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45篇
化学   910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70篇
物理学   5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Copper(I) complexes of general formula (β-diketonate)Cu(7-AcO-NBD), where 7-AcO-NBD = 7-norbornadienyl acetate and β-diketonate = 1,1,1,5,5,5-hexafluoro-2,4-pentanedionate (1), 1,1,1-trifluoro-2,4-pentanedionate (2), 2,4-pentanedionate (3), 4,4,4-trifluoro-1-(2-thienyl)-1,3-butanedionate (4), 4,4,4-trifluoro-1-phenyl-1,3-butanedionate (5), were prepared from reactions of CuCl with Na(β-diketonate) in the presence of 7-AcO-NBD. AH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1H, 13C, 19F NMR and IR spectra. Single-crystal strucutre of compound 1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at showed a mononuclear copper species with coordination of a chelating β-diketonate ligand through two oxygen atoms and the 7-AcO-NBD through its C? C double bond and an oxygen atom in the solid state. For compound 1, the crystal data are: triclinic, space group $ {\rm P}\bar 1 $, a= 5.4519(14) Å, b= 11.852(3) Å, c= 13.304(3) Å, α = 74.721(20)° β = 80.220(20)°, γ= 76.848(19)°, Z = 2, RF = 0.060 and Rw = 0.064. Hot-wall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compound 1 is suitable as a precursor for deposition of copper film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170–260 °C.  相似文献   
62.
环氧化橡胶及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环氧化橡胶及其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趋势,重点介绍了环氧化天然橡胶、环氧化聚丁二烯、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及其合金的优点,以及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和环氧化橡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金秋  尤启冬  唐锋 《结构化学》2013,32(7):1041-1045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 new compound (Z)-N-(2-(diethylamino)ethyl)-7-(5- fluoro-2-oxoindolin-3-ylidene)-2-methyl-4,5,6,7-tetrahydro-1H-indole-3-carboxamidemethanol solvate (C24H29FN4O2CH4O, Mr = 456.55) has been prepared and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4.560(3), b = 7.3200(2), c = 22.233(4) , β = 101.78(3)°, V = 2319.7(8) 3 , Z = 4, Dc = 1.307 g/cm 3 , F(000) = 976, μ = 0.092 mm -1 , MoKa radiation (λ = 0.71073), R = 0.0604 and wR = 0.1644 for 4262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 (I).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indole and pyrrole are almost coplanar. Intramolecular C-H···O and N-H···O hydrogen bonds together with π-π interactions are found in th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64.
65.
本文研究了亚硝酸盐(NO_2~-)在纳米金和β-环糊精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uNPs-β-CD/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裸CPE相比,AuNPs-β-CD/CPE对NO_2~-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同时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NO_2~-在AuNPs-β-CD/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法测得NO_2~-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6~8.0×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5.7×10-7 mol·L-1。将该传感器应用于水样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在0.15%~1.40%之间,回收率达99.3%~104.0%,检测结果符合定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6.
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和持续同调理论,研究了内排土场堆叠至不同高度时的边坡稳定性。为便于研究,现采用一水平金属板向下施加压力,代替不同厚度土层的重力荷载,对边坡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失稳破坏过程进行了颗粒离散元模拟。研究了二维边坡土颗粒速度总矢量、边坡失稳破坏时滑移开裂面的角度以及边坡坡顶y方向的平均速度等宏观响应过程,并构建了自然堆积下边坡堆积体颗粒的法向力链无向网络模型。最后,用持续同调方法对边坡坡顶颗粒接触力链网络的拓扑特征进行分析,获得条码图,建立了岩体结构持续同调特征与失稳演化的关系。本文为研究边坡失稳拓扑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预测边坡的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67.
张珑慧  由长福 《计算物理》2019,36(3):291-297
为提高计算效率,提出有限体积法离散下的虚拟区域颗粒两相流动直接模拟方法.在控制方程中加入相应的虚拟区域源项,保证了颗粒内部的刚体运动特性.该源项中含有颗粒信息部分及流体信息部分.在每次迭代后,对源项中的流体信息部分进行更新,从而更好地保证颗粒内速度的刚体分布.计算静止颗粒圆柱绕流及单个颗粒的沉降过程,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8.
针对传统的圆心算法过程复杂、定位精度受初始边缘提取效果影响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贡献权值细化的圆心亚像素定位算法。首先引入邻域贡献权值系数,改进传统非极大值抑制法,细化边缘;然后在边缘点的梯度方向对灰度值进行高斯拟合,确定亚像素边缘位置;最后针对边缘突变点提出了基于随机抽样一致的最小二乘法来拟合圆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圆心的提取精度可以达到0.1个像素。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索新型高效脲酶抑制剂,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酰腙氧钒(V)配合物,[VOL1(OCH3)(CH3OH)](1)和[VOL2(μ-OCH3)]2(2)(H2L1=N′-(5-氯-2-羟基苯亚甲基)-3-硝基苯甲酰肼;H2L2=N′-(5-氯-2-羟基苯亚甲基)-4-氯苯甲酰肼),并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1是一个单核配合物,而化合物2是由两个甲氧基配体桥连的具有中心对称性的双核配合物。在每个配合物中,V原子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本文还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它们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配合物1和2对脲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1.4%和73.3%,其IC50值分别为63.6和37.7μmol.L-1。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目前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无机-有机杂化ABX3材料非常重要。它既作为光吸收材料,同时又作为载流子传输材料,因此它的光电性质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本文综述了调控钙钛矿型无机有机金属卤化物ABX3结构和性质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