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562篇
化学   1075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113篇
数学   152篇
物理学   70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Magnesium aluminium hydrotalcite (Mg-Al-HT) with molar ratio of Mg-to-Al of 3 to 1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infrared spectra (IR). The performances of Mg-Al-HT for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NOx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hydrotalcite for NOx was 1398.2mg/g, 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e acticarbon‘s.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depended on adsorp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Mg-Al-HT could be regenerat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and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had not changed markedly after three cycles.  相似文献   
42.
乳液体系中的RAFT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适用单体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可采用多种聚合实施方法等优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分子设计手段。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文献报道的在乳液和细乳液体系中实施RAFT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对非均相体系的稳定性、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特点、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3.
可溶性聚苯胺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本文报道了可溶性聚苯胺(PAn)的合成方法。通过对比可溶和不可溶PAn的导电性、电化学行为及IR光谱,说明它们的分子链基本结构相同。并测得了PAn在DMF-d_7中的~13C-NMR 谱。  相似文献   
44.
合成了3种离子对配合物 [1-benzyl-3-bromopyridium]+[Ni(mnt)2]- (1),[1-(4′-flurobenzyl)-3-bromopyridiunm]+[Ni(mnt)2]- (2),[1-(4′-cholorobenzyl)-3-bromopyridium]+[Ni(mnt)2]- (3),(mnt=马来二腈基二硫烯,maleonitrile dithiolate)获得了单晶并解析了它们的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1,2-聚丁二烯的介电松弛进行了复平面分析.结果表明,在1,2-聚丁二烯的玻璃化转变过程中,ε″(ω)与ε'(ω)的关系满足Havriliak-Negami方程.由复平面图求出了样品的静态和光频下的介电系数,平均松弛时间和松弛时间分布参数.利用所得数据讨论了1,2-聚丁二烯在玻璃化转变过程中的构象变化、松弛时间分布和平均偶极矩等问题.  相似文献   
46.
通过构建类水滑石双层计算模型,采用混合密度泛函B3LYP/6-31G(d)//B3LYP/3-21G方法计算类水滑石(LDHs-CO3-yH2O)的结构与能量,探讨LDHs限域空间中客体阴离子及水分子的分布形态以及主客体超分子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客体阴离子与水分子以平行层板的方式存在于水滑石层间.主客体发生作用时,CO2-3的HOMO轨道向层板的LUMO轨道转移电子.所形成的LDHs-CO3主客体作用要强于LDHs-F以及LDHs-Cl.与其离子交换性能相一致.水滑石去水结构(LDHs-CO3)水合过程,氢键作用较静电作用更占优势,并且layer-water型氢键要强于anion-water型氢键.此外,水合能计算表明LDHs水合具有一定的饱和量.  相似文献   
47.
采用混合密度泛函B3LYP方法, 在LANL2DZ水平上优化间硝基苯基吡咯酰胺(NPC)及其卤素阴离子复合物的几何构型, 从几何结构参数、电荷布居、前线轨道、结合能以及热力学参数等角度探讨复合物形成过程中主体分子的构象变化以及主客体间的超分子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吡咯酰胺主体分子识别卤素阴离子是一个自发过程. 识别过程包括阴离子诱导下主体分子构象转变和“活性”构象与阴离子形成氢键两个步骤. 计算表明主体分子复合阴离子过程中, 两者的前线轨道发生作用, 电子容易从卤素阴离子的HOMO向主体分子的LUMO转移. 在所形成的四种复合物NPC-X (X=F, Cl, Br, I)中, 以NPC-F最稳定, 与文献报道吡咯酰胺主体分子识别卤素阴离子能力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8.
β-环糊精用于盐酸金刚烷胺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2mol·L-1NaOH底液中,β-环糊精能够产生灵敏切口,其深度随盐酸金刚烷胺-β-环糊精包结物量的增加而变浅。根据β-环糊精的示波特性,建立了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间接测定片剂中盐酸金刚烷胺含量的新方法。盐酸金刚烷胺的浓度在1.0×10-6-3.6×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h(V)=97.66+7.27×105c(mol·L-1),相关系数为0.995 6,检出限为4.0×10-7mol·L-1。对于2.5×10-5mol·L-1盐酸金刚烷胺钠5次测定的RSD为3.1%。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法具有仪器简单、快速、无需通氮除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9.
O-芳基苯基硫代膦酰肼与某些羧基化合物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 O-芳基苯基硫代膦酰肼的反应性能、测试所得产物的生物活性,寻找活性结构,本文研究了它与几种羰基化合物α-(1,2,4 三唑基)片呐酮、邻苯二甲酰氯,反式菊酰氯和原甲酸三乙酯的反应,合成了21个新的  相似文献   
50.
黄志峰  倪军  顾秉林 《物理学报》1994,43(12):2003-2008
利用了自旋1/2二维Ising模型及其“不等式方法”,确定了三元Ⅲ─V半导体会金(001)面外延生长中的二维平面基态有序结构和基态相图,并通过层状叠加得到了合金中可能出现的长程有序结构,较好地说明了实验发现的(001)衬底外延生长中的长程有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