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8篇
  免费   2718篇
  国内免费   1660篇
化学   11814篇
晶体学   292篇
力学   881篇
综合类   160篇
数学   1533篇
物理学   577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785篇
  2019年   687篇
  2018年   564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885篇
  2015年   845篇
  2014年   973篇
  2013年   1313篇
  2012年   1537篇
  2011年   1567篇
  2010年   1013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1026篇
  2007年   961篇
  2006年   798篇
  2005年   750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6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991.
对天然产物反式阿魏酸进行化学修饰,设计、合成了2种单核钌配合物[Ru(cym)(L)Cl]Cl (Ru-1)与[Ru(bpy)2(L)]Cl2(Ru-2)(cym=对伞花烃,bpy=2,2′-联吡啶,L=(E)-3-(4-hydroxy-3-methoxyphenyl)-N-((4′-methyl-(2,2′-bipyridin)-4-yl)methyl)acrylamide),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电喷雾质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荧光、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溶解性和光学性质。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亲水性。Ru-2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其发射波长达到近红外的631 nm,且可以在pH值为8~10之间实现响应。Ru-2还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0.70),有望成为一类高效的光敏剂。2种配合物都与CT-DNA发生嵌入作用(Kb分别为1.210×104和1.233×103L·mol-1);均与BSA有一个结合位点,使其荧光发生静态淬灭(Ka值分别为1.94×104,2.45×104)。  相似文献   
992.
Summaryof main observation and conclusionIn multidimensional(nD)NMR spectroscopy,t1noise usually appears as ridges along indirect dimen-sions,and affects observation of weak signals.The main source of t1noise is instrumental instability,which causes random variation of FID amplitude during data acquisitions and introduces random noise-like peaks into spectrum after Fourier transformation.A number of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in order to develop new method or to improve existing approaches for suppressing t1noise.Herein,we propose a novel t1noise sup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resampling algorithm for data processing,shortenedas REAL-t1.The method was verified using simulated 2D spectra,and NOESY spectra of sucrose and protein GB1,showing that the spectral quality was improved in all cases.The performance of REAL-t1was also compared with another recently pro-posed method,which showed that these two methods provided similar performance while REAL-t1cost much shorter experimental time.  相似文献   
993.
Summaryof main observation and conclusion A new and intriguing methodology to access various O-difluoromethylation oxime compounds from CICF2H,TBN and indoles is developed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This strategy can suppress N-difluoromethylation of indoles successfully,in which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active species(:CF2and·NO)while indoles are unprotected,featuringsimple operation and radical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994.
A Cu(OAc)2/DDQ/DTBP/Py system catalyzed oxidative dehydrogenative silylation‐alkenation tandem reaction of readily available alkyl aromatic compounds with silanes was established. A variety of functionalized alkenyl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were provided in good to high yields with a total β‐(E) selectivity. The control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might proceed through a radical pathway.  相似文献   
995.
Cu@Ag/Bi2Te3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ultrasonic dispersion-rapid freezedry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By changing the content of Cu@Ag nanoparticle,we could modulate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t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The highest ZT value can be obtained at 450 K for 1 vol%Cu@Ag/Bi2Te3,which is benefited from the decoupling of electr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With the increase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the absolute value of Seebeck coefficient lifts whil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declines.Meanwhile,the average ZT value between 300 K and 475 K was 0.61 for 1 vol%Cu@Ag/Bi2Te3,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ristine Bi2 Te3.Therefore,the decoupling effect of Cu@Ag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ion could be a promising method to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of Bi2Te3 based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相似文献   
996.
以电位滴定终点确定新方法探讨研究为例,从5个方面介绍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基础课教学的探索。通过该研究提高了学生基础课学习热情与学习质量。首先改进了二次差值微商终点计算方法,通过Excel 计算Δ2E/ΔV-V 二次差值微商法数据表中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直线线性方程 y=ax+b,令 y=0, x=-b/a即为终点。另外,研究得到了模拟滴定曲线微分法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新方法。用Excel 对滴定曲线进行三次方程模拟即:y=ax3+bx2+cx+d,二次微分后得到: d2y/dx2=6ax+2b, 当d2y/dx2=0,对应的x=-b/3a处即为滴定终点。2  相似文献   
997.
王海潮  唐明金  谭照峰  彭超  陆克定 《化学进展》2020,32(10):1535-1546
硝酰氯(nitryl chloride,ClNO2)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气态污染物,对大气氧化性、一次污染物的降解和二次污染物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并在全球氮循环和氯循环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本文归纳了ClNO2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大气中的生成和去除机制,并介绍了实验室研究和外场观测中ClNO2的主要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过去十几年报道的ClNO2在实际大气中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实验室模拟和外场观测的研究结果系统讨论了ClNO2非均相生成的机制、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ClNO2对氯自由基、大气氧化性以及臭氧和硝酸盐形成的影响。我们指出,ClNO2既耦合了气相化学和非均相化学,又耦合了夜间大气化学和日间光化学,在我国大气复合污染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ClNO2大气化学研究中尚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简要讨论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8.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简称液质联用,LC-MS)将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测定功能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在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分析以及生物样品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C-MS的核心组成部分,液质接口的作用是将LC的液体引入,发生电离,并将生成的离子传输进MS。因此,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了LC-MS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分析物的解吸,提高其电离和传输效率,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针对近年来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从离子化原理出发,对接口离子源的构造、影响电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并对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高性能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FOLEDs)的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荧光材料仅能利用25%的单重态激子辐射发光,FOLEDs的外量子效率(EQE)理论极限为5%。通过能量转移,充分利用主体分子的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敏化荧光客体发光,可以提高激子利用率。目前敏化型FOLEDs(SFOLEDs)的最高EQE已达26.1%。本文详细介绍了SFOLEDs的敏化原理和机制,并根据敏化机制的不同,系统地总结了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激基复合物敏化、三重态湮灭敏化和局域电荷转移杂化激发态(HLCT)敏化等各类SFOLEDs的材料与器件结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最后本综述对该类器件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待吸引更多专业的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进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王官格  张华宁  吴彤  刘博睿  黄擎  苏岳锋 《化学进展》2020,32(12):2064-2074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电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崛起,作为提供能量来源的锂离子电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钴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正极材料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产销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为了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以及续航稳定性,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在此背景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失效、废弃以及资源化回收再生的过程就显得愈发重要,如何在下游解决报废锂离子电池处理的问题也逐渐提上日程。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湿法和火法再生两个角度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和再生过程进行了介绍,包括回收条件优化的方法、较为新颖的回收再生方法以及再生材料的性能等,并总结了回收再生过程的杂质元素,包括铝、铜等元素对再生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工业上常用的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和环境影响。最后对锂离子电池回收的方法进行总结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