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325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106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135篇
物理学   4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991.
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了稀土硼酸盐EuBO3的纯相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价态及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样品属六方晶系,在不同的矿化剂和碱度下呈现不同的自组装形貌.当以NaOH或NH3.H2O为矿化剂时,该样品分别沿着(100)和(002)晶面生长.因为Eu离子以混合价态形式存在,样品表现出光谱可调性,当激发波长为270~360 nm时,样品荧光由红色转为橙色,经粉紫光变为蓝光.  相似文献   
992.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a1/3NbO3∶Sm3+荧光粉.样品的荧光光谱表明,La1/3NbO3∶Sm3+荧光粉最强的激发带在406 nm,对应于Sm3+的6H5/2→4K11/2跃迁,属于近紫外区(365~410 nm).当激发波长为406nm时,样品的最强发射峰位于596 nm,是由Sm3+的4G5/2→6H7/2跃迁而产生的.因此,La1/3NbO3∶Sm3+可以作为基于近紫外激发的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红光材料.而且,La位共掺杂Sr2+,Ba2+和Bi3+使样品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加,在最佳掺杂浓度时的量子产率分别为5.4%,7.5%和5.3%.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铂和电正性金属(M=Re、Sn或In)制备了Pt/TiO2-ZrO2和Pt-M/TiO2-ZrO2催化剂,用于糠醛液相选择性催化氢化制糠醇。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金属铂催化剂相比,加入电正性金属(M=Re、Sn或In)后,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双金属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催化活性增加的顺序与电正性金属的电负性大小次序一致,均为Re>Sn>In。其中,加入铼的催化剂效果最佳,糠醛转化率100%,糠醇的选择性达到95.7%。  相似文献   
994.
以发展轻小型高电压脉冲驱动源为出发点,提出采用爆炸驱动铁电体作为初级电源,通过电感储能与电爆炸丝断路开关进行脉冲压缩和功率放大,探索基于爆炸驱动铁电体电源的小型化高电压快脉冲产生技术。从爆炸驱动铁电体电源的全电路模型和铁电陶瓷材料特性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分别对大电流模式和高电压模式的爆炸驱动铁电体电源的物理参数进行了设计,获得了铁电体电源工作模式和电路参数对产生高电压脉冲的影响规律,认为铁电体电源高电压模式更适合于与断路开关技术结合产生高电压快脉冲,并通过实验对该技术原理进行了验证。实验中铁电体电源输出电流约360 A、脉宽约3.8 μs,对17.5 nF电容器充电至75 kV,电容器放电后在电爆炸断路开关中产生峰值大于12 kA的脉冲电流,最终在X射线二极管负载上获得了电压峰值大于180 kV、前沿3 ns、脉宽30 ns、电流峰值3.4 kA的高电压快脉冲。  相似文献   
995.
李博  鲁殿军 《数学杂志》2014,34(4):773-778
本文研究了全局最优化问题.利用构造填充函数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无参数填充函数,它是目标函数的一个明确表达式.得到了一个新的无参数填充函数算法,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填充函数算法是有效的,从而推广了填充函数算法在求解全局最优化问题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陈东峰 《中学生数学》2014,(6):28-28,30
他一生发表过1475篇数学论文,各国数学家都以与他合作研究为荣;他游历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所,在一个城市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他没有结婚,没有固定住所,没有信用卡,只有两个简单的行李箱;他的研究涉及到数论、集合论、组合数学、图论、概率论、实变函数论、无究级数理论等;他70岁高龄获数学界的最高奖“沃尔夫”奖.他就是20世纪的天才数学家——厄多斯(Erdos,1913—1996).  相似文献   
997.
高山  施瑶  潘光  权晓波  鲁杰文 《力学学报》2022,54(9):2435-2445
在水下连续发射过程中前一发航行体尾流会对后一发航行体运动姿态稳定性产生流动干扰现象. 因此, 研究尾流中涡旋结构演变机理对解决多弹体水下连续发射流动干扰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改进型分离涡模型与能量方程, VOF多相流模型与重叠网格技术相结合方法, 对航行体水下发射尾流演变过程开展精细化模拟研究, 其中模拟结果和实验吻合度较好, 验证了本文数值方法的有效性. 以航行体尾流区域为重点研究对象, 分析了尾流区瞬态流场分布, 讨论了横流强度和雷诺数对尾涡结构演变以及脉动压力分布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于尾流区高速流体核心区与低速自由流相互作用导致Kelvin-Helmholtz不稳定现象出现, 可以清晰地发现涡旋结构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脱落. 在横流条件下, 航行体尾端脱落的涡环与涡腿形成发卡涡, 而多个发卡涡沿轴向间隔排列组成发卡涡包存在于尾流中. 随着横流强度增大, 形成多级发卡涡包结构, 而导致脉动压力二次峰值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尾流涡旋流场演变引起的. 随着雷诺数的增大, 尾流中由圆柱形涡和U型涡组成的二次涡结构逐渐明显, 不稳定性加强.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使用近红外光谱法(NIR)快速测定溶剂型木器涂料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方法。收集涂料样品,使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苯系物含量。采用聚乙烯密实袋封装聚氨酯类、硝基类或醇酸类涂料,应用积分球透漫射采样方式采集清漆和漫射采样方式采集色漆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清漆和色漆的近红外光谱与苯系物线性关系模型。校正集均方差在0.43%~1.32%之间、相关系数R在0.9046~0.9766之间。验证集均方差在0.591%~1.73%之间。对未知样品预测,清漆样品预测值相对偏差<15%;色漆样品预测值相对偏差<20%。两个定量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该2个NIR定量方法适用于对溶剂型木器涂料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进行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塔河油田高温、高盐等缝洞油藏堵水困难的技术难题,构建了双网络结构的冻胶堵剂体系。以N-(3-二甲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和氯乙酸钠(ClCH2COONa)为原料合成甜菜碱单体TCJ,与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共聚合成疏水缔合聚合物CDD。采用矿化度为22×104 mg/L的实际地层水,以0.8%(AM/AMPS)聚合物FZ、1.2%酚醛交联剂、0.15%CDD和0.05%特种交联剂CN-10在130℃条件构建互穿双网络结构冻胶CDD-FZ。冻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网络冻胶CDD-FZ,仅3 h就能成胶并且成胶强度为H级,最大屈服应力为326.42 Pa,突破压力为88.19MPa/m,30天脱水率1.14%,较传统单层网络结构冻胶具有更高的强度、耐盐性、耐温性和耐稀释性。该研究填补了塔河油田耐温抗盐高强度堵水冻胶的技术的空白,具备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密立根油滴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证明电荷的不连续性,为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利用了Mathematica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最小二乘处理,优化了误差的分布,得到了准确的电荷基本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