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2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2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考虑一个闭环供应链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产品的制造和再制造由制造商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废旧品的回收由零售商负责。在建立博弈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闭环供应链在收益共享契约下的协调性,接着分析了收益共享契约对突发事件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应对。分析结果表明:当突发事件导致销售市场规模和废旧品回收市场初始规模同时发生变化时,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将被打破,为此对收益共享契约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收益共享契约使闭环供应链具有抗突发事件性;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实例对此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52.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企业对接会议、招聘会上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珠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企业QC类人才需求最多,占需求岗位的33%;各企业对人才都提出了学历、工作经验、语言技能、计算机技能等基本要求;18%的企业方表示最需吃苦耐劳型人才,并强调生物类人才首先应熟悉掌握仪器分析技术和微生物技术;84%的公司愿意为相关专业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因此,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必备专业技能,同时,学生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53.
郝亚茹  邓招奇 《中国光学》2018,11(4):576-581
采用DFB分布反馈结构的有机激光由于其自身优点备受关注,而利用高阶布拉格反馈的多光束有机激光及其原理鲜有报道。不同于以往的低阶布拉格反馈形成单波导或单光束激光,本文通过在平面有机半导体波导引入高阶布拉格反馈分别制备了红色和蓝色多束有机激光器。利用四阶布拉格反馈和PVK:DCJTI薄膜实现三光束红光激光器,出射角度为±53°和0.5°。利用五阶布拉格反馈和PS:DSA-ph薄膜实现四光束蓝光激光器,出射角度为±18°和±75°。融合平面波导与光栅耦合的机理,研究了高阶布拉格光栅反馈与器件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光束耦合角度和实际测试相符,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多光束有机激光器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不同粒径和表面修饰的纳米银粒子的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波长光激发下,纳米银粒子在362 nm附近出现较强的发射峰,592和725 nm附近出现较弱的发射峰。随着激发光波长增加,发射峰强度下降,362 nm附近的发射峰红移。纳米银颗粒对210 nm的激发光最为敏感。发射峰波长与纳米银粒子表面修饰状态和颗粒尺寸关系不大,只是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发射峰强度下降。随着狭缝宽度的减小,发射峰强度下降。随着纳米银胶浓度减少,发射峰逐渐聚拢合并为426 nm的单峰,且发射峰的强度先增强后逐渐下降。通过纳米银粒子表面光电子的吸收-再发射和表面能级杂化探讨了纳米银粒子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55.
三聚茚可经一步反应合成,功能化程度高,是规整的、纳米级的刚性结构,能通过平衡分子之间聚集尺寸的大小来控制激子扩散长度继而调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三聚茚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热稳定性能和空穴传输性能,是应用广泛的有机光电材料.本文从太阳电池领域(有机太阳电池、钙钛矿太阳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对三聚茚材料的研究工作,总结了三聚茚材料对太阳电池领域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6.
王悦辉  王婷  周济 《光子学报》2014,40(2):209-216
基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场增强效应,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纳米银粒子对表面吸附罗丹明B的光谱学性质的影响以及罗丹明B-纳米银体系中加入电解质离子后,电解质离子与纳米银、染料分子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罗丹明B溶液的浓度小于0.6 μmol·L-1时,微量纳米银可使其荧光强度略增加,继续增加纳米银浓度则造成荧光强度下降.当罗丹明B溶液的浓度高于0.6 μmol·L-1时,纳米银总是引起溶液的荧光强度下降.KNO3、KCl、Ca(NO3)2、MgCl2和CaCl2电解质可造成纳米银粒子不同程度的聚集和生长.引起的纳米银粒子的聚集程度关系为:CaCl2>MgCl2>KCl>Ca(NO3)2>KNO3.随着电解质加入量的增加,溶液的荧光强度先下降,而后又逐渐增强,直至达到定值.各电解质对罗丹明B-Ag溶液的荧光强度影响强弱关系为Ca(NO3)2>CaCl2>MgCl2>Cl>KNO3.  相似文献   
57.
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初步探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设置、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从实践反馈来看,这些改革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精神、应用数学的习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在含有纳米银的荧光素溶液(Fl-Ag)中引入KNO3、KCl、Ca(NO3)2和CaCl2电解质,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技术研究电解质对Fl-Ag溶液的显微结构和光谱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离子与纳米银粒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的相互作用造成纳米银粒子不同程度的聚集和生长。各电解质引起的纳米银粒子的聚集程度关系为CaCl2>Ca(NO3)2>KCl>KNO3。随着电解质加入量的增加,溶液的荧光强度先下降,而后又逐渐增强,直至达到定值。各电解质对Fl-Ag溶液的荧光强度影响强弱关系为Ca(NO3)2>CaCl2>KCl>KNO3。本文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传输等方面探讨了电解质离子对含有纳米银的荧光素溶液的显微结构和光学性能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纳米银对镝配合物(乙二胺四乙酸配合物)的光谱学性质影响。当配合物溶液的pH值范围为4.0~6.0时,加入纳米银,可观察到大量的纳米银聚集体形成,而在吸收光谱的长波处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随着纳米银浓度的增加,该吸收峰逐渐红移,同时,镝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对镝配合物的荧光增强效应及荧光增强因子与纳米银粒子的浓度和粒径密切相关。随着纳米银浓度的增加,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先增强而后又逐渐降低。小粒径的纳米银对镝配合物的荧光增强因子较小。本文从纳米银粒子的聚集效应、局部电磁场增强效应及光吸收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纳米银对表面吸附镝配合物的+荧光增强效应机理。  相似文献   
60.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中传统人工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方法实时性差、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波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因果空洞卷积结构充分分析光纤振动信号的时序因果性,通过残差块结构使模型更快收敛,以实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对手拍、脚踩、棒击三种信号识别时,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结构方法相比,该方法识别准确率高达99.85%;且训练耗时最少,低至96 s,测试耗时也仅为30 ms,满足应用实时性的要求。该模式识别方法既具有高准确率又具有高实时性,对于φ-OTDR系统在周界安防中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