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化学   304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11.
A novel binucleus mixed-ligand[Cd2(phen)4(bmal)2]·3H2O (phen=phenanthroline; bmal=benzylmalonic acid radical)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phen and bmal with cadmium(Ⅱ) salt.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The crystal of the title complex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c, a=1.119 1(8) nm, b=2.480 5(17) nm, c=1.063 4(8) nm, β=142.042(12)°, Z=4, V=2.887(3) nm3, Dc=1.613 g·cm-3, R1=0.046 2, wR2=0.115 6, F(000)=1 424. One carboxyl of bmal is coordinated to Cd(1) with monodentate form, the others are coordinated to Cd(2) with bidentate form. The complexes form a 1-D chain structure bridged by hydrogen bonds that formed by uncoordinated water and oxygen atom of carboxyl group in bmal, the 2-D network structure was formed by π-π interaction of neighbouring phen. CCDC: 257080.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铬酸钴及负载钾的铬酸钴催化剂上苯酚和甲醇气相邻位烷基化反应. 结果表明, 相对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2,6-二甲酚的选择性; 随着质量空速的降低, 苯酚的转化率和2,6-二甲酚的选择性逐渐增加, 邻甲酚的选择性逐渐降低, 这表明2,6-二甲酚是邻甲酚进行连续反应的结果. 另外, 钾的引入能明显提高邻甲酚的选择性, 降低苯酚的转化率和2,6-二甲酚的选择性, 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负载钾后铬酸钴催化剂上的较强的酸中心数目明显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13.
喷雾热解法制备YBO3:Eu球形发光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喷雾热解两段法制备了YBO3:Eu荧光粉.其粒径分布窄(1~2μm),为规则的球形,且在高温下不会团聚.考察了PEG浓度(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 000)对发光粉形貌和发光强度的影响、温度对结晶性和发光强度的影响、前躯体溶液的浓度对粒径大小的影响以及掺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当PEG的浓度为0.004mol/L时.得到实心球形的发光粉,PEG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小球产生破裂和空心.从而降低发光粉的发光强度;样品在700℃时开始结晶,1100℃时结晶性最好,相应的发光强度也最强;通过改变前驱体溶液的浓度.可以很容易地调控发光粉小球的粒径,控制前驱体溶液的浓度在0.07mol/L,可以得到粒径为1~2μm的球形发光粉;Eu^3 在YBO3基质中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10%。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由分散法制备的CuCl/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丙烯在过量氧存在下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发现该法能使活性组份高度分散于载体上,且所制备的高负载量CuC;/H-ZSM-5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ZSM-5相比在较低反应温度下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15.
分别从MCM-22和MCM-49前驱体出发合成了MCM-36分子筛, 在液-固固定床反应器上对MCM-36分子筛的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 由MCM-22前驱体出发合成的MCM-36(A) 结晶度良好, 比MCM-22具有更高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容, 酸量明显下降. 由MCM-49前驱体出发合成的MCM-36(B)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容增加, 小角XRD特征衍射峰强度低于MCM-36(A), 与MCM-49相比酸量下降幅度较小. 在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中MCM-36(A)的活性与MCM-22相当, 丙烯的转化率大于99.5%, 异丙苯的选择性比MCM-22提高了7%. MCM-36(B)的反应活性高于MCM-36(A), 而异丙苯的选择性低于MCM-36(A). MCM-36分子筛上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活性的提高归因于有效酸性位的增加,异丙苯选择性的提高则主要归因于B酸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6.
1956年化学通报6月号刊载了彭周人先生所写的“关于相规的推导方法的建议”一文,其中在叙述R′的关系的举例时,略有疏忽的地方,似应加以明确如下: R是系统的各纯物质间必须满足的独立的化学平衡关系的数目,R′是系统的某些纯物质的浓度变数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满足的独立的限制条件的数目。在考虑有化学平衡存在时,R就是独立的化学平衡关系的数目,而R′的存在却要看系统的具体情况方能确定。彭先生在举例中说“例如2H_20=H_3O~++OH~-离解平衡中,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Inda-BOX1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的两种缺电子烯烃与C,N-二芳基硝酮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反应均可得到4-位取代产物.其中N-丙烯酰基噁唑烷酮为亲偶极体时,反应的exo/endo选择性达到100/0,且exo产物的ee值高达97%; N-丙烯酰基-3,5-二甲基吡唑为亲偶极体时, exo/endo选择性为0/100,且endo产物的ee值高达98%.对亲偶极体及硝酮结构与反应选择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8.
在TPPFe(III)Cl或TPPMn(III)Cl催化下烷烃用亚碘酰苯充氧化成醇的反应作为细胞色素P-450的模拟酶催化氧化反应已广为人知,有关这一反应的机理虽已有不少研究但迄今未有一致看法,具有代表性的有Groves等提出的通过中间体TPPM(V)Cl(1)或TPPM(IV)Cl(2)(M=Fe,Mn)再与烷烃进一步发生游离基反应的机理和Hill等提出的M=Mn时经中间体[Ar(Cl)IOMn]_2O(3)再与烷烃反应的机理。我们曾用带不同取代基的亚碘酰苯在TPPFe(III)Cl及TPPMn(III)Cl催化下对环己烷进行充氧化反应,发现二种催化  相似文献   
119.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AlPxO(x=0,0.33,0.5,1.0,1.5,2.0)催化剂,通过XRD,FTIR,固体核磁共振,BET,NH3-TPD和CO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n(P)/n(Al)对催化剂结构及表面酸碱性质有很大影响.考察了AlPxO催化剂上以邻苯二酚和甲醇为原料,采用气相法一步合成愈创木酚的反应性能,并研究了催化剂表面酸碱性质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一定量的弱酸和弱碱中心有利于提高愈创木酚的收率.  相似文献   
120.
合成了配合物[Ni(tricine)2]•6H2O单晶, 其中, tricine为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配体以一个氮原子和二个氧原子与中心Ni2+离子配位, 生成八面体构型配合物. 配合物分子之间靠丰富氢键形成稳定的二维结构. 用紫外光谱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与鱼精DNA、腺苷三磷酸和腺嘌呤的作用情况, 并就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