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9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篇
物理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将新型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和LTQ XL质谱仪耦合,在无需样品预处理情况下,建立了多种不同极性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新型EESI源优化后,检测模式为正离子模式,电离电压为4.0 kV,离子传输管温度150℃,喷雾气压为1.0 MPa。碰撞诱导裂解(CID)实验时,母离子隔离宽度1.5,碰撞能量17%~25%。本方法单个样品测定时间小于0.5 min,对多种氨基酸的检出限为0.14~26.2μg/L,且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直接检测复杂基体尿液中的丝氨酸和精氨酸时,平均回收率为82.6%~105.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11.4%。本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基体影响小,适用于大量样品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2.
采用自主研制的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可以固时测定金属中O,N,H和Ar.重点讨论质谱谱线的选择,信号获得以及数据处理和校准,并给出O,N,H和Ar 4种的检出限分别为0.021,0.060,0.002和0.002 μg/g,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500 μg/g,0.200~400 μg/g,0.006~40 μg...  相似文献   
63.
以长链脂肪酸、N,N-二甲基丙二胺、环氧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合成制备了2种两性离子型的双子表面活性剂(D-12和D-14).目标产物经红外光谱(IR)、质谱(ESI)和元素分析测试表明其结构与设计完全一致.表面张力扫描显示,D-12和D-14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6.4×10-5和4.6×10-5 mol/L,对应的表面张...  相似文献   
64.
硫脲是一种含氮量高、毒性较大的潜在蛋白掺假化合物,常规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过程复杂、效率低,无法满足口岸对大批次散装奶粉样本质量快速筛查的需求。为解决口岸抽样监管缺乏快速实时评价方法的难题,利用自主搭建的便携式点扫描拉曼高光谱成像系统,开发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奶粉中硫脲现场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确保散装奶粉在进出口环节的精准监管。研究以不同添加浓度(0.005%~2.000%)的硫脲奶粉混合物为样本,分别用Whittaker平滑方法和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算法(airPLS)消除光谱数据的背景随机噪音信号和荧光背景干扰,峰值识别后对硫脲特征位移处的单波段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混合样本感兴趣区域的二值热图,通过二值图中硫脲像素点的有无和坐标,对奶粉中的硫脲进行定性判别和定位分析。进一步分析得感兴趣区域内硫脲像素点数目与添加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硫脲像素点数目呈线性增长趋势,其中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R2)为0.991 3,硫脲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在0.25%,0.60%,1.20%和1.50%的添加水平下,利用像素点数目和线性拟合关系预测奶粉中硫脲的浓度,结果显示预测浓度的相对误差范围为-9.41%~4.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该点扫描拉曼高光谱成像系统能在10 min内完成单个样本的检测,结合软件控制系统,实时对奶粉中的硫脲颗粒进行定性、定量和污染分布分析,方法简单高效、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强,为口岸现场对散装奶粉中硫脲掺假物的实时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监管手段,能显著提升口岸现场散装样本的监管环节质量评价的精准性,为进口奶粉快速通关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5.
本文首先合成配位体4,7-二苯基-1,10-菲罗啉-2,9-二羧酸(DPPDA,C_(26)H_(16)N_2O_4)及铕配合物DPPDA-Eu~(3+)((C_(26)H_(16)N_2O_4)_2Eu·15H_2O),然后采用反相微乳液法,通过正硅酸乙酯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共水解、聚合作用成功制备出表面带氨基的二氧化硅包裹铕配合物DPPDA-Eu~(3+)的核壳型荧光纳米颗粒DPPDA-Eu~(3+)/SiO_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光稳定性、荧光泄露与氨基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呈规则球状,大小均匀,粒径为80±8nm,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光稳定性,不易发生荧光分子从二氧化硅壳层中泄露,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该纳米粒子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荧光探针应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芯片及生物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66.
水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超(近)临界水中的反应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原位反应技术是深入研究超(近)临界水中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金刚石压腔和毛细管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方法,与拉曼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分析方法联用,可以对超(近)临界水中反应机理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超(近)临界水中的原位反应观测技术,介绍了金刚石压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金刚石压腔和毛细管的应用范围,阐述了金刚石压腔和毛细管技术在原位观测和反应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超(近)临界水原位反应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酸处理可控制备多级孔SAPO-34及其甲醇制烯烃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醇制低碳烯烃(MTO)技术既可实施石油替代路线,又能解决低碳烯烃不足的问题,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在MTO技术中,SAPO-34分子筛因其高水热稳定性、适宜的微孔结构和酸强度而展现了优异的MTO性能.但SAPO-34分子筛孔道较小,易形成积碳物种而覆盖活性中心,导致分子筛催化剂失活快,反应流程复杂.延长SAPO-34催化剂的单程寿命可减少其再生频率,降低能耗并节约成本.在微孔SAPO-34分子筛中引入介孔或大孔孔道来组成多级孔道结构,可大大促进反应物及产物分子在孔道内的扩散,从而降低积碳速率,延长催化剂寿命.目前,文献中主要采用直接合成路线制备多级孔SAPO-34分子筛,该过程所用的二级模板剂价格较贵,且合成步骤复杂.而采用后处理方法,即先合成SAPO-34分子筛母体,再进行酸碱后处理来制备多级孔SAPO-34分子筛是非常有前景的技术路线.本文首先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立方形貌SAPO-34分子筛,再采用不同种类的酸溶液(硝酸、草酸及丁二酸)对其进行后处理,制备了具有良好相对结晶度的多级孔SAPO-34,考察了酸种类对所得多级孔SAPO-34结构及其MTO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经硝酸和草酸处理后的样品在特定晶面上出现了蝴蝶状孔道,形成了由微孔、介孔(40–50 nm)和大孔(400–500 nm)组成的多级孔分子筛;其比表面积高达876 m2/g,孔容为0.36 cm3/g,该多级孔道大幅改善了MTO过程中的分子扩散性能.酸后处理过程并没有影响分子筛的化学环境及酸中心强度,却降低了分子筛的强酸中心数量并增加了弱酸中心数量.在多级孔结构及酸中心的协同作用下,其MTO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经硝酸和草酸处理后所得多级孔SAPO-34,其MTO寿命(400°C,1 atm,甲醇空速1 h–1)分别由母体的210 min增至360和390 min,低碳烯烃的总选择性由母体的90%提高至92%–94%,并可根据孔道大小调整产物组成,使乙烯选择性在37.4%–51.5%内调变.对比发现,MTO过程中多级孔SAPO-34上的积碳量由母体的15%提高到18%,但积碳速率却由0.071降至0.046 g/min.失活多级孔SAPO-34内的积碳物种主要为较大的分子,其中芘及芘取代物的含量高达73%,而母体SAPO-34中芘及芘取代物的含量则降低至49%.这是因为多级孔SAPO-34内部更大的孔道空间可容纳更多的大分子积碳物种所致.丁二酸处理后的样品未产生多级孔道,却使部分微孔受损且增加了强酸中心数量,导致其更易失活,MTO寿命也降至100 min.选择合适种类的酸溶液进行后处理可控制备多级孔SAPO-34,可大幅改善其MTO性能.  相似文献   
68.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及其聚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不同聚合度的均聚物和它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讨论了红外光谱吸收峰随聚合物特性粘度、单体的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在均聚物中,随粘度的升高,峰位分别为1262cm^-1和678cm^-1处的碳氮键的伸缩与变形振动吸收峰增强;在共聚物中,当粘度不是很大时,粘度或单体的质量分数的升高都会使3017cm^-1处碳氢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增强。  相似文献   
69.
纳米SiO2/CeO2复合磨粒的制备及其抛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尿素[CO(NH2)2]、(NH4)2Ce(NO3)6和SiO2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1种新型纳米SiO2/CeO2复合磨粒,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将SiO2/CeO2复合磨粒配置成抛光液在数字光盘玻璃基片上进行化学机械抛光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CeO2复合磨粒的平均晶粒度为19.64 nm,粒度分布均匀;经过1 h抛光后,玻璃基片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由1.644 nm降至0.971 nm;抛光后玻璃基片表面变得光滑、平坦,表面微观起伏较小.  相似文献   
70.
杯芳烃膜电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吸附法将 C-十一烷基间苯二酚杯 [4]芳烃固定在玻碳电极上制成杯芳烃膜电极 ,对DL-去甲肾上腺素、尿酸、DL-酪氨酸、邻苯二酚进行了测定 ,该电极对 DL-去甲肾上腺素和邻苯二酚具有良好的响应 ,其线性范围分别为 4.0× 1 0 -5~ 8.0× 1 0 -4 和 2 .0× 1 0 -4 ~ 2 .0× 1 0 -3mol·L-1,检测下限分别为 1 .2 5× 1 0 -5和 1 .0× 1 0 -5mol· L-1,对尿酸、DL -酪氨酸没有响应 ,试验发现杯芳烃膜电极不但具有选择性 ,而且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