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69篇
物理学   1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掺Eu3+的以SiO2-B2O3和SiO2-B2O3-Na2O为基质的玻璃态发光材料. 通过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研究了Eu3+的发光性质, 通过红外光谱、 TEM 、 XRT进一步研究了基质结构变化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材料经 600 ℃退火处理后, 结构已十分稳定. 在588 nm和613 nm处显示弱的Eu3+的特征发射光谱, 对应于Eu3+的5D0-7Fj(j=1,2)跃迁. 以SiO2-B2O3为基质的玻璃材料的红外光谱显示形成了Si-O-B键. 该结构对Eu3+的发光有严重的淬灭作用, 使Eu3+的发光强度大大减弱. 以SiO2-B2O3-Na2O为基质的玻璃材料显示Eu3+的发光增强, 红外光谱显示不存在Si-O-B键的振动吸收. 可能是Na取代B的位置, 形成了Si-O-Na键. 此结构对Eu3+的发光有一定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72.
合成了无机化合物聚三硫代磷氮烯[NPS3]n,借助红外光谱与元素分析测试确定了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并通过比表面积分析、粒度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无机聚合物材料的微观形貌;热重分析测试表明材料在300℃以下能够稳定使用;循环伏安实验发现,作为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使用,聚三硫代磷氮烯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在2.25 V(versus Li/Li+)发生,其可逆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在2.51 V(versus Li/Li+)进行;充放电测试显示这种无机材料具有745.2 mAh.g-1的首次放电容量,与理论值(759.0 mAh.g-1)十分接近,经过6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在708.8 mAh.g-1,容量保持率95.1%,循环性能优秀.  相似文献   
73.
通过γ 射线辐照技术 ,在稀水溶液中实现了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Bis)与 4 乙烯基吡啶 (4 VP)的无皂乳液共聚 ,得到平均流体力学半径 (Rh)为 5 6~ 15 2nm的一系列微凝胶 ,并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 .通过测定Rh、吸光度、凝胶比 ,研究了与Bis共聚的单体及比例、剂量和剂量率对微凝胶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微凝胶的大小可以通过吸收剂量、单体相对含量的改变来进行控制 .最后 ,对微凝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相似文献   
74.
利用柱法实验和批次实验研究了卤化银(AgCl、AgBr、AgI)对125I在甘肃北山花岗岩中的吸附现象。结果表明在无载体的情况下,卤化银添加剂有利于125I在北山花岗岩岩粉中的吸附,有效分配系数(Kd,e)均大于1.0×103 mL·g-1。在有载体的情况下,氯化银和溴化银仍然对125I在北山花岗岩岩粉中有良好的吸附作用,Kd,e大于1.0×103 mL·g-1。其中,溴化银的吸附效果最好,这可能与其晶体结构和光解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75.
化学形态分析在铀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新的化学形态分析软件CHEMSPEC研究了铀工艺溶液中游离酸浓度的测定和UF6转化中的问题,探讨了化学形态分析在铀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化学形态分析可以较准确地给出测定游离酸浓度的滴定终点,与实验结果一致;在UF6转化方法方面,直接水解需要精确地控制最终的pH值,还原水解法需要寻找合适的还原剂,而用Al(Ⅲ)掩蔽F-后萃取U(Ⅲ)则在低pH值范围内是可行的。化学形态分析可以为精确地控制铀工艺实验的进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6.
化学形态分析软件CHEMSPEC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祥云  陈涛  刘春立 《中国科学B辑》2009,39(11):1551-1562
放射性核素在地质层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与其所处的化学形态密切相关.为了预测在处置库受损情况下放射性核素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需要建立化学形态分析与水力学计算相耦合的数学模型及计算软件.为此,我们编写了化学形态分析软件CHEMSPEC.本文在简要介绍该软件的原理和程序结构后,着重介绍该程序为防止质量平衡方程组迭代求解过程的发散所采取的措施,提出用“预报-校正法”处理沉淀-溶解平衡的算法,以及用“冻结”和“解冻”氧化态的策略处理包含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化学平衡的计算.本文用4个典型例子说明CHEMSPE在现阶段能解决些什么问题.最后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尚待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77.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Sm3+的SiO2玻璃的结构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掺不同量Sm^3+和不同退火温度下的SiO2凝胶和玻璃,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测试,确定了Sm^3+在SiO2凝胶玻璃中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60nm,最强发射波长为610nm,激发光谱的峰位置在360、393、464nm处,发射光谱的峰位置在578、591、595、610、732处,分别归属于^4G5/2-^6H5/2、^4G5/2-^5H7/2、^4G5/2-^6H11/2跃迁,并证明当掺杂量达到1.15%时,Sm^3+的发光最强,当Sm^3+的掺杂量超过1.15%时,发生浓度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78.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掺不同量Eu^3 和不同退火温度下的SiO2凝胶和玻璃,通过在不同退火温度下样品的激光发谱,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曲线,研究了掺Eu3 的SiO2玻璃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显示,当Eu3 的掺杂量大于1.86%(质量分数),Eu^3 的发光强度趋于稳定,当样品的退火温度大于300度时,SiO2凝胶玻璃中吸附的水已基本除净,此时显示出Eu^3 的特征发射光谱,谱带位置分别是614,596,577nm,分别归属于^5Do-7F2,5D0-7F1,^5D0-^7F0跃迁,对应的激光发光谱显示6个峰,位置分别是318,362,380,393,412,462nm,说明300-500度是凝胶向玻璃转变的关键温度,而水对Eu^3 的发光有强烈的淬灭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三卤化硼Lewis酸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DFT-LDA/NL方法研究BX3(X=F,Cl,Br)分子的Lewis酸性.计算BX3分子的硬度时,采用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该法是密度泛函理论的Janak定理的推广.结果表明,分子硬度是BX3Lewis酸性的最好表征.应用Pearson的软硬酸碱(HSAB)原理可以合理地解释BX3酸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0.
在216nm紫外光激发下, LnBaB9O16︰Pr3+中的Pr3+离子可以发生双光子发射;稀土离子在LnBaB9O16中处于非中心对称格位,Pr3+离子的4f5d能态高于1S0能级,可以发生从1S0能级到中间能态及基态的双光子跃迁发射;LaBaB9O16中与稀土离子近邻的硼酸根离子为BO4,相应的B—O振动频率较低,3S01D2之间的无辐射跃迁几率比较小,可以出现从3S0能级的发射.在YBaB9O16中,Pr3+的4f5d能态低于1S0能级,不能发生双光子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