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1078篇
化学   1844篇
晶体学   108篇
力学   229篇
综合类   180篇
数学   456篇
物理学   168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硅氢加成反应高选择性合成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萧斌  李凤仪  戴延凤 《分子催化》2006,20(2):153-157
研究了硅胶负载聚乙二醇铂催化苯乙烯与甲基二氯氢硅的硅氢加成反应,β-加成产物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为100%,10℃下反应8h苯乙烯转化率为96.0%.反应存在一个诱导期,温度等反应参数对诱导期有重要影响,40℃下反应的诱导期不到1h,并探讨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目标产物高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MMA-St在氧化还原引发剂KPS-CuSO_4-Na_2SO_3存在下的快速无皂乳液聚合.当[MMA]=0.51mol/L、[St]=0.49 mol/L、70℃对,在[KPS]=2.77×10~(-3)mol/L、[CuSO_4]=1.50×10~(-5)mol/L、[Na_2SO_3]=2.77×10~(-3) mol/L条件下反应100min,转化率大于90%;讨论了胶乳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求出了聚合反应活化能E_a=81.6 kJ/mol和聚合反应速率常数k_p=321.9 L/mol·s.  相似文献   
73.
刘胜利  戴静芳  陈勇  曹国标  刘汉文 《有机化学》2004,24(12):1583-1586
合成了3-(2-羟基苯基)-5-苯基-6-乙氧羰基-2-环己烯酮.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41946(17)nm,b=0.58445(7)nm,c=2.1756(3)nm,β=104.795(2)°,V=1.7450(4)nm3,Z=4,Dc=1.280 g·cm-3,F(000)=712,μ=0.088mm-1,R1[I>2σ(I)]=0.0627,wR2[I>2σ(I)]=0.1484.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分子中的环己烯部分为半椅式构象,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具有16元环的二聚体.  相似文献   
74.
The enzymatic nitration of phenol and m-cresol catalyzed by horseradish peroxidase was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and NaNO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ation products of phenol were 2-nitro and 4-nitrophenols. There was also a small amount of by-products of hydroquinone and catechol.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reac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pH, organic solvent type, and concentrations of NaNO2 and H2O2, on the nitration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yields of 4-nitrophenol and 2-nitrophenol were 14% and 12%, respectively. The nitration products of m-cresol were 4-nitro-m-cresol and 6-nitro-m-cresol, and the yields of 4-nitro-m-cresol and 6-nitro-m-cresol were 19% and 3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5.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材料LiPF6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引言 液态锂离子电池自1990年开发成功以来,由于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应用温度范围宽、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无污染、安全性能好等许多独特的优势[1],所以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液态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开发使用的无机阴离子导电盐主要有LiClO4、LiPF6、LiAsF6等,但LiClO4为强氧化剂,使用不安全而不宜用于电池,LiAsF6虽然性能颇佳,但有毒且价格较贵,故也不宜广泛使用.LiPF6被认为是目前较合适的电解质[1],但其制备困难,价格较贵,且目前报道的合成方法也多是以HF为介质[2~5].本文作者以PF5和LiF为原料在CH3CN溶剂中简单有效地合成了高纯LiPF6,并通过在手套箱中制样的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热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给出了LiPF6的红外光谱图、热重分析数据和X射线衍射图.  相似文献   
76.
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基团转移共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种丙烯酸酯分别和四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基团转移共聚,用1H NMR法测定共聚物组成,扩展的Kelen Tudos法测定竞聚率,结果为γMA=923、γMMA=006;γEA=1415、γMMA=001;γBA=751、γMMA=002;γMA=1441、γEMA=001;γMA=1396、γBMA=023;γMA=866、γi BMA=008,表明基团转移聚合同阴离子聚合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7.
用ICP-AES法测定了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样品中二十多种主,次及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表面瘤状和表面光滑两种类型锰结核的化学元素含量有较明显的区别,如表面光滑的锰结核TiO2含较高,而表面瘤状的锰结核Mn/Fe之值较高等。  相似文献   
78.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立方结构的含钕Nd-MCM-48介孔分子筛材料。XRD和TEM测试表明当nNd/nSi<0.05时可以获得典型的长程有序介孔立方结构相,随nNd/nSi比的增加,晶胞参数的增大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的变化为Nd进入介孔分子筛骨架中提供了有力证据。N2吸附-脱附实验给出了其BET表面积为1 195 m2·g-1,BJH平均孔径为3.6 n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证明钕氧形成一种八面体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一步证明钕主要以三价形式存在于立方介孔分子筛骨架中。  相似文献   
79.
TiO2作为重要的功能性环保无机材料, 因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质和物化性能而广泛应用于介(压)电材料、涂料及催化等领域[1~3]. 戊二醛(Glutaraldehyde)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 但其生产工艺复杂、条件苛刻. 邓景发等[4]成功开发了以环戊烯为原料, 双氧水为氧化剂, 均相钨酸为催化剂的新型一步法合成路线, 工艺操作简单, 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由于均相催化剂分离复杂, 其固载化方法正在研究中[5~7]. 本文以TiCl4为前驱体, 在均相醇-水热体系中首次合成了高比表面积和规整中孔结构的TiO2微球(约3.6 μm), 其外壳约100 nm, 空隙壳层约300 nm.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TiO2微球结构的影响, 并采用孔分布, XRD, SEM及TEM等手段对该TiO2微球进行了表征, 同时考察了TiO2微球负载的WO3催化剂在环戊烯催化氧化合成戊二醛中的反应行为, 并与其它载体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0.
在吡啶溶剂中氯化镍催化的溴代芳烃自身偶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yridine was used as a solvent for homocoupling of aryl bromides catalyzed by nickel chloride/triarylphosphinein the presence of zinc and recycled easily.Triphenylphosphine was the best ligand for nickel in this coupling re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