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36篇
物理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苎麻叶中绿原酸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勃  瞿龙  施树云 《广州化学》2005,30(2):41-44
探讨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苎麻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的方法。12.5%的醋酸用量为0.1mL,7%尿素2.0mL,0.5%亚硝酸钠0.25mL,3min后加入5%氢氧化钠0.5mL,绿原酸与试剂形成鲜红色络合物,通过在51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确定绿原酸的含量。绿原酸浓度在0.01~0.12g/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该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 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β-环糊精衍生物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考察了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和浓度、酒石酸酯构型和浓度、水相pH 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很强的手性分离能力, 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均对S-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 其中以羟丙基β-环糊精的识别能力最强; 而D-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 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D-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 α-环己基扁桃酸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 水相中S-对映体e.e.%达到27.6%, R-和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和kS)分别为2.44和0.98, 分离因子(α)达2.49; 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3-甲基-4-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还原、硝化等10步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的联苯四氮唑沙坦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4.
乳香大环二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色谱方法,从乳香CO_2超临界提取物中分得7个大环二萜类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为incensole acetate(1),incensole(2),incensole oxide acetate(3),isoincensole acetate(4),incensole oxide(5),isoincensoleoxide(6),isoincensolol(7),其中,化合物7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5.
Chang Q  Ma H  Wang F  Ou H  Zou M 《色谱》2011,29(11):1082-1086
采用脉冲不分流进样技术建立了血浆中10种镇静催眠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苯巴比妥、奥沙西泮、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血浆样品经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氮气吹干,用乙酸乙酯溶解后进行GC-MS分析,所...  相似文献   
6.
彭芳  朱德荣  司士辉  肖辉 《化学进展》2008,20(4):586-593
光电化学型半导体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的光电特性来检测与光生电流或光生电压相关的待测物质浓度及生化过程参数的分析新技术。随着新兴半导体功能材料及相关加工技术的不断涌现,光电化学型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已在微型化、集成化、多点及多参数测量方面显现出优势、有望在复杂体系中实现在线高灵敏、快速测定,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电化学型半导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催化动力学-流动注射停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分光光度自动分析系统的硬、软件 ,利用汞 ( )对藏红 T-碘化钾体系的催化褪色作用 ,建立了微量汞的催化动力学 -流动注射停流分光光度自动测定方法。Hg( )含量在 0~ 6.0 μg/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检出限为 3.5×1 0 -7g/m L,分析频率为 2 0 s/h。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及污水中汞的测定 ,回收率为95.6%和 98.5% ,相对标准偏差为 5.1 %和 4.5% ( n=9  相似文献   
8.
马大友 《化学进展》2008,20(11):1687-1693
手性β-羟基酸及其衍生物是应用化工和有机合成的关键中间体, 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以其绿色环保, 简洁高效及高立体选择性已然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较系统的总结了生物催化的β-羟基酸及其衍生物不对称合成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脂肪酶,腈代谢酶及还原酶在合成手性β-羟基酸衍生物中的应用。最后,对今后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β-羟基酸的发展方向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9.
核酸适配体是指能与特定靶分子结合的寡核苷酸链。因其具有易修饰、易合成和低免疫原性等特点,作为生物传感器的靶向元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在癌症、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等多个疾病领域的诊断研究进展,列举核酸适配体新兴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期为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新思路,也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垫状卷柏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垫状卷柏分离纯化得到4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分别鉴定化合物结构为:β-谷甾醇(1),穗花杉双黄酮(2),24-乙基-胆甾-4-烯-3,6-二酮(3)[垫状卷柏胆甾酮(Pulvinatadione)]和5,5″,4″-三羟基-7,7″-二甲氧基-[4′-O-6″]双黄酮(4)[垫状卷柏双黄酮(Pulvinatabiflavone)],其中化合物3和4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