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5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1293篇
化学   2351篇
晶体学   154篇
力学   234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489篇
物理学   17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N-(1,3,2-Dioxaphosphorinan-2-ylmethyl)thiophosphoramidates were synthesized and determined by NMR spectra and positive 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in conjunction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 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characteristic ions in ESI mass spectra are useful in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of N-(1,3,2-dioxaphosphorinan-2-ylmethyl)- thiophosphoramidates.  相似文献   
102.
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经氯汞化反应、溴代反应、Suzuki偶联反应、水解反应和取代反应等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结构单元的有机配合物(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ESI-TOF)表征。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6的E1/2小于化合物7,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103.
N,N-二丁基癸酰胺萃取硝酸有机相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界面张力、电导、FT-IR等研究了不同硝酸浓度下萃取有机相的微结构。利用Gaussian曲线拟合处理N,N-二丁基癸酰胺(DBDEA)的羰基吸收峰,结果表明体系中存在多种以氢键结合的物种如DBDEA·HNO3、(DBDEA)2·HNO3等。在较高酸度下有机相中萃取剂分子自组装成小的聚集体-反相胶团,极性核由水、硝酸和萃取剂高电荷密度的极性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04.
双酰胺萃取剂由于具有螯合性能,能从硝酸介质中萃取三价、四价、六价锕系元素,从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1,2]。其降解产物对萃取过程影响很小,能够燃尽,易于处理,合成也较容易,因此在核燃料后处理及绿色萃取化学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丙二酰胺类萃取剂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因此其萃取锕系[3 ̄7]、镧系元素[8 ̄11]以及硝酸[12]等的性能及机理报道较多,但TBMA萃取镧系元素形成的萃合物的晶体结构未见文献报道。对此类配合物空间结构及配位构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萃取机理的分析,同时将为新萃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另外,萃合物的红外…  相似文献   
105.
合成了含环氧基团的可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共聚物[Poly(MMA-co-GMA)],通过FTIR,NMR,GPC,DSC和AF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好的成膜性; 通过热固化使引入的环氧基团开环交联,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固化前提高了24 K,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聚合物的双折射率. 用Poly(MMA-co-GMA)作为包层材料,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作为高折射率材料, 将其引入到包层材料中形成芯层材料的折射率在波长1.55 μm处可调,其范围是1.483~1.588. 采用旋涂、 铝掩膜和氧反应离子刻蚀的方法(RIE)制得了阵列式光波导. 测试结果表明,制作的波导在1.55 μm处实现了光的单模传输,光损小于3.0 dB/cm.   相似文献   
106.
CuO超细粉体的形貌与红外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CuO作为一种多功能精细无机材料,在印染、陶瓷、玻璃及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作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在氧化、加氢、C1化学合成、NOx还原、CO及碳氢化合物燃烧、精细化工等多种催化反应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推测,当CuO材料的粒度达到纳米级时,将使它的功能更加独特,应用更为广泛。因此Cu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聚集状态、与其他组分或载体的作用状况及催化活性等成为当前功能材料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犤1~8犦。我们在前文中报道了直接热解Cu2(OH)2CO3所得CuO粒径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La3 + ,并运用IR、XRD和Hammett指示剂法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制备的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3 + 为催化剂、丙酸和苯甲醇为原料合成了丙酸苄酯。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合成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 :钛前体氧化物的浸渍液为含 0 0 7mol·L-1La3 + 的硫酸溶液 ,焙烧时间 3h ,焙烧温度 5 0 0℃。最佳反应条件 :醇酸摩尔比为 1∶2、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醇用量的 9 3%、反应时间 3h、反应温度 12 0℃ ,酯化率达 84 0 %以上。用IR、1H NMR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8.
蒋芸  崔颜  姚建林  顾仁敖 《化学学报》2006,64(3):240-244
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了标记分子4,4'-联吡啶在金溶胶上的吸附行为,并将其与山羊抗小鼠IgG结合,获得SERS标记免疫金溶胶.在固相基底上组装抗体,两者组装得到固相抗体-抗原-标记抗体“三明治”结构.在单组分和双组分体系中借助抗体上标记金纳米粒子所带的SERS信号达到免疫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报道了一种新的杂多化合物[HN(C_2H_5)_3]_4-[Mo_3~VMo_6~(VI)V_7~(IV)O_(40)(PO_4)]·2[N(C_2H_5)_3]的合成,并用元素分析、EPR、IR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杂多酸盐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4.0841(3),b=14.2505(3),c=19.6089(3)?b=94.213(1),V=3925.0(1)?,Z=2,Dc=2.171g/cm3,Mr=2566.18,m=2.284mm-1,F(000)=2516,R=0.0477,wR=0.0945.杂多阴离子是1个16金属笼状物,笼中心包含1个PO4四面体客体。  相似文献   
110.
In recent years, many optically active β-amino alcohols, mostly derived from naturally occurring α-amino acid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as chiral auxiliaries or ligands.1 An effective asymmetric catalysts, the oxazaborolidine-borane reagents, which were originally pioneered by Itsuno and Corey,2 were generally prepared from chiral β-amino alcohols by the reaction with boric acid or formed in situ in the presence of borane. These reagents provide excellent enan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