2和Cu(bpy)2+2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配位比均为1∶1;它们与6-巯基嘌呤作用的配位常数分别为2.23×104L/mol和6.11×104L/mol;与腺嘌呤作用的配位常数分别为1.95×104L/mol和5.12×104L/mol.电化学实验也获得了相近的结果.这为解释Cu(phen)2+2和Cu(bpy)2+2与DNA的作用机理及作用部位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78.
超大孔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Davis等首次报道了以二正丙胺和四丁基氢氧化铵为结构导向剂合成出一种命名为VPI-5的新型磷酸铝超大孔分子筛。它是一族具有相同三维拓朴学骨架的磷酸铝系分子筛,该结构的对称性属六方晶系,P6_3cm空间群,单位晶胞由36个TO_2组成,晶胞参数α=1.8989nm,c=0.8112nm,其主孔道由18员环构成,孔直径约为1.2-1.3nm。  相似文献   
79.
合成了开环夹心羰基化合物[2,4-(CH_3)_2C_5H_5]_2GCO,得到了该分子的单晶结构,[2,4-(CH_3)_2C_5H_5]_2TiCO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078(5)nm,b=1.1909(8)nm,c=1.1946(5)nm,b=1.4337(13)nm~3,Z=4,R=0.054。单晶结构表明该分子为平行覆盖型开环夹心化合物,用EHMO方法计算了[2,4-(CH_3)_2C_5H_6]_2TICO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80.
金属引导的多功能杂环配体配位形式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1 ̄4]。吡唑作为桥联配体用于组装环状超分子结构的报道很多,主要集中在直线型的一价Ag"、Au"、Co"、Cu"等[5,6]以及二价Ni!、Cu!、Co!、Zn!、Cd!、Fe!等[7 ̄9],但是与二价Pd![10 ̄12]和Pt![13 ̄15]的组装的报道较少。由于Pd!和Pt!通过吡唑桥联后,会产生较强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因而产生一些新颖的物理和化学性能[11,15]。在已知文献报道中[11,14,15],吡唑上的N-H质子都要在强碱的作用下才能去除,然后以桥联形式同金属配位,并且所得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