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26篇
物理学   2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花状及中空圆片状氢氧化镁晶体的可控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缩二乙二醇溶液中,以PVP作为可控性因素,选择性地合成出了花状或中空圆片状氢氧化镁晶体.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利用"药毒"机理对两种不同形貌结构的合成进行了分析.TG/DTA曲线显示两种晶体热性质的不同可能与它们不同的形貌与尺寸有关,该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32.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钙信号系统中钙振荡与IP3振荡共存时,噪音和低频外信号对它们的选择性优化和调控.研究结果显示,低频外信号能够协同噪音作用,在一定强度范围内优化钙信号和IP3信号,但能够协同优化钙信号的条件范围明显较宽,说明协同作用对钙信号具有优先选择性.此外,在两种化学信号均可以被优化的外信号参数作用下,信号被优化的噪音强度范围也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33.
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该技术在气体检测研究中的应用。被检测的气体包括:常见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有机气体及蒸汽等。通过敏感膜材料的选择和优化、检测装置的改进、制膜方式和工艺条件、薄膜厚度的调整,来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选择性、可逆性、响应时间、脱附时间和重现性等重要参数。将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技术和其它技术联用可以在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实现对气体的远程监测。 主要介绍了此技术和光纤技术的联用,此外还讨论了环境特别是湿度和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研究半挥发性气溶胶物质的气粒分配对于更准确地描述大气气溶胶的组成和尺寸分布是至关重要的。硝酸铵是亚微米颗粒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污染事件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硝酸铵气溶胶的气粒分配问题,利用激光悬浮技术捕获、悬浮半挥发性无机物硝酸铵液滴单颗粒(2~10 μm),控制相对湿度条件、温度条件,并采集氢-氧振动带的受激拉曼峰位信息,利用非弹性米氏散射理论计算实时液滴半径尺寸、折射率和浓度,利用稳态传质模型Maxwell公式推算出了不同湿度下的蒸汽压。实验数据计算出的硝酸铵的饱和蒸汽压值的数量级与文献报道一致。当RH分别恒定在80%, 73%, 68%, 57.3%, 55.4%, 44.8%时,饱和蒸汽压值为(1.67±0.24)×10-3, (1.82±0.19)×10-3, (2.91±0.13)×10-3, (3.5±0.28)×10-3, (4.59±0.22)×10-3和(6.64±0.3)×10-3 Pa,显然,随着相对湿度的降低,饱和蒸汽压值增大,即湿度降低促进硝酸铵的挥发。此外,还推算了不同湿度下硝酸铵气溶胶液滴的挥发通量,挥发通量值在(4.01±0.79)×10-7~(3.32±0.77)×10-8 mol·(s·m2)-1之间。这对更好的了解气溶胶在挥发过程中的微观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实验采用真空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脉动湿度控制系统研究了有机/无机摩尔比(OIR)分别为1∶1,1∶2,1∶4,1∶8的蔗糖/氯化钠混合气溶胶液滴的吸湿性和OIR为1∶1的混合气溶胶液滴中水的传质动力学。结果表明:蔗糖的加入使得氯化钠的风化点延后,风化区间变宽,在OIR=1∶1时氯化钠甚至不风化;此外,蔗糖的存在使氯化钠的潮解区间变宽,且在潮解前就有吸水现象;当RH高于54%时,水在混合体系中扩散的拟合特征时间较短,但是随着RH的减小,拟合特征时间逐渐增大,甚至可达几千秒,表明低RH时传质受阻明显。  相似文献   
36.
采用光镊悬浮技术捕获颗粒尺寸3~8μm的丁二酸钠/硫酸铵混合气溶胶液滴,控制湿度条件、温度条件,通过调节不同相对湿度(RH)并采集氢-氧振动带的受激拉曼峰位信息,利用非弹性米氏散射理论计算实时液滴半径尺寸。计算结果表明,当液滴尺寸响应完湿度的变化后在RH恒定时,液滴半径仍持续减小,这说明丁二酸钠和硫酸铵之间发生了反应,释放出氨气使得液滴半径减小。  相似文献   
37.
MgSO_4气溶胶在相对湿度(RH)40%以下会形成胶态结构,从而出现传质受阻。本研究采用光镊悬浮技术捕获颗粒尺寸3~8μm的MgSO_4气溶胶液滴来研究低湿度下不同停留时间对MgSO_4液滴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停留时间后的溶胀过程,均分两段过程进行拟合,第一段的扩散系数比第二段的扩散系数大,且每段的扩散系数随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8.
红外光谱差减技术在扣除背景组份干扰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扣除空气中水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研究了不同湿度的水汽光谱与光谱差减效果的关系,以探究光谱差减技术在水汽扣除领域局限性的原因。结果表明:(1)相对湿度改变,水汽的红外光谱也发生变化,不管如何小心地选择比例系数f,从相对湿度x%的水汽光谱Ax,也不能完全扣除相对湿度为y%的水汽光谱Ay,即fAx≠Ay。(2)相对湿度改变,水分子团簇(H2O)n的相对组成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导致光谱差减技术局限性的主要原因。(3)将湿度为x%和y%的两水汽光谱AxAy进行线性组合,则可以高度近似地模拟出介于两者之间的湿度的水汽光谱。比如用40%水汽谱和30%水汽谱,可以模拟得到32%或35%或37%的水汽谱。实验结果表明这是扣除水汽干扰效果更好的路径。(4)论证了水汽补偿湿度滴定法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9.
高压下顽火辉石的相态及其地球物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Birch-Murnaghan有限应变状态方程和Grüneisen状态方程,计算了钙钛矿型(Mg0.86Fe0.14SiO3)和方镁石(Mg0.86Fe0.14O)与斯石英(SiO2)混合物(摩尔比为1∶1)的Hugoniot压力-密度关系。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后表明,在相同压力但不同温度的区域,上述两组相态都可能是顽火辉石的高温高压相态。但进一步通过与PREM的比较和分析后表明,在下地幔压力和温度条件下顽火辉石的相态应该是稳定的钙钛矿型,从而支持了Knittle等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