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230篇
晶体学   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级磷酸中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基体改进剂硝酸钯及采用氘灯作背景校正,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级磷酸中铅,回收率在94.0%~104.3%之间,RSD(n=6)≤3.90%,方法的检出限为0.15 pg,经与国家标准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对照,方法的准确度优于国家标准方法,检出限低于ICP-AES法.  相似文献   
2.
用标准的150 W幻灯灯泡的钨丝作原子化加热材料,设计制作了一种新颖的、结构简单的钨丝电热原子化器,同时还设计了该原子化器的电源电路和信号的数据采集电路.该原子化器能的最高原子化温度可达3100 K左右;编写了硬件的控制软件和信号处理的应用软件.用该原子化器将实验室一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改装成钨丝原子吸收光谱仪,并以铜元素标准溶液和PerkinElmer公司多元素标准溶液对仪器性能作了研究.仪器对铜的检出限为0.0133 μg/mL,线性范围为0.10~4.0 μg/mL;对1.0 μg/mL的铜标准溶液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RSD=4.1%(测试次数n=10),每次分析所需样品量20 μL.  相似文献   
3.
我国锂资源及其开发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我国盐湖锂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技术的进展情况,讨论了各种提锂工艺的优缺点,并对现阶段我国盐湖锂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米品质的评价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有关大米的成分,并初步分析了影响大米的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大米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以及一些环境因素,同时还简单说明了一些有关功能性大米的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5.
成都经济生态区大气降尘中镉赋存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成都经济生态区不同区域的24个大气降尘样中镉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的镉主要以残留态形态存在;各形态镉在总镉中所占百分比含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依次是: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交换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镉、碳酸盐结合态镉这两种具有较高生物有效性的形态镉在总镉中所占的平均百分比含量分别是6.420%和8.917%;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镉这三种形态镉生物有效性很低,分别在总镉中所占的平均百分比含量分别是3.419%、2.365%和78.907%。通过分析可得出,汽油和煤的燃烧以及工厂排放镉能加大城市大气降尘的镉污染。  相似文献   
6.
挥发化合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挥发化合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环境水中痕量锌的可行性,着重优化了硼氢化钾与锌的反应条件,包括仪器和试剂条件.研究发现:适量镍离子和钴离子的存在能增强锌的荧光强度.在选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锌的质量浓度在0~1 2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对标准空白进行11次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53μg·L-1;对400μg·L-1锌进行11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平行测定8份水样,RSD为3.6%;分析了4种不同水样并做加入不同浓度锌(Ⅱ)标准溶液时的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8%~104%之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温泉水中砷的形态,重点研究了西藏温泉水中砷的存在形态,发现水中除常见的砷酸盐[砷(Ⅴ)]、亚砷酸盐[砷(Ⅲ)]和有机砷外,还存在悬浮态砷。实验结果表明,西藏温泉水中砷的形态分布呈现出五价砷>三价砷>悬浮态砷>有机砷的特征,讨论了各形态态砷的相互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西藏温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从生物质衍生的乙酸中获得高氢气产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的NiMnY催化剂并用于乙酸自热重整(ATR)过程中,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测试、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探究催化剂中的内在联系。在Ni0.39Mn0.61YO3.11±δ催化剂中,经焙烧后形成了类钙钛矿型(Ni,Mn)YO3物相;经氢气还原后,转化为含有Mn O、Y2O3和高分散Ni纳米粒子的热稳定的Ni-Mn-Y-O物种。Ni0.39Mn0.61YO3.11±δ具有高效稳定的产氢催化性能,乙酸转化率高达100%,氢气产率达到2.68 mol_(H2)·molHAc-1。  相似文献   
9.
在极化连续模型框架下比较了线性响应与两种不同态特定方法计算的溶液中Alexa Fluor 350(AF350)分子激发能和光谱移动值的差异. AF350的第一激发态S0→S1电子跃迁属于ππ*跃迁, 主要对应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到最低空轨道(LUMO)的跃迁. 该分子激发态偶极矩大于基态偶极矩, 激发态时溶质溶剂相互作用比基态时更强, 随着溶剂极性增大, 会发生光谱红移的现象. 与实验值相比, 线性响应和两种态特定方法均高估了激发能, 其中以IBSF(Improta-Barone-Scalmani-Frisch)方法得到的激发能最小, 矫正的基态反应场方法(cGSRF)得到的激发能最大. 对于光谱移动值, 3种方法与实验值相比都偏小, 线性响应方法(LR)计算出的误差最大, 而IBSF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最吻合, 是预测溶液中AF350分子激发能和光谱移动值最准确的方法. 对比了Marcus传统理论和基于约束平衡的非平衡溶剂化理论的结果, 发现后者得到的激发能和光谱移动值更接近于实验值.  相似文献   
10.
对Sialon的合成方法和相应的反应机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重点介绍了天然原料还原氮化合成Sialon的反应机理,指出天然原料合成Sialon的研究是未来几十年Sialon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