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562篇
化学   1506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113篇
数学   166篇
物理学   8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6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13篇
  1969年   8篇
  1968年   6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Magnesium aluminium hydrotalcite (Mg-Al-HT) with molar ratio of Mg-to-Al of 3 to 1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infrared spectra (IR). The performances of Mg-Al-HT for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NOx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hydrotalcite for NOx was 1398.2mg/g, 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e acticarbon‘s.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depended on adsorp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Mg-Al-HT could be regenerat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and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had not changed markedly after three cycles.  相似文献   
52.
乳液体系中的RAFT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适用单体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可采用多种聚合实施方法等优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分子设计手段。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文献报道的在乳液和细乳液体系中实施RAFT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对非均相体系的稳定性、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特点、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
可溶性聚苯胺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本文报道了可溶性聚苯胺(PAn)的合成方法。通过对比可溶和不可溶PAn的导电性、电化学行为及IR光谱,说明它们的分子链基本结构相同。并测得了PAn在DMF-d_7中的~13C-NMR 谱。  相似文献   
54.
New oxidation-resistant hexaphenyl-substituted tetramethyltetraazachlorin, its nickel complex, and tetraphenyl-substituted octamethyltetraazabacteriochlorin and octamethyltetraazaisobacteriochlorin nickel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mixed condensation of diphenylm aleonitrile with tetramethylsuccinonitrile in the presence of lithium dimethylaminoethoxide or nickel chloride.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ctronic absorption, 1H NMR, and mass spectra. Mixed condensation of diphenylsuccinonitrile with phthalonitrile in the presence of nickel chloride was found to give nickel complexes of phenylsubstituted benzo-fused tetraazaporphyrins rather than their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相似文献   
55.
合成了3种离子对配合物 [1-benzyl-3-bromopyridium]+[Ni(mnt)2]- (1),[1-(4′-flurobenzyl)-3-bromopyridiunm]+[Ni(mnt)2]- (2),[1-(4′-cholorobenzyl)-3-bromopyridium]+[Ni(mnt)2]- (3),(mnt=马来二腈基二硫烯,maleonitrile dithiolate)获得了单晶并解析了它们的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1,2-聚丁二烯的介电松弛进行了复平面分析.结果表明,在1,2-聚丁二烯的玻璃化转变过程中,ε″(ω)与ε'(ω)的关系满足Havriliak-Negami方程.由复平面图求出了样品的静态和光频下的介电系数,平均松弛时间和松弛时间分布参数.利用所得数据讨论了1,2-聚丁二烯在玻璃化转变过程中的构象变化、松弛时间分布和平均偶极矩等问题.  相似文献   
57.
通过构建类水滑石双层计算模型,采用混合密度泛函B3LYP/6-31G(d)//B3LYP/3-21G方法计算类水滑石(LDHs-CO3-yH2O)的结构与能量,探讨LDHs限域空间中客体阴离子及水分子的分布形态以及主客体超分子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客体阴离子与水分子以平行层板的方式存在于水滑石层间.主客体发生作用时,CO2-3的HOMO轨道向层板的LUMO轨道转移电子.所形成的LDHs-CO3主客体作用要强于LDHs-F以及LDHs-Cl.与其离子交换性能相一致.水滑石去水结构(LDHs-CO3)水合过程,氢键作用较静电作用更占优势,并且layer-water型氢键要强于anion-water型氢键.此外,水合能计算表明LDHs水合具有一定的饱和量.  相似文献   
58.
Using the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the effect of the medium on the overall rate constant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i-tert-butyl trioxide has been studied. In all solvents investigated the decomposition occurs in accordance with a first order rate law. The effect of solvent on the rate constant (0°C) is analyzed.  相似文献   
59.
采用混合密度泛函B3LYP方法, 在LANL2DZ水平上优化间硝基苯基吡咯酰胺(NPC)及其卤素阴离子复合物的几何构型, 从几何结构参数、电荷布居、前线轨道、结合能以及热力学参数等角度探讨复合物形成过程中主体分子的构象变化以及主客体间的超分子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吡咯酰胺主体分子识别卤素阴离子是一个自发过程. 识别过程包括阴离子诱导下主体分子构象转变和“活性”构象与阴离子形成氢键两个步骤. 计算表明主体分子复合阴离子过程中, 两者的前线轨道发生作用, 电子容易从卤素阴离子的HOMO向主体分子的LUMO转移. 在所形成的四种复合物NPC-X (X=F, Cl, Br, I)中, 以NPC-F最稳定, 与文献报道吡咯酰胺主体分子识别卤素阴离子能力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0.
β-环糊精用于盐酸金刚烷胺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2mol·L-1NaOH底液中,β-环糊精能够产生灵敏切口,其深度随盐酸金刚烷胺-β-环糊精包结物量的增加而变浅。根据β-环糊精的示波特性,建立了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间接测定片剂中盐酸金刚烷胺含量的新方法。盐酸金刚烷胺的浓度在1.0×10-6-3.6×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h(V)=97.66+7.27×105c(mol·L-1),相关系数为0.995 6,检出限为4.0×10-7mol·L-1。对于2.5×10-5mol·L-1盐酸金刚烷胺钠5次测定的RSD为3.1%。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法具有仪器简单、快速、无需通氮除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