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117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2篇
物理学   3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铽-甲基吲哚乙酰丙酮三元配合物发光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衡毅  黄世华 《发光学报》1995,16(2):119-123
测定和分析了RE.L1.L2(RE=Tb(Ⅲ)、Gd(Ⅲ),L1=3M(3甲基吲哚-1-乙酰基丙酮),L2=TPPO、Phen、Dipy)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磷光光谱、磷光寿命及变温荧光光谱等。讨论了Tb(Ⅲ)与配体之间的能级匹配和L1与L2的三重态之间传能的问题,说明了影响这些三元配合物荧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光过程。  相似文献   
202.
Using bifurcation techniques, we investigate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fourth order semipositone m-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ur results improve those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03.
高聚物从高弹态到流体态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人元  于燕生 《化学通报》2008,71(3):164-171
将高聚物由高弹态转变为流体态的转变温度命名为流动温度Tf,该转变温度与高聚物分子量密切相关.在高聚物从高弹态转变为流体态的研究中,由于T1.1的概念忽视对高聚物分子量的依赖性,因此采用Tf的概念更为合理.本文对高聚物的流动温度Tf的讨论涉及高聚物温度-形变曲线、高弹态温区、高聚物熔体剪切粘度.从高聚物凝聚态观点来看,高聚物熔体中凝聚缠结网络中的凝聚结点是分子链的局部向列相互作用使链单元间产生平行凝聚而形成的,而高聚物从高弹态到流体态的转变正是反映了高聚物熔体中凝聚缠结网络的物理交联点,即凝聚结点状态的变化.高聚物熔体可以流动,说明熔体中凝聚网络中的凝聚结点至少是可以在瞬间内打开的,升温使凝聚结点的解凝聚状态存在的时间加长,凝聚状态存在时间减短,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在凝聚结点解凝聚状态的时间内,分子链通过内旋转使质量中心在外加力的方向上可以发生位移,此时高聚物从高弹态转变为流体态,而此时的温度就是流动温度Tf.对高聚物流体弛豫网络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4.
纳米Fe3O4磁性液体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理论上解析了磁性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纳米磁性液体稳定性的影响 ,指出磁粒半径和浓度 ,表面活性剂的包覆是影响磁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采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 磁性液体 ,经过TEM等手段的表征 ,证明平均粒径为 10nm ,稳定性良好 .实验研究了加料方式、搅拌速度、分散作用、表面活性剂包覆时机、包覆时间和加入量以及pH值诸多工艺因素对磁液稳定性的影响 ,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05.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反应介质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十年来成为了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离子液体结构与性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方法的快速发展,分子模拟已是研究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质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的基本原理,分子力场的种类,以及离子液体分子动力学模拟一般采用的AMBER、OPLS和CHARMM三种力场的构建形式。综述了近年来纯组分离子液体、混合组分离子液体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取得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并分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离子液体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同时还提出了包含极化作用和静电远程作用的离子液体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6.
透平机械叶尖间隙流场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叶尖间隙流动对透平机械性能有很大影响。长期以来,叶尖间隙流动机理一直是透平机械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尚未认识清楚的难点。把叶尖间隙内流动的研究进展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透平叶栅和透平转子内部叶尖间隙流场的研究进展,另一部分是压气机叶栅和压气机转子内部叶尖间隙流场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叶尖间隙研究集中的问题,如泄漏涡系结构,泄漏流动模型,泄漏涡旋涡强度的变化,泄漏涡和激波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文中还对透平机械叶尖间隙泄漏流动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今后应进一步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研究高速透平机械叶尖泄漏涡旋涡强度变化问题,径流式叶轮机械叶尖间隙泄漏流动过程及泄漏涡发生发展规律问题,泄漏涡与激波相互作用产生阻塞区域的大小问题。   相似文献   
207.
电热原子化原子吸收分析易受基体的干扰,使得准确度的提高受到限制.有关减少和消除这个影响已有报导[1-6]。Czobik等[6]人曾指出,为减少和消除基体的干扰,应设计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等热条件的石墨炉。恒温石墨炉有上述的性质,用它作原子化器能消除和减少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由于基体干扰少、操作简便、设备廉价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又因为灵敏度不够高其应用受到某些限制,非火焰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灵敏度较火焰法有很大提高.但由于有较严重的基体效应、设备复杂、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209.
本文提出以相对峰吸收法测定元素在乙炔-空气火焰中的原子化度,并讨论了方法的理论基础。采用Cu作参考元素,测定了Na、Mg、Cr和Mo等元素在乙炔-空气火焰中的原子化度。另外,还研究了火焰组成和测量高度对四种元素的吸光度的影响,以及对Na和Mg的原子化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这两个因素对原子化度都有影响,而火焰组成的影响较大。所以,原子化度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它与测量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10.
在抗坏血酸存在下用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多巴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燕生  陈静  许兵  邵会波 《化学通报》2006,69(9):656-660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制备了L-广赖氮酸单分子层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L-广赖氨酸单分子层修饰玻碳电极不仅能改善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电化学行为,而且能将多巴胺和抗坏血酸二者在裸电极上的完全重叠的单氧化峰分开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氧化峰,循环伏安(CV)图上峰间距为507mV,差分脉冲伏安(DPV)图上峰间距为460mV,由此可实现在AA的共存下对样品中的DA进行选择性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