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54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金属离子(M)容易接受配体,成为中心离子,二氢杨梅素(DMY)是藤茶中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作为多基配体与金属发生络合反应.本文研究了DMY-M系统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与DMY相比,DMY-M有以下特点:紫外光谱吸收峰、荧光光谱发射峰位置基本不变,但强度减弱;羰基红外吸收峰发生红移,并在500- 700...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合成了铜配合物[Cu(phen)2Br](H3BTEC)(1,phen=1,10-phenanthroline,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单晶衍射、热重和电化学性质等表征。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71 00(19)nm,b=1.212 0(2)nm,c=1.429 0(3)nm;α=102.21(3)°,β=99.57(3)°,γ=107.64(3)°,V=1.517 74(7)nm3,Z=2,C34H21BrCuN4O8,Mr=757,Dc=1.656 g.cm-3,μ=2.098 mm-1,F(000)=762,S=1.059,最终偏离因子R=0.044 9,wR=0.086 4。该配合物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一维链。一方面,氢键(C-H…Br)和Br…π堆积作用将[Cu(phen)2Br]+连接成一个一维阳离子链;另外,分子间的O-H…O氢键将均苯四甲酸连成一个双层的一维阴离子链。通过结构中的C-H…O氢键作用及其他弱作用将这两条不同的一维链堆积成一个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53.
中药煎制前后重金属含量测定及溶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传统煎药方式,制备中药水煎液,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MS)测定5种药材及其水煎液中6种重金属元素Pb、Cd、Cr、Cu、As、Hg含量的方法,研究并优化了微波消解条件及(ICP- MS)的各项技术参数.被测元素检出限为0.0001 ~0.003 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3...  相似文献   
154.
以胞嘧啶核苷酸2',3'-环单磷酸酯为底物研究了变性剂盐酸胍对十二胺丁酸盐-环己烷反胶束溶液中核糖核酸酶A活性的影响,同水溶液相比,盐酸胍对反胶束中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很小。反胶束的大小限制了酶分子天然态构象的改变,从而保证了其活性中心的完整性。核糖核酸酶A的内源荧光研究发现,同水溶液相比,反胶束中蛋白的最大发射波长没有发生变化,但荧光偏振极化度增加,也表明了在反胶束中酶分子的运动自由度较在水溶液中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5.
研究了核糖核酸酶A(RNaseA)在丁酸十二铵(DAB)-环己烷反胶束溶液中催化水解胞苷2',3'-环单磷酸酯的动力学,数据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催化机理.以kcat/Km表示酶催化活性时,Rnase A在反胶束溶液中的催化活性是在水溶液中的14~30倍.无论是固定DAB浓度还是固定H2O与DAB浓度之比,随增溶水量的增加,kcat/Km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6.
刘姣  夏仕文  黄文薪 《分子催化》2023,37(3):285-292
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为出发菌株,110mmol/L L-赖氨酸单盐酸盐为发酵前体,144h发酵后L-2-氨基己二酸浓度达到10.4mmol/L,产率9.5%。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全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共生的L-赖氨酸 6-脱氢酶和?-1-哌啶啉-6-羧酸脱氢酶催化L-赖氨酸单盐酸盐转化为L-2-氨基己二酸。最优条件为:细胞浓度45g(干重)/L,L-赖氨酸单盐酸盐浓度100mmol/L,pH7.0,温度30℃,反应时间144h。在最优条件下,从100mmol/LL-赖氨酸单盐酸盐产生90mmol/L L-2-氨基己二酸,产率90%。推测了生物催化过程中L-2-氨基己二酸产生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7.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以及纳米金比色法的高灵敏性,建立了维吉霉素M1(VGM M1)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在优化条件下,适配体和纳米金体系在656 nm和522 nm处的吸光度比值(A656 nm/A522 nm)与VGM M1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656 nm/A522 nm=0.4986c+0.1969,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849。对牛奶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7.2%~103.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3%~8.2%之间。本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VGM M1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