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1篇
  免费   1483篇
  国内免费   877篇
化学   5810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459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1011篇
物理学   292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28年   2篇
  19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Fe(110)面上直接在室温时吸附的CO同先在170 K吸附然后升温到室温的CO吸附有所不同. 前者有解离而后者无解离; 另外, 前者的饱和吸附量比后者低. 这可以用前者发生了解离来解释. 根据以上结果, 提出了以下的设想, Fe(110)面上的CO解离除了需要足够的热能而外, 还需要在表面的吸附位上有邻近的其它未被覆盖Fe原子的存在, 即需要一定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102.
缬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湖南花坦县产的缬草根的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色谱-计算机联用和波谱技术鉴定了缬草根中的44个组分,其中乙酸里哪醇酯,2-蒈烯,马拶铃烯,瓦伦烯,香橙烯,愈创木烯,异尼醇,乙酸金合欢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6,13-二甲基-十四烷酸和2-甲基十六烷酸甲酯等化合物是在缬草根中首次发现的,对缬草根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也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3.
双安息香缩乙二胺的合成及其配位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双安息香缩乙二胺及其与 Ni( )、Pd( )、Pt( )、Zn( )、Cd( )和 Hg( )的配合物 ,并经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子光谱等方法所表征 ;测定了溶液中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并就该配体的特殊配位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4.
液体光声池的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报道综合利用长叶烯(1)催化异构化为异长叶烯(2)及合成系列香料的方法;通过氧化反应合成不同香型烯醇酯类等;Prins反应合成系列化合物。鉴定了10种香料化合物的香型。  相似文献   
106.
膜载体酶标记dip-stick快速检测西维因的痕量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研发了一种快速、灵敏的膜载体酶标记dip-stick农残西维因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带正电尼龙膜(Millipore)为固相载体,将西维因抗体包被于膜上,包被有抗体的膜插入含有西维因和西维因酶标抗原的混合液中竞争反应10 min后直接目视判断分析结果。该方法的整个检测过程只需15 min,对西维因的检出限可达到10μg.L-1,且稳定性较好。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可作为品质控制和快速定性检测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7.
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和程序升温还原(TPR)以及过渡应答(TR)等动态手段研究Ni/Al_2O_3催化剂表面上CO氢化反应的活性位状况。结果表明, 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类型的活性位。其中A位来自表面上的聚晶体Ni, B位来自Ni与载体Al_2O_3强相互作用形成的Ni-Al化合物。实验结果还表明, CO在两个活性位都有吸附, 但在有H_2参与的条件下, 会影响二个活性位上的CO吸附量。  相似文献   
108.
<正> 以金属钠作催化剂合成的聚砜-尼龙6嵌段共聚物对尼龙6的吸水性有一定的改善,而且可以作为聚砜与尼龙共混物的相容剂,但共聚物中聚砜组分的含量都不超过25%。这可能与共聚物的结构有关。近年来的工作表明:反相气相色谱法(IGC)是高聚物结构分析的有用的工具之一。我们试图用反相气相色谱法,通过观察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09.
光(热)致变色剂:单和双吲哚啉螺苯并吡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乙醇作溶剂,在哌啶存在下,通过2,3,3-三甲基-N-(β-羟乙基)吲哚啉碘化物(1)与3-或5-硝基水杨醛反应,分别制得螺环异构体(2a)与(2b)。它们再进一步与异氰酸苯酯进行加成反应,合成一对单螺环异构体(3a)与(3b),将2a 与2b 分别和2,4-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反应,合成一对双螺环异构体(4a)与(4b)。2a,3a,4a,4b 是光致变色化合物;2b 与3b 是热致变色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0.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邓勃  莫华 《分析试验室》1995,14(5):88-94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方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目前在分析化学领域已经有了多方面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