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209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王凌  刘劼  黎先春  杨桂朋  王小如 《分析化学》2006,34(8):1058-1062
用青岛曹家汶河口沉积物中分离出的细菌L-10(希瓦氏菌属)进行了水体中甲基对硫磷的细菌降解研究.研究表明,该菌对甲基对硫磷具有显著的降解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联用技术对甲基对硫磷及其细菌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样品经SPE-C18小柱富集分离后,进行液相色谱和在线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采用C18反相色谱柱(15 cm×4.6 mm i.d. 5 μm), 线性梯度为0 min 乙腈/水(30/70),5 min 乙腈/水(30/70),20 min 乙腈/水(80/20),25 min 乙腈/水(80/20);流速0.8 ml/min,甲酸铵缓冲溶液浓度为0.1% (V/V);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m/z扫描范围50~1000进行TOF-MS扫描、测定,测定结果用Analyst Q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甲基对硫磷光降解产生甲基对氧磷和对硝基酚不同,在降解菌L-10的存在下,甲基对硫磷发生了取代、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产生了相应的降解产物.降解过程的机理很复杂,从甲基对硫磷及其降解产物的分子结构式来分析,推断可能与细菌本身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2.
鱿鱼丝中砷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14种鱿鱼丝(Dried Shredded Squid,DSS)中的砷总量,发现14种鱿鱼丝中的砷总量均低于2μg.g-1;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ICP-MS联用技术建立了As(Ⅲ)、As(Ⅴ)、二甲基胂酸(DMA)、甲基胂酸(MMA)、砷甜菜碱(AsB)和砷胆碱(AsC)六种砷形态的分离分析方法;采用快速溶剂萃取(ASE)、超声溶剂提取(SON)和盐酸浸提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分析了3种鱿鱼丝中的砷形态,发现鱿鱼丝中的砷主要以AsB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太子参中的环肽 Pseudostellarin 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用于分析太子参中环肽Pseudostellarin B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采用反相C18柱: 流动相A为水, 流动相B为乙腈, 梯度洗脱, 流速为 1.0 mL/min, 紫外检测波长为 203 nm, 柱温为 30 ℃, 外标法定量. 结果表明, 在0.5~20 μg范围内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5), 加标回收率为96.7%~104.5%, 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平均RSD<0.5%). 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44.
自组装的氢氟酸掺杂的聚苯胺微/纳米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氢氟酸为掺杂剂,采用无模板法制得了高电导率(10-2-10-1S/cm)聚苯胺微/纳米管(d=85-420nm).当[HF]/[An]=0.5时所得微/纳米管的形成机率高达100%.发现微/纳米管的直径和电导率均随[HF]/[An]比例的增加而增加.FTIR,UV-Vis,XRD结构表征证明所得的聚苯胺微/纳米管为掺杂态.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以金纳米粒子为电子介质,制备了具有氧空位的Au-OVs-BiOBr-P25 Z-scheme三元光催化剂。采用全分解水制氢方法评价了该三元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Au-OVs-BiOBr-P25在紫外-可见照射下,产氢速率可达384μmol/(h·g)。UV-vis-DRS和瞬态光电流谱表明,Au-OVs-BiOBr-P25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其较宽的光响应范围和有效的载体分离。此外,全分解水是通过两电子途径发生的。该研究结果为开发更高效的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水性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了内墙涂料中2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GC-MS检测方法,重点研究了现有检测方法分离度差和回收率低的问题,采用无水硫酸钠净化、二氯甲烷超声和膜过滤提取体系,改善了各种化合物的回收率,特别是提高了二元醇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0%~94%,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6.8%,检出限为3.1~10.6 mg/L。在30~300 mg/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好,完全满足进出口水性涂料中常见的2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7.
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焙烧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发现在较宽的pH(5.5~9.5)值范围内,CLDH对水中氟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室温下0.2gCLDH可将50mL浓度为15mg/L氟离子溶液处理为符合含氟标准的饮用水.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在60min内达到饱和吸附,室温下饱和吸附量为22.64 mg/g.吸附饱和后的CLDH焙烧再生,循环使用5次后饱和吸附量为10.37 mg/g.  相似文献   
48.
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在碳糊电极上共聚制备了聚邻氨基酚/Ni2+膜(Ni2+/P-OAP/CPE), 研究了膜的伏安特性, 并制成dsDNA修饰电极, 通过电化学和紫外光谱法进行表征. 将dsDNA/Ni2+/P-OAP/CPE电极应用于多巴胺的电催化氧化, 同时将该方法用于盐酸多巴胺针剂的测定, 亦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焦慧泽  陆世清  侯迪  张前前 《色谱》2019,37(6):605-611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串联质谱法(MS/MS)测定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ASE萃取温度为80 ℃,萃取压力为10.34 MPa,以正己烷-丙酮(2∶1,v/v)为溶剂静态萃取5 min,循环一次。萃取液浓缩后经GCB/NH2-Florisil柱净化,UPLC分离,MS/MS正离子扫描(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10种拟除虫菊酯的浓度与其峰面积的线性关系显著,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95,检出限(LOD)在0.5~5.0 μg/kg之间,定量限(LOQ)在1.6~16.6 μg/kg之间;在定量限、0.4 mg/kg以及最高残留限量(MRL,无MRL的加入1 mg/kg)3个水平进行添加回收试验(n=7),回收率为68.7%~103.8%,RSD为0.8%~13.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耗时短,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满足茶叶中痕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0.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在不同pH的B-R缓冲溶液中有不同的电氧化行为. 文中以自制的SnO2:F膜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池对TMB的电氧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TMB在pH 2.0至pH < 4.0 的B-R缓冲溶液中为一步两电子电氧化过程, 在pH 4.0 ~ pH < 7.0 的B-R缓冲溶液中为分步的两个单电子氧化过程, 且在pH 6.5时则先为分步的两个单电子过程, 随后其氧化产物进一步转化为偶氮化合物. 实验中应用了薄层循环伏安法、薄层循环伏安吸收法、薄层恒电位电解吸收光谱法、单电位阶跃计时吸收光谱法、双电位阶跃计时吸收光谱法、单电位阶跃开路弛豫计时吸收光谱法等技术; 测得了在各pH值的B-R缓冲溶液中TMB电氧化相应的克式量电位E0′, 电子转移数n以及有关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