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化学   15篇
物理学   1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研究了Cu(Ⅱ)-黄原酸配合物微粒体系。该配合物微粒体系在410nm处有一吸收峰,其吸光度与黄原酸浓度在1.0~40×10-5mol/L范围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5×10-5mol/L。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废水中黄原酸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该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8%~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9%.共振散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存在Cu(Ⅱ)-黄原酸配合物微粒,该微粒在360nm处存在共振散射效应.  相似文献   
2.
四苯硼钠-甲苯胺蓝缔合物纳米微粒体系减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PH4.0醋酸-醋酸钠介质中,甲苯胺蓝在600nm处有一个吸收峰,随着四苯硼钠浓度的增大甲苯胺蓝在600nm处吸收峰降低,颜色减弱,这是由于甲苯胺蓝-四苯硼钠缔合物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疏水作用及分子间作用力,聚集形成纳米微粒所致,甲苯胺蓝-四苯硼钠纳米微粒体系亦在600mm处有1个吸收峰,在400mm、470mm和580mm处产生3共振散射峰,其中400mm和580mm为甲苯胺蓝-四苯硼钠复合纳米微粒产生的特征共振散射峰,这也表明有纳米微粒存在,丙酮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等表明,纳米微粒的形成是产生其减色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苦杏仁的炮制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杏仁为常用中药,用途广泛,人们对其研究热潮方兴未艾.本文介绍了苦杏仁的炮制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进展,引用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4.
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泥中硫酸根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0.1mol/LHCl—4.0mg/mL TX-100—0.05mol/LBaCl2溶液体系的荧光很弱,加入SO4^2-后形成的(BaSO4)。微粒在410nm、470nm处产生2个荧光峰,SO4^2-浓度在2.0~80μg/mL浓度范围内与F470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水泥样品中硫酸根的简便灵敏的荧光光谱分析新方法,其相对偏差(RSD)在1.90%-3.9%之间,回收率在97.0%~102%之间.  相似文献   
5.
罗丹明6G缔合微粒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碘酸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发现在0.01mol/LHCl-8.0×10-4mol/LKI介质中,罗丹明6G(RhG)在550nm处有1个荧光峰.当有IO-3,I-3与RhG形成缔合微粒,550nm处荧光峰猝灭,在320、400、6103存在时,IO-3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nm处有3个共振散射峰,在470nm处有1个同步散射峰.碘酸根浓度在2.0~100×10-7mol/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强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食盐中IO-3的荧光猝灭分析法.光谱研究结果表明,(RhG-I3)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荧光猝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pH 9.1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银纳米微粒在470 nm处产生一个荧光峰;它能被ClO2氧化导致体系的荧光发生猝灭.ClO2浓度在0.001 1~0.185μg·mL-1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04 7μg·mL-1 ClO2.据此建立了测定ClO2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用于饮用水中Cl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苦味酸在聚酰胺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静态下,考察了温度对聚酰胺树脂吸附水溶液中苦味酸的影响,探讨了吸附的热力学、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小,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或Langmuir方程表示;吸附过程为熵驱动的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属物理吸附范畴;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q=aeb/t吸附速率方程表示,属颗粒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pH 6.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荧光桃红在520 nm有一个吸收峰,在560 nm处有一个荧光峰。当有小檗碱存在时,荧光桃红与小檗碱可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缔合微粒。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60 nm,小檗碱浓度(c)在6.65×10-7~7.71×10-5mol·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1.051×104c+0.008 6,相关系数为0.996 9, 摩尔吸光系数为2.21×104 L·mol-1·cm-1。荧光桃红-小檗碱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表明,小檗碱与荧光桃红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缔合微粒,在385,470,586 nm产生3个共振散射峰,560 nm荧光峰的降低是由于复合微粒形成所致。  相似文献   
9.
CoFe2O4纳米粒子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液相纳米粒子CoFe2O4在400,470,510,800和940nm产生五个共振散射峰。它是一种非线性光散射介质。当激发波长为330nm时,CoFe2O4纳米粒子分别在于330,660和990nm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一个1/2频散射峰和一个1/3分频散射峰;当激发波长为800nm时,在800nm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而在400nm产生一个较该共振散射峰更强的2倍频散射峰。分频散射和倍频散射与共振散射有相似的散射行为。根据建立的灰白粒子体系共振散射光谱原理定性解析了CoFe2O4纳米粒子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  相似文献   
10.
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0.020mol.L-1HCl-4.0×10-4mol.L-1KI-1.6×10-5mol.L-1Mo(Ⅵ)介质中,罗丹明6G(RhG)在540nm处有1个荧光峰,在540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当有H2O2存在时,H2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与RhG形成缔合微粒,在320,400,595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RS)峰;而在540nm处荧光峰猝灭。H2O2浓度在0.068~34μg.mL-1范围内与400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水中H2O2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光谱研究结果表明,(RhG-I3)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RS增强和荧光猝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