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1.
中水处理废弃含钙污泥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首都钢铁厂中水处理废弃的含钙污泥进行了综合利用分析,并作为固硫剂进行了型煤固硫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含钙工业固体废弃物固硫率稳定在70%-75%,将其作为型煤固硫剂是较为合适的综合利用方法,可以就地取材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能达到较理想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制备块状非晶态合金的三条经验准则,选择了成分为Fe62Co8-xCrxNb4Zr6B20和Fe62Co8-xMoxNb4Zr6B20(x=0,2,4)的合金系.利用单辊急冷法制备出厚为30μm宽为5mm左右的条带,并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 关键词: 过冷液相区 铁磁性 非晶态合金  相似文献   
13.
钛硅沸石分子筛TiMCM—41的微波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应用到炼钢过程中所面临的边界条件和材料物性数据等问题.并着重评述了钢包精炼和连铸结晶器过程中流动及相关现象研究概况,指出炼钢过程中数值模拟的目标不是获得描述某给定过程的精确数值,而是获取过程知识,特别是获取实验无法得到的信息.数值模拟不能代替实验,相反是扩大实验的内容.将来的炼钢过程数值模拟工作将面临更复杂的三维、时间相关的多相反应系统或气金渣等自由表面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不同流速下变传质强度因子的Lee模型,对低热通量下上升管内流动沸腾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气相分布、局部气泡行为解释了沸腾换热特性和局部传热恶化。结果表明:低热通量下,不同流速的平均气体体积分数沿管长线性分布,沿径向呈双峰状分布,峰值在壁面附近;高流速时,近壁处气体体积分数的增长速率最大。换热性能受流速影响显著,流速越大,换热系数越大;三种流速下换热系数最小值对应的气体体积分数相同,气相分布不同是换热特性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低中流速下,壁温局部升高位置与换热系数骤降位置是一致的,表明壁面附近局部气泡附着会造成壁温的局部升高,导致传热恶化。  相似文献   
16.
稀土复合弹性材料的抗热氧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稀土醇盐与PSBR橡胶乳液进行反应获得含稀土复合弹性材料进行抗热氧化研究,发现这种复弹性在热氧化后力学性能的保持率比参照样品有明显的提高,热重量试验表明含稀土复合弹性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大幅度上升,经过氧化机制,认为抗热氧化效率的原因主要是稀土元素具有中止自动化链式反应的作用以及形成的络合结构有阻碍氧化的立体效应。  相似文献   
17.
稀土掺杂PMMA包裹硅铝氧烷凝胶的ER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二氧化硅微粒制备电流变液是研究者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1] ,但由于二氧化硅的密度相对于分散相硅油来说太大 ,所以制成的电流变液稳定性较差。而用导电高分子微粒制成的电流变液则有在高电场时漏电流密度较大的问题[2 ] 。有研究者用直接聚合法在二氧化硅纳米微粒外包裹一层有机共聚物 ,生成一种微囊复合颗粒 ,可以使其相对密度减小 ,提高了电流变液的稳定性[3] 。我们以廉价水玻璃为原料制取硅铝氧烷溶胶 ,在其表面包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后 ,得到PMMA包裹的硅铝氧烷凝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易极化性 ,易形成较稳定的悬浮液 …  相似文献   
18.
荣传兵  徐民等 《物理学报》2001,50(11):2235-2239
根据制备块状非晶态合金的三条经验准则,选择了成分为Fe62Co8-xCrxNb4Zr6B20和Fe62Co8-xMoxNb4Zr6B20(x=0,2,4)的合金系,利用单辊急冷法制备出厚为30μm宽为5mm左右的条带,并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Faraday磁天平,静态磁性测量仪等研究了合金的热稳定性,非晶结构和磁性能,发现含2at%Cr的Fe62Co6Cr2Nb4Zr6B20非晶态合金的过冷液相区ΔTx最宽,达到85K,但是合金系的饱和磁比强度σs随Cr或Mo含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合金系经973K真空退火900s后,由于晶化相α-Fe等晶相析出,使得合金的σs和Hc都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同步辐射装置的As/S的K边及Fe的L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NES)和X射线衍射(SR-XRD),结合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及各项浸出参数的测定,系统研究了(中度嗜热菌、嗜热硫化杆菌)浸出砷黄铁矿过程中铁、砷、硫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在生物作用下,砷黄铁矿的溶解速率明显高于化学浸出体系,伴随矿物溶解释放到溶液中的砷和铁在生物浸出体系中主要为As(Ⅴ)和Fe3+,而在无菌化学浸出体系则主要为As(Ⅲ)和Fe2+;细菌胞外多聚物(EPS)在细菌与硫化矿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FTIR的结果表明,生物浸出体系中吸附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菌的EPS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均高于游离菌EPS;SEM的结果表明,砷黄铁矿表面在生物浸出过程中逐渐被腐蚀,且有浸出产物覆盖,而化学浸出10 d后,矿物表面依旧比较光滑;SR-XRD的结果表明,元素硫(S0)、黄钾铁矾和砷酸铁在生物浸出第4 d生成,并随时间延长逐渐累积,最终成为浸出渣中的主要成分。Fe的L边XANES结果表明,在细菌作用下矿物表面逐渐被Fe(Ⅲ)浸出产物覆盖;As的K边XANES结果表明,浸出渣中砷的价态包括As(-Ⅰ), As(Ⅲ)和As(Ⅴ),拟合结果表明,经过10 d的生物浸出,砷黄铁矿、雌黄(As2S3)和砷酸铁在矿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6%, 23.5%和57.9%,化学浸出10 d后,矿渣中除未溶解的砷黄铁矿外,仅有少量砷酸铁(6.2%)形成;S的K边XANES拟合结果表明,经过10 d的生物浸出,砷黄铁矿、 S0、硫代硫酸盐、施氏矿物和黄钾铁矾在矿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3%, 23.7%, 3.5%, 11.3%和46.2%,而在化学浸出10 d后的矿渣中,仅拟合到少量S0(7.8%)。基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铁、砷、硫在砷黄铁矿生物作用下的形态转化过程分别为:Fe(Ⅱ)-Fe(Ⅲ), As(-Ⅰ)-As(Ⅲ)-As(Ⅴ), S-→S0→S2O■→SO■。结合溶液中的浸出参数发现,随着S0、黄钾铁矾、砷酸铁和雌黄的大量累积,砷黄铁矿的生物浸出严重受阻。硫代硫酸盐的生成表明砷黄铁矿的溶解途径与黄铁矿相似。  相似文献   
20.
采用醇水溶剂热法制备了BaZrO3∶(Ce、Pr)发光粒子。用XRD,SEM等测试技术分析了样品物相变化及形貌特征;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当n(Ba)∶n(Zr)=0.7∶1,反应温度200℃,保温时间20h,V(H2O)∶V(C2H5OH)=1∶3,pH=14时,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粒径约39.0nm、形貌近似球形的BaZrO3∶(Ce、Pr)纳米粒子。当掺杂Ce3+、Pr3+摩尔浓度比为1∶3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