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19篇
晶体学   19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分别采用固相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6O13.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V6O13的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固相法和水热法得到的V6O13纯度较低,但结晶较好;而溶剂热法合成的V6O13物相纯净,样品呈片状结构;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均有微量的晶格收缩.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固相法和水热法得到的V6O13首次放电容量较大,但衰减快;溶剂热法制备的V6O13首次放电容量略低,但循环性能优异,经过52次循环,其放电比容量保持在220 mAh/g,没有衰减.  相似文献   
42.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添加Cr(NO3)3·9H2O对V6O13进行了掺杂改性.测试了不同掺杂量样品的XRD图谱并相互做了比较.分析了样品中Cr、V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掺杂量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对其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后,发现Cr3+的掺入使得V6O13的放电容量有明显的增长,当掺杂量为0.06g时其第1次放电容量达到337 mAh/g,比未掺杂的样品多出了60 mAh/g.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Cr3+的掺入能够改变Li离子嵌入/脱出V6O13的行为,提高其充放电电压,有益于提高V6O13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以高岭土和纳米碳黑颗粒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原位合成工艺制备SiC_w/Al_2O_3复相陶瓷粉体.通过研究合成温度、保温时间、原料配比以及氩气流量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借助XRD、SEM等技术手段进行测试表征,得到了合成工艺的最优参数,并探讨了碳热还原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与碳黑的摩尔比为1∶ 8,氩气流量为80 mL/min,在1500 ℃下保温2 h,可获得纯净的SiC_w和Al_2O_3复相陶瓷粉体,SiC晶须的平均直径为300 nm左右,长度大于6 μm,长径比大于20,SiC晶须表面光洁,与氧化铝颗粒呈均匀分布.碳热还原高岭土合成SiC_w/Al_2O_3,包括碳热还原SiO_2 与碳热还原莫来石两个阶段,碳化硅晶须的生成遵循气-固(V-S)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44.
m次积分半群的稳定性及相应柯西问题的温和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于主算子是m次积分半群的无穷小生成元的一类发展方程引入了温和解的概念,并讨论了温和解与古典解的关系。其次,讨论了m次积分半群的指数稳定性,并给出了两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5.
新型复合电极与偶氮染料分子的氧化降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具有合成H_2O_2和光催化性能的双功能型复合电极、双功能复合电极是 将TiO_2/C光催化剂负载在具有合成H_2O_2性能的新型载体上形成的。在光反应器 中,复合电极作阴极,钌-钛不溶性电极作阳极,低压汞灯作光源,实现了光化学 氧化与光催化氧化在同一电极/溶液界面上的联合作用。当反应器工作时,复合电 极中的TiO_2/C光催化层表面进行着光催化反应,在载体的三相界面上进行着O_2的 2电子H_2O_2的电化学反应,电流效率达82%(J = 15 mA/cm~2),为·OH自由基的 生成提供了物质源,而且氧的2电子还原反应电位使其表面的TiO_2获得相对于平带 电位约+0.5 V的阳极偏压,改善了TiO_2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电极 对提高偶氮染料分子活性艳红(K-2BP)的氧化降解速度起了重要作用。实验发现 偶氮染料分子在复合电极表面的吸附量与反应速度密切相关。文中讨论了复合电极 的作用原理及偶氮染料分子的氧化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46.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WS2/MgAl-LDH(水滑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测试分析,表明在MgAl-LDH层间原位合成了WS2纳米粒子。将该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来降解150 mg/L,pH值为3的甲基橙溶液,其结果是:在模拟可见光条件下辐照75 min,该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超过80%,且循环性能优异。由此表明,WS2/MgAl-LDH复合材料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47.
柴油乳状液与微乳液的制备及节能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戴乐蓉  龙飞 《应用化学》1997,14(2):8-12
研究了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含水柴油乳状液和微乳液伯条件,测定了掺水柴油在不同燃料条件下的放热量,结果表明,在供氧充分的条件下,水的掺入对燃烧热无贡献,若在大气中燃烧,掺水柴油以喷燃方式进料,一般掺水量以10-20%(W/W)时燃烧效率较高,若水中含有某些金属离子,掺水量达30%,仍有较高的热效率,柴油微乳液的稳定性虽比柴油乳状液好,但只要两者的水量相同,燃烧时的放热是相同。  相似文献   
48.
龙飞  李庆国 《数学研究》2005,38(1):85-88
研究了一类拟单调时滞微分系统的全局渐近性质,我们提出了此类系统存在全局吸引正平衡态的充分条件.文中结论推广了已有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49.
采用三电极系统,在超声辅助下,以Mo薄片为柔性基底制备了CuInSe2(CIS)前驱体薄膜,经热处理得到了具有黄铜矿型晶体结构的CIS薄膜.研究了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对CuInSe2薄膜成分、物相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使薄膜物相变得纯净,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保温时间的延长和升温速率的减慢,结晶度提高.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制备的CIS薄膜表面有大颗粒出现以至表面粗糙度增加、颗粒不均匀.  相似文献   
50.
采用新设计CO1、16S、CR3种线粒体基因(位点)的简并引物,对江西地区常见蛇类(2科6属7种)共20个个体样本进行了DNA条形码分析的初步尝试,将实验结果结合GenBank部分蛇类序列数据分析表明,在本实验涉及的蛇类个体及类群的识别上,16S rRNA基因片段合乎通用条码标记的序列的要求;且本实验设计的16S简并引物有适用性强、宽容度大的优势.其次,本研究结果支持"16S rRNA基因至少应该作为脊椎动物标准条码标记--线粒体COI基因不可缺少的补充"观点;提示当前对DNA条形码在不同生物类群的应用方面,尚待在更大的标本样品数量及更多不同基因片段序列数据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