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1245篇
化学   1136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106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59篇
物理学   24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王海君  王来来 《分子催化》2005,19(3):230-239
乙烯与一氧化碳交替共聚合成的聚酮是一类新型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82.
芦荟大黄素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研究了芦荟大黄素的电化学行为。在5%Na2CO3+5%NaOH(9+1)底液中,芦荟大黄素于-0.84V(P1)和-0.97V(P2)处产生两个示波极谱峰,利用P1可测定芦荟大黄素,线性范围为 0.11-24mg/L和3.0-28.6mg/L,检测限为0.06mg/L。将该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的测定,结果满意。另外,讨论了芦荟大黄素清除由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自由基(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以聚合手性salen-V()为催化剂,对醛的三甲基硅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20℃和1.2%催化剂量下,以苯甲醛为底物获得了91%的ee值和98%的转化率,对其它几种芳香醛和脂肪醛也取得较好的反应结果.催化剂可以方便地回收,重复使用8次仍然保持很好的反应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84.
分子识别应用于纳米材料组装中的研究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利用分子识别实现纳米材料的组装及可控组装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且二维六方高度有序的介孔分子筛SBA-15,并采用TEM和氮气吸附实验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静电作用将三联吡啶钌[Ru(bpy)32 ]固定到表面带负电荷的SBA-15上,并将吸附有Ru(bpy)32 的SBA-15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该固定化的Ru(bpy)32 的电化学发光行为.结果表明,随着三丙胺(TPA)的加入,氧化电流增加而还原电流减小,表明TPA对三价吡啶钌有催化作用,同时TPA的加入显著增强了发光强度.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发光强度逐渐降低.SBA-15较大的孔径和开放交联的孔结构体系促进了电极表面膜内的物质扩散和电子运动扩散.该修饰电极在5.0×10-5~1.0×10-2mol/LTPA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71.7 41.2x,检出限为9.5×10-6mol/L.该电极在连续扫描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高分子合成及加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概述了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环境友好介质在高分子合成与加工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具体介绍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丙烯酸的合成及疏水改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高分子合成介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7.
0IntroductionThefirstmolecule鄄basedmagnetswerereportedin1986[1].Duringthelasttwodecades,moreandmoreattentionhasbeenpaidtothesynthesisofmolecule鄄basedmagnets,especiallytoPrussianBlueanalogu鄄es[2].TheoldPrussianBlueanalogueshavebeenbroughtuptodateduetoth…  相似文献   
88.
采用溶胶-凝胶法, 以首次合成的具有桥式结构的间苯二亚甲基二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XDUP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 共同水解缩聚制备了不同摩尔配比的桥式聚倍半硅氧烷/SiO2杂化溶胶, 并旋涂制膜. 通过UV-Vis, AFM和TGA对薄膜的光学性能、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该薄膜平整均匀、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热稳定性和防潮性能.  相似文献   
89.
AQ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氨基酸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侯松嵋  孙敬  何红波  张旭东  王颜红 《分析化学》2006,34(10):1395-1400
以2-氨基丁酸为内标物,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为柱前衍生试剂,用XTerraC18柱,1.8mmol/L甲酸铵溶液(pH=3.0)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光电二极管(PDA)检测器在248nm波长处检测,建立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土壤中17种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氨基酸浓度在25~600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各氨基酸检出限≤0.5pmol。并且在该色谱条件下,获得了灵敏度较高,彼此分离良好的17种AQC衍生氨基酸的LC-MS质谱总离子流图,为今后土壤氨基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90.
6种对位取代苯酚的毛细管电泳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倬斌  张书胜  邹洪 《分析化学》1998,26(5):614-614
1引言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毒的有机污染物,有色谱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方法、毛细管电泳等多种方法可用于其分离分析。当酚类化合物取代基个数不同,其pK.差别较大,改变电泳缓冲溶液的pH值较易实现分离;当取代基个数相同,特别是取代基位置相同时,实现其相互分离则比较困难.作者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小型安培检测池和玻碳电极,自行组装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以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法对个氨基,4-羟基,4-氯.4-硝基,4-溴,4叔丁基苯酚等6种对位取代苯酚的分离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中添加β-环糊精,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