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60篇
物理学   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p-取代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反应后再与2-氯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制得(Z)-4-[2-(1-氯-2-乙氧基-2-羰亚甲基)肼基]-取代苯(2a~2i);在无水乙醇中,2a~2i分别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发生环化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芳香吲唑类化合物(3a~3i),其结构经1H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52.
建立了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红参中17种皂苷成分含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贮藏条件对红参中目标成分的影响。采用SynergiTMHydro-RP 100(100 mm×2. 0 mm,2. 5μm)色谱柱分离,以0. 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0. 4 m L/min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根据17种皂苷成分的含量,用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贮藏条件红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种人参皂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9 0;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96. 4%~10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HCA和PCA结果显示,红参的适宜贮藏条件为以纸箱为外包装避光存放于-20℃。该方法准确、灵敏,为红参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同时为红参适宜贮藏方法的优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3.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是评价药物毒性、活性及跨膜转运等的重要参数,但直接测定法实验过程复杂。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以29种已知 Kow的酸性和中性苯系物及萘类、醌类衍生物为模型化合物,以保留时间两点校正法( DP-RTC)校正保留时间,并由 Snyder-Soczewinski方程得100%水相保留因子(kw ),建立了表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Kow"与 kw 的定量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relationship, QSR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内、外部验证。结果表明,不同 pH 下的 QSRR模型线性相关性 R2=0.974~0.976,内部验证( R2cv =0.970~0.973)和外部验证结果(6种验证化合物,1.4%≤相对误差(RE)≤7.9%)令人满意,与考虑了分子结构参数后建立的线性溶剂化能模型(LSER)相比无差异。将建立的 QSRR 模型应用于11种萘类和蒽醌类化合物的 Kow测定,并与软件计算值、摇瓶法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性更高,且简单快捷,可用于快速准确预测复杂混合物体系中组分的 Kow。  相似文献   
54.
薛高旭  王沁怡  曹玲  孙晶  杨功俊  冯有龙  方方 《色谱》2022,40(12):1119-1127
目前,主动性的现场稽查已成为市场监管的发展趋势,这需要在现场快速有效地筛查大量产品,评估是否含有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对有嫌疑的样品及时封存,再送至实验室进一步检验。离子迁移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快筛技术之一。实验采用固相萃取-离子迁移谱技术,建立了祛痘类化妆品中14种抗菌药物的快速筛查方法。对离子迁移谱检测条件、样品提取条件、固相萃取净化条件(固相萃取柱、淋洗液种类、洗脱液种类及体积)进行了详细考察与优化。最终使用8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含0.2%(质量分数)三氯乙酸)作为样品提取溶液,提取后上样于活化后的弱阳离子交换柱(Oasis® MCX固相萃取柱), 3.0 mL甲醇淋洗,1.0 mL 2%氨水甲醇洗脱,洗脱液直接进离子迁移谱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迁移时间在11~17 ms之间,检出限为0.2~1.2 μg/g。同时,由于离子迁移谱法线性范围较窄,不能准确定量,建立了高效液色谱(HPLC)定量方法,用于固相萃取前处理步骤的优化和阳性样品的验证。25批化妆品样品中,筛查出1批阳性样品,与HPLC检测结果相符。该方法快速、简便、高效,显著降低了祛痘类化妆品基质对离子迁移谱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有效降低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可用于化妆品现场快速筛查,同时也扩大了离子迁移谱在化妆品等复杂基质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中药制药化学课堂中“缔合态”部分的实验教学实践。面向中药制药一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甘草酸的缔合态为实验主题,通过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即问题发现、启发引导、方案设计、探索实践和效果反馈,实现了缔合态概念、物化性质和发生机制的教学目的。教师通过对问题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感悟专业知识的力量和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精神,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6.
为对比分析产地对丹参中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同时测定来自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安徽共408份丹参中2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7种酚酸类及6种丹参酮类成分在不同产地丹参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山东的丹参样品中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最高,四川的样品中丹酚酸B含量最高,安徽丹参的紫草酸、丹酚酸Y、丹酚酸A、丹酚酸D和丹酚酸E等的含量最高。多种模式识别方法均可用于不同产地丹参的判别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DA)为产地溯源的最佳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表明不同产地丹参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不同来源丹参的质量差异标志物不仅限于丹酚酸B、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其他丹酚酸类及丹参酮类也是重要的质量标志物。该研究对全国不同主产区的栽培丹参进行多指标含量测定及建模分析,所建立的定量方法专属性强、准确高效,可为不同产地丹参的质量控制及产地判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李钢  金同顺  尤娟  王露  吴启南 《应用化学》2005,22(11):1230-0
生、煅磁石的分析与比较;中药;磁石;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58.
测定金鸡纳碱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氧化氢和高碘酸钠溶液混合能产生弱化学发光,在这一体系中,金鸡纳碱的加入能极大地增强这一化学发光强度,该文对这一化学发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可能的发光机理,并据此建立了测定金鸡纳碱(奎宁、奎尼丁和辛可宁)的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法;测定奎宁、奎尼丁和辛可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0×10-5~1.0×10-2g/L、4.0×10-5~1.0×10-2g/L和1.0×10-3~1.0×10-1g/L,检出限分别为2.1×10-5g/L,1.4×10-5g/L,3.5×10-4g/L;该法适用于奎宁药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59.
柱温属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可调参数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柱温对溶质保留行为的影响通常被忽略,不作为色谱条件优化参数.本研究分别以甲醇-0.02 mol/L乙酸(30∶70,V/V)及甲醇-0.02 mol/L乙酸(25∶75,V/V)为流动相,讨论了柱温对6种黄酮苷在一种新型色谱固定相-胆固醇键合固定相以及C18键合固定相上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柱温升高,不同于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黄酮苷在胆固醇键合固定相上的分离效果得到改善,且峰形变好.同时,拟合了25℃~55℃温度范围内的van't Hoff方程,从热力学角度比较了黄酮苷在胆固醇键合固定相和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结果表明,黄酮苷在两种色谱柱上的van't Hoff方程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且拟合参数相近(△H0<0,△S0<0),表明这些物质在胆固醇键合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与在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上相似,以单一的疏水性保留机理为主导,均属于焓驱动过程.本实验证实,在使用胆固醇键合固定相时,柱温可作为一项重要调节参数,参与色谱优化过程,从而使液相色谱从两变量调节方式(流动相种类和流动相比例)变为三变量调节方式(流动相种类、比例和柱温),从而为色谱条件优化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60.
采用基于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LC-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研究黄芪口服液(HO)降低大鼠顺铂(CDDP)毒性的作用机制.采用低剂量多次腹腔注射CDDP的方法建立CDDP染毒大鼠模型,并连续给予16天HO.于第18天收集正常对照(Control)组、顺铂模型(CDDP)组和黄芪口服液(HO)组大鼠的24 h尿液, 进行LC-TOF-MS分析,以获取尿液代谢物组数据集,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以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于第20天采集大鼠血清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血清指标测定结果表明, HO可以显著降低CDDP染毒大鼠的肌酐和尿素氮水平(p<0.05).PCA得分图显示,3组可分别聚类,HO组位于Control组和CDDP组中间,表明HO可部分改善CDDP所致大鼠尿液代谢产物的异常变化.综合OPLS-DA分析、t检验和倍数变化分析结果,最终共筛选并初步鉴定出35个尿液代谢产物作为HO减毒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HO可通过纠正体内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等通路的紊乱,降低CDDP所致机体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