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59篇
化学   10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400篇
物理学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低自由能固体表面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自由能表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低自由能表面的制备及其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共引用文献83篇。  相似文献   
92.
在醇-水体系中采用同阴离子共沉淀法合成了季铵盐修饰的(NH4)3PMo12O40纳米微粒,以TEM、 XRD、 FTIR、 TGA、 DSC等多种分析手段表征了这种纳米微粒的形貌和结构,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它们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杂多化合物具有Keggin骨架结构,微粒粒径约20 nm,在有机溶剂中可良好分散,作为一类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93.
以聚对磺酸钠苯乙烯(PSS)为聚阴离子、聚烯丙基氯化氨(PAH)为聚阳离子交替沉积制备了多层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用热分析仪考察了这两种体相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椭圆偏振光测厚仪、接触角测量仪等分析了复合膜的性能,用DF-PM型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装置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发现,所制备的聚合物复合膜具有一定的减摩作用,原因是单晶硅表面沉积聚合物超薄膜可以降低表面的粘着力,对硅表面具有微观修饰作用,从而降低其同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单晶硅表面分子沉积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摩擦学特性同超薄膜的层数相关,沉积层数较多的超薄膜的耐磨寿命较长,并因加热处理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4.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在润滑油氧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近20年来用于润滑油氧化测试中分析检测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化学发光及电化学技术,并讨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
油酸修饰TiO2纳米微粒水溶液润滑下GCr15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脂肪酸修饰TiO2纳米微粒水溶液润滑下GCr15钢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用电子探针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钢球磨损表面边界润滑膜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分布.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脂肪酸修饰TiO2纳米微粒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良好的极压性能及较高的承载能力.添加质量分数为0.1%~1.0%的油酸TiO2纳米微粒可使水的承载能力提高6~12倍,烧结负荷提高51~100%,抗磨减摩性能也有较大提高,卡咬负荷由150N提高至1000~1800N.磨损表面分析表明:油酸TiO2纳米微粒在较高负荷(>300N)下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含TiO2及油酸复合物的边界润滑膜,从而起减摩抗磨作用  相似文献   
96.
采用冷冻蚀刻电镜(FE-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钙分布测定等研究了高碱度烷基水杨酸钙的老化过程,并探讨了老化机理,老化反应高碱度烷基水杨酸钙胶体粒子变小,胶体中氢氧化钙的相对含量增加,粘度降低,总碱值(TBN)升高;老化后样品的清净性及抗磨性明显提高;水、甲醇及氢氧化钙等影响老化效果。  相似文献   
97.
氧化锆增韧莫来石复相陶瓷的摩擦磨损行为与磨损机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研究了氧化锆增韧莫来石得相陶瓷(ZTM)与氧化铝陶瓷摩擦副在室温至400℃干摩擦下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机制。研究表明:ZTM陶瓷的磨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室温下ZTM陶瓷的磨损机制以微观切削和微观断裂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ZTM陶瓷中的玻璃相具有微观润滑作用,其磨损机制转变为微观断裂和晶粒剥落为主;偶件氧化铝的磨损机制主要是脆性断裂及晶粒剥落。  相似文献   
98.
在实验室中全成了二硫代钼酸锌粉,并考察了其作为固体润滑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同时采用热重分析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摩擦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二硫代钼酸锌在空气中的第一分解温度为249.8℃,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二硫代钼酸锌作为固体润滑剂在室温到500℃温度范围内具有较代的摩擦系数,但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磨损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固体润滑  相似文献   
99.
醇和羧酸添加剂对菜籽油抗磨与极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醇-菜籽油及羧酸-菜籽油对钢-钢摩擦副抗磨与极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润滑机制。结果表明,醇不能改善菜籽油的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羧酸能明显改善菜籽油的抗磨性能,但却降低其承载能力,这与菜籽油本身的特性及三者的极性强弱有关。钢球磨损表面XPS分析表明:2种润滑剂体系在摩擦过程中均形成了复杂的表面保护膜。2种润滑剂体系在钢球表面形成的保护膜的特性不同,这决定了它们个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0.
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磷酸三甲酚酯(TCP)、磷酸二丁酯(DBP)、十二胺(DA)和磷酸胺盐(PAS)抗磨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对钢-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铝试磨痕表面边界润滑膜中的P和N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含P抗磨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性,而其中以磷氮剂的效果最好。其它含磷添加剂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磨损。XPS分析表明,在铝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含磷酸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