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化学   4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原子弹(AtomicBomb)在广岛长崎爆炸之前,一般人很难理解原子弹的威力,原子钟(AtomicClock)也不是大家都能一睹为快的;但是,原子弹和原子钟的概念的确已是家喻户晓。如果我们要比较原子钟和原子弹谁更重要还真不容易,原因很简单:它们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不是在减弱,而是在日益加剧。从理性上来讲,原子钟的贡献并不比原子弹小,也并不让人毛骨悚然。我们认为,原子钟给人类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原子弹,而且,在社会和科学研究中日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门峡虢季墓遗址部分区域存在起甲、泛白、疱疹等由可溶盐引起的病害,在其遗址不同部位取样进行土遗址本体含盐分析.取样区域包括虢季墓、梁姬墓和近代墓遗址.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离子色谱(IC)分析所取样品的可溶盐成分、含量及可溶盐成盐元素在土遗址中的成盐规律.采用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及盐分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进一步考察含盐土质的颗粒组成、微观形貌等.结果表明:虢季墓取样区域所含盐分主要为Na_2SO_4、CaCO_3和少量的其他盐分如CaCl_2、KNO_3和NaCl等.靠近地面部位所取样品盐分含量高于其他部位,盐害表现更为明显.梁姬墓取样区域总盐分含量略高于虢季墓与近代墓,硝酸盐含量较高.而近代墓遗址可溶盐盐分含量略低,盐害不明显.在不同取样点可溶盐含量有所差异,但在邻近区域,其成盐具有一定规律性,这一点对于遗址基体中盐害的深入研究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民  吴振森  张延冬  杨廷高 《物理学报》2001,50(6):1052-1057
提出分析脉冲波在强起伏湍流介质中传播的理论和数值方法,利用不同的波结构函数模型,计算了球面脉冲波在湍流介质中传播的双频互相关函数,给出了广延介质和薄屏结构的脉冲展宽和闪烁系数的数值结果,并与观测结果对比 关键词: 脉冲波 湍流介质 双频相关函数 脉冲展宽 闪烁系数  相似文献   
4.
老山汉墓土遗址中可溶-微溶盐导致遗址表面酥碱、起甲、泛白和块状脱落等病害较为严重.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离子色谱(IC)等方法测定了老山汉墓遗址不同取样位置及距遗址表面不同深度处可溶盐的成分及含量,并分析了盐分对遗址破坏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该遗址的主要有可溶盐有Na2SO4、Na2SO4·10H2O、Na Cl、Na12Mg7(SO4)13·15H2O,微溶盐有Ca SO4、Ca SO4·2H2O,此外还含有少量的Ca Cl2、KNO3、KCl、Mg Cl2、K2SO4、Mg SO4等盐分.随着取样深度增加,各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所减少,此分布规律可能与可溶盐的赋存环境及水分运移有关.试验结果对于老山汉墓土遗址的保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颜料使用历史中,铜绿是绿色颜料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具有使用地域广、时间长的特点。以碱式氯化铜为主要成分的铜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性质、四种同分异构体的光谱特性及热力学稳定性,并介绍了在彩绘文物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拉曼光谱分析可以快速鉴别铜绿四种同分异构体,且对样品仅微损甚至无损。碱式氯化铜四种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大小依次为:斜氯铜矿>副氯铜矿>氯铜矿>羟氯铜矿。对文物样品中的铜绿进行鉴别发现样品中的铜绿多为羟氯铜矿和氯铜矿,属于四种同分异构体中较不稳定的状态。根据奥斯特瓦尔德规则(Ostwald step rule)的相关理论,建议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要加强对所属彩绘文物环境等的监控力度,以防止引起彩绘文物发生物理、化学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推导了辐射压加速宽线区云团径向外流模型的谱线轮廓表达式,并考虑到光致电离计算表明的云团本身对Hβ和HeⅠλ 5876诺线的辐射差异,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它们的谱线轮廓,发现该模型不能解释HeⅠλ 5876线宽大于Hβ线宽的观测事实。作为比较,本文还计算了引力作用模型的两种简单情形——自由下落和转动盘模型的谱线轮廓,认为前者可以对观测事实给予合理解释,因此得出结论,自由下落很可能是发射线云团真实运动的一个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7.
在标准宽线区模型的框架下,根据光致电离理论,通过构造细致的发射线云团的辐射结构,计算了活动星系核光谱中,Lya和CIVλ1549两条重要紫外宽发射线的轮廓,并根据所得谱线轮廓的特征,讨论了宽线区模型中的两相介质理论和运动学状态等影响谱线发射和谱线轮廓的主要物理因素.主要结论是,如果宽线区的运动学状态是引力所主导的径向内流,则当宽线区中存在一定的热相介质(其粒子数密度nh≈2×105cm-3)时,所得理论谱线轮廓与观测特征符合的较好;如果对宽线区尺度进行合理的截取,Lya和CIVλ1549的理论谱线轮廓都向蓝端有一定的峰移,这可以用来定性解释活动星系核的观测谱中,高电离谱线和低电离谱线有系统性红移差别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运用吸附脱盐法除去土遗址中的可溶盐,所用的吸附材料是脱盐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用于土遗址脱盐的吸附材料发展历程及其现状,重点介绍了耐盐性高分子吸水材料用于土遗址基体中盐类脱除的机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文中还对高分子吸水材料可能取得的进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卫国 《中国科学A辑》1992,35(10):1096-1102
针对频率源的5种噪声,建立了一种新的时域模型——动态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并结合“降阶-积分”方法,首次推导出了全部5种噪声在相位上的自相关函数,得到了比Allan方差更为广泛、更为一般的时域噪声特性.作为一个结果,本文还给出相位噪声3个常用统计量的统计性质.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一种复合淀粉接枝丙烯酰胺高分子聚合物(St-PAM).经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表征发现,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形成具有多层片状、尖锐断面及多重孔道的大比表面积的聚合物.同时,吸水性能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吸水耐盐性能.将材料应用于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及汉阳陵地下遗址进行脱盐示范,结果表明,吸水脱盐材料对试验区域表面土层主要成盐离子Ca^(2+)和SO_4^(2-)的移除率分别达到70%和90%左右,对含量较少的其他盐类离子,如Na^+、NO_3^-等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