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6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749篇
化学   1366篇
晶体学   74篇
力学   194篇
综合类   116篇
数学   401篇
物理学   12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2.
煤自燃初期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实验得到的可能引起煤自燃的8个活性基团入手,提出了一系列简单煤分子模型,利用密度泛函DFT/6-31G对其完成了几何优化,计算了包括反应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和活化能等,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了计算结果。基于理论计算获得了煤活性基团的活泼性次序,得出了煤自燃初期的反应机理主要是氧分子先进攻煤分子中的活性基团,产生活泼性很高的中间体,然后中间体进一步反应得到水或二氧化碳及其他反应产物,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4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蛹虫草中腺苷和虫草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蛹虫草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所用色谱柱为WatersNOVA-PAK C18(3.9 mm×300 mm,4μm),流动相为0.01 mol.L-1KH2PO4-K2HPO4缓冲溶液(pH 6.86)+1%(体积分数)四氢呋喃,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的波长为260 nm,峰面积与腺苷浓度和虫草素浓度之间的线性范围依次为1.27~50.5 mg.L-1和3.23~129.0 mg.L-1,其检出限依次为0.18 ng和0.25 ng。在腺苷及虫草素的浓度水平依次为5.05 mg.L-1和12.9 mg.L-1时测试方法的精密度,求算得RSD(n=7)值依次为0.094%和0.792%。用标准加入法试验方法的回收率,求得两者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3.2%和98.5%。  相似文献   
44.
快速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未衍生化长链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哲  文大为  廖一平  刘虎威 《色谱》2007,25(2):254-257
建立了利用短的微径色谱柱直接测定食用油中未衍生化长链脂肪酸的快速气相色谱方法。C12~C22脂肪酸在2 min之内实现基线分离,定量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88,最低检测限(S/N=3)为2.80~9.60 mg/L,回收率为74.5%~86.5%。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分析通量大,已成功地用于香油、色拉油及调和油等3种食用油中长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5.
以芳香基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为先导物设计并合成了5个含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芳香三唑类化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α-(4-甲氧基苯甲酰基)-2-(1,2,4-三唑-1-基)]乙基-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0.73482(15) nm, b=1.1051(2) nm, c=1.1209(2) nm, α=90.32(3)°, β=101.97(3)°, γ=105.13(3)°, V=0.8578(3) nm3, Z=2, Dc=1.357 g/cm3, F(000)=368, µ=0.324 mm-1. 生物测试结果显示这5种有机化合物都具有杀菌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硫酸铵存在下硫氰酸铵-罗丹明B-H2O的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铜(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当(NH4)2SO4用量为1.0 g,0.1 mol·L-1硫氰酸铵溶液1.5 mL和0.001 mol·L-1罗丹明B溶液2.0 mL时,铜(Ⅱ)以不溶于水的三元离子缔合物(RhB)2[Cu(SCN)4]形式在液-固两相界面定量浮选析出,而Cdd2、Mn2+、Co2+、Ni2+、Al3+等离子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实现了铜(Ⅱ)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微量铜(Ⅱ)进行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浮选富集的平均回收率达101.4%.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制备了PANI纳米点阵列, 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表征了其形貌和导电性能, 在室温下观察到PANI纳米点的库仑台阶(Coulomb staircase)现象, 并利用库仑阻塞效应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利用单羧基二茂铁Fc-COOH和1,1′-二羧基二茂铁HOOC-Fc-COOH作为配体分别合成了双核铈配合物Ce2(FcCOO)6 (1)和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e2(OOC-Fc-COO)3(2),测定了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中的金属铈离子为九配位结构,分别与周围的羧基二茂铁上的氧原子和作为辅助配体的水分子配位,茂铁间的π-π相互作用将配合物1的二聚体单元连结在一起形成二维的网状结构。配合物2中的金属铈离子亦为九配位结构,分别与周围的羧基二茂铁上的氧原子,作为辅助配体的水分子和甲醇配位形成类似于配合物1的二聚体单元,1,1′-二羧基二茂铁HOOC-Fc-COOH作为桥基配体将二聚体单元连结在一起,形成二维网状的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49.
水中溶解氧的微量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微量滴定技术应用于常规的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在实验中采用了WD-CO3型微量滴定装置,并使用自行设计制成的高精度微量移液管(移液的体积可准确至0.001mL),作为转移标准溶液及试样溶液的工具。对微量滴定及微量移液与常量滴定和常量移液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分析结果完全吻合,微量滴定(其中包括微量移液)所得结果的精密度也在定量分析允许范围之内。由此,微量滴定技术应用于水中溶解氧的日常分析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0.
Ceramic BaCe0.8Ho0.2O3-α with orthorhom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solid state reaction, and its conductivity and ionic transport number were measured by ac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gas concentration cell method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600-1000 ℃ in wet hydrogen and wet air, respectively. Using the ceramics as solid electrolyte and porous platinum as electrodes, the hydrogen-air fuel cell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cell performance at temperature from 600-1000 ℃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ecimen was a pure protonic conductor with the protonic transport number of 1 at temperature from 600-900 ℃ in wet hydrogen, a mixed conductor of proton and electron with the protonic transport number of 0.99 at 1000 ℃. The electronic conduction could be neglected in this case, thus the total conductivity in wet hydrogen was approximately regarded as protonic conductivity. In wet air, the specimen was a mixed conductor of proton, oxide ion and electron hole. The protonic transport numbers were 0.01-0.09, and the oxide-ionic transport numbers were 0.27-0.32. The oxide ionic conductivity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but the protonic conductivity displayed a maximum at 900 ℃, due to the combined increase in mobility and depletion of the carriers. The fuel cell could work stably. At 1000 ℃, the max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and power output density were 346 mA/cm^2 and 80 mW/cm^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