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107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氢键是一种由氢原子参加成键的特殊类型的化学键,它可用简单的化学式 X—H…Y 表示。在氢键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关于氢键本质的问题。一般认为氢键主要是静电相互作用,即在 X—H…Y 中,X—H 基本上是共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香兰素缩赖氨酸希夫碱配体(HL)和15种香兰素缩赖氨酸希夫碱的稀土配合物REL(NO3)2.3H2O(RE=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初步研究了Nd,Tb,Yb,Lu这4种希夫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随着DNA的加入,配合物在280 nm处的紫外吸收峰不断增强,同时配合物在418 nm左右的荧光发射峰随DNA浓度的增大均逐渐减小,说明配合物和DNA是以静电模式结合。  相似文献   
3.
Zn/AlCl3促进下二硫醚与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轭加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芳基二硫醚与锌粉在DMF 中110 ℃反应, 生成二硫醚与锌的复合物; 后者在无水AlCl3存在下与丙烯酸酯、丙烯腈反应分别生成β-芳硫基丙酸酯和相应的腈, 产率48%~91%.  相似文献   
4.
三线性直接分解法分析高维灰色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通化  金炳尧 《分析化学》1994,22(3):241-246
对于由多个两维测量数据组成的三维阵,本文提出一种新三线性直接分解方法。采用高维PCA分解,从三维阵中直接提取抽象光谱和抽象浓度,再结合QZ算法,唯一地确定混合物中各组分光谱的浓度。该方法可以排除其它未知组分的干扰,适用于高维灰色体系定性定量分析和多点校准。用模拟数据讨论了光谱分离度对该方法的影响,应用于混合维生素B1、B2和B6的荧光分析,求得的光谱和浓度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5.
冯云龙  刘世雄 《化学学报》2002,60(5):947-949
合成了两个异亚硝基乙酰丙酮亚胺Pd(II)配合物,Pd(o-BrC_6H_4-IAI)_2 (1) 和Pd(C_6H_5CH_2-IAI)_2 (2)(IAI = isonitrosoacetylacetoneimino),用IR和 Raman光谱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晶体 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a = 0.8013(2) nm,b = 1.8775(4) nm,c = 0.7905(2) nm,β = 98.22(3)°,V = 1.1770(5) nm~3,Z = 2,D_c = 1.892 g·cm~(-3),F(000) = 656,R = 0.0663。在这两个配合物中,二齿 Schiff碱配体的异亚硝基(肟基)的N原子和亚胺的N原子与Pd(II)配位,形成反式 的PdN_4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6.
5—Br—PAN—S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锌与5-Br-PAN-S的显色反应.在pH8.5,Zn(Ⅱ)与5-Br-PAN-S反应生成1:2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为56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0×10~4,Zn(Ⅱ)浓度在0~30μg/25ml服从比耳定律.用本法测定了水样和头发中的微量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半制备分离[T(4-MOP)PS4]卟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新水溶性5,10,15,20-四(4-甲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OP)PS4]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条件。采用Shimpack PREP-ODS半制备色谱柱,用含有10mmol/L四乙基碘化铵的乙腈-水(体积比25:75)为流动相,流速18mL/min,于418nm波长下检测。[T(4-MOP)PS4]与合成中生成的杂质组分完全分离。经此制备的卟啉纯度高,已成功地应用于自来水样中微量钴、锌、铜离子的HPLC测定中。  相似文献   
8.
用萃取法测定Cu2+-dpx-PCA-体系中的堆积百分数,其中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甲烷(dpm)和2,2′-联吡啶酮(dpk); PCA-=苯甲酸根(Bz-), 2-苯乙酸根(PAc-),3-苯丙酸根(PPr-)和4-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堆积百分数与羧酸根中亚甲基数有关,其顺序为Bz---π电子协作效应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及M2+掺杂ZnO纳米粉晶(M=Cu、Cd、Ag、Fe),用现代测试技术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和形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测试菌株,用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等方法研究了样品在日光照射下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与母体ZnO相比,Cu、Ag、Cd掺杂样品的抗菌性能明显地增强,这可能是由于掺杂金属离子置换Zn2+生成了晶格缺陷和电荷缺陷,阻止了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对的复合从而增强了光催化活性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双氟取代苯和联苯类液晶化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AM1和PM3两种SCF-MO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给出了对一系列环上双氟取代苯、联苯液晶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分子基本性质(生成热、偶极矩、前沿分子轨道能级等)。联系有机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阐明了其分子结构与介电各向异性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和开发新型液晶分子研究提供了有较大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