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565篇
化学   992篇
晶体学   53篇
力学   187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382篇
物理学   7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91.
软腐病是猕猴桃采后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真菌病害,其潜伏期长,在染病早期还未表现出明显病状时,依靠人工筛选很难将其分类。为此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470~900 nm)对软腐病的早期分类检测展开研究。采集了健康猕猴桃以及感染软腐病的早期和晚期猕猴桃共295个高光谱图像,并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将样本按照7∶3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样本。首先对样本进行感兴趣区域的选择,然后取该区域的平均光谱作为样本的原始光谱曲线。对原始光谱曲线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进行光谱特征的提取。与此同时,对SPA求解过程中的8个特征波段使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进行波段融合获得融合图像,然后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法(GLCM)提取融合图像的纹理特征。最后将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融合并分别建立最近邻算法(KNN)、随机森林(RF)以及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进行猕猴桃软腐病的早期分类检测。此外,还与其他文献中使用主成分图像或特征波段提取的纹理特征进行了对比。该研究主要创新点为:使用NSCT对特征波段图像进行融合后再提取其纹理特征,既降...  相似文献   
892.
A series of highly sensitive polymer photodetectors(PPDs) was fabricated with P3HT100-x:PBDT-TS1x:PC71BM1 as the active layers, where x represents the PBDT-TS1 doping weight ratio in donors. The response range of PPDs can cover from the UV to near-infrared regions by adjusting the PBDT-TS1 doping weight ratio. The best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 values of ternary PPDs with P3HT:PBDT-TS1:PC_(71)BM(50:50:1 wt/wt/wt) as the active layers reach 830%, 720%,and 330% under 390-, 625-, and 760-nm light illumination and-10 V bias, respectively. The large EQE values indicate that the photodetectors utilise photomultiplication(PM).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PM-type PPDs can be attributed to interfacial trap-assisted hole tunnelling injection from the external circuit under light illumination. The calculated optical field and photogenerated electron volume density in the active layers can well explain the EQE spectral shape as a function of the PBDT-TS1 doping weight ratio in donors.  相似文献   
893.
By employing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combined with the spin-polarized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we investigate the spin-dependent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rmchair arsenene nanoribbons(a As N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in-metal and spin-semiconductor properties can be observed in a As NRs with different widths. We also find that there is nearly 100% bipolar spin-filtering behavior in the a As NR-based device with antiparallel spin configuration. Moreover, rectifying behavior and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are found in the device. The corresponding physical analyses have been given.  相似文献   
894.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imple Stokes parameter measurement method for a rotating quarter-wave plate polarimeter.This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a model to describe the principle of how the magnitudes of errors influence the deviation of the output light Stokes parameter, on the basis of accuracy analysis of the retardance error of the quarter-wave plate,the misalignment of the analyzing polarizer, and the phase shift of the measured signals, which will help us to determine the magnitudes of these errors and then to acquire the correct results of Stokes parameters. The method is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s on left-handed circularly polarized and linear horizontal polarization beams. With the improved method, the maximum measurement deviations of Stokes parameters for these two different polarized states are reduced from 2.72%to 2.68%, and from 3.83% to 1.06%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Stokes parameter measurement for a rotating quarter-wave plate polarimeter.  相似文献   
895.
采用正态分布模型来描述传播路径上功率谱幂值的非均匀性,利用功率谱反演法构建了基于等效结构常数的非Kolmogorov湍流相位屏,并利用多重相位屏法进行了高斯光束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与非Kolmogorov湍流两种模型下的传输模拟。通过观察模拟光束的光强均匀度、光束漂移以及闪烁指数等,研究了非Kolmogorov湍流对光束传输模拟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光束通过单个非Kolmogorov相位屏时,光强最大值与光强均匀度随着幂值先增大后减小,光束漂移随幂值在一定范围内单调变化。当光束通过多重相位屏时,发现模拟光束的光强闪烁指数会受到相位屏数量以及湍流模型的影响,当相位屏数量较多时,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模型下模拟得到的光强闪烁指数会大于非K湍流模型下的结果,且非K湍流模拟的光束漂移与均匀各项同性湍流模拟得到的光束漂移的相对误差会随着相位屏数量增多而趋于0。  相似文献   
896.
为解决串行时域多分辨率(MRTD)散射模型运行时间长和内存消耗大的问题,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技术设计了一种非球形气溶胶散射并行计算模型。介绍了MRTD散射模型的基本框架和2种并行数据通信方案,并基于MPI重复非阻塞通信技术实现了MRTD散射模型的并行化设计;搭建了网络并行计算平台,实现了模型的并行化计算。将MRTD散射模型与Mie散射模型、T矩阵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并行MRTD散射模型的计算准确性。结果表明,MRTD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非球形粒子散射特性,并行计算技术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电磁场分量同时交换的并行设计方案的计算效率略高于仅交换磁场分量的方案;通过增加中央处理器核数,程序的并行加速比随之增大,但单核运行效率却略有降低。随着粒子尺度参数的增大,单核计算效率随之增加,复折射率的改变并不会显著影响并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97.
基于相关光子的定标技术能够实现“无标准传递”绝对定标,研究相关光子的光谱辐射特性及时间相关特性对遥感器在宽波段的辐射定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光电探测器在宽谱段量子效率定标需求,基于相关光子的定标技术有必要从单一波段向更多波段扩展。根据自发参量下转换所满足的相位匹配条件,推导出相关光子在晶体内的非共线角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相关光子光谱辐射角度分布规律,优化晶体相位匹配角,使得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的相关光子具有宽光谱分布,并且相关光子辐射角度与光谱波长能够一一对应。根据光谱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多波段相关光子的光谱分布和时间相关性测量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测量了四对相关光子的光谱分布、符合计数、相关时间以及偏振特性。其中,测量的光谱分布范围为633~808 nm,最大光谱分布测量偏差为1.51 mm,光谱分布实验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一致;测量了四对相关光子对的相关时间,最小相关时间为0.32 ns,并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符合三峰”现象;相关光子单光子计数及符合计数与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呈正弦函数关系。实验研究表明,相关光子对具有可见光~近红外宽波段分布、时间相关及偏振特性。论文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该研究结果有望应用于光电探测器在多波段的辐射定标。  相似文献   
898.
利用地基红外高光谱辐射数据可以反演得到高时间分辨率的边界层大气温度廓线。目前的AERIoe最优化反演算法相比于传统的“剥洋葱”算法有较大的改进,且对初值的依赖程度较低。但AERIoe算法中正则化算子的选择对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反演时间有重要影响。目前主要采用经验的方法选择正则化算子,迭代步数较多,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提出了利用L曲线方法代替经验法选取正则化算子的改进方案,以提高AERIoe方法的反演速度。改进后的算法通过绘制解范数和残余范数的二维曲线图,取其拐点作为最优的正则化参数,相比于传统的经验法有着更好的理论基础。采用2011年美国大气辐射测量计划中SGP站点的晴空大气红外辐射数据进行反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反演结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收敛性和精度。相比于经验的方法,利用L曲线方法获得的正则化算子反演温度廓线时的收敛速度更快,迭代步数较少,可以节约大量的计算时间;在反演精度方面,L曲线方法在边界层中上层的反演精度更高,1~3 km高度上温度廓线的RMSE值提高了大约0.2 K。  相似文献   
899.
云滴有效半径和云水路径等微物理参数是了解云的形成过程、辐射效应以及云、气溶胶和降水相互作用等问题的重要数据。利用地基红外高光谱辐射数据开展了云微物理参数反演方法研究。针对光谱数据的特点,进行了基于云层发射率光谱和辐射光谱的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云微物理参数与云发射率光谱差值和斜率等特征参数有关的查找表关系。具体特征参数包括:热红外波段862.1和934.9 cm-1的云层发射率之差、中红外波段1 900.1和2 170.1 cm-1的云层发射率之差、热红外波段900~1 000 cm-1区间的发射率光谱斜率和辐射值光谱斜率、1 100~1 200 cm-1区间的发射率光谱斜率和辐射值光谱斜率等。研究了臭氧波段云层透过率的计算方法及对查找关系的约束性,选择了1 050~1 060 cm-1区间的云层透过率平均值作为约束特征参数。实现了基于逐步搜索法的多重查找反演云滴有效半径和光学厚度,并可通过经验关系计算云水路径。研究表明,该算法得到的水云的云滴有效半径与ARM计划中的MICROBASE产品基本相当,冰云的云滴有效半径相对偏小,两者的云水路径反演结果差异较大。该反演算法较适合于光学厚度小于6的薄云。  相似文献   
900.
基于几何不确定性的翼型多目标稳健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焦赞  高正红 《力学学报》2011,43(3):611-615
提出在优化设计进程中引进基于各种不确定性波动的稳健优化设计思想, 进行多目标进化优化算法与代理模型技术在稳健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提供翼型确定性优化和稳健性优化实例, 并对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该稳健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得到更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翼型气动外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