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36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入射能量为69.5MeV的碳束轰击27Al和natCa靶, 用ΔE-E计数器望远镜鉴别反应产物, 测得Li、Be、B、N、O诸元素能谱, 在两体反应假设下, 得到了质心系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双微分截面d2/dEdθ的等高线图. 假定在断裂时刻碎片相对动力动能可以忽略, 绝热近似条件得到满足, 并且碎片只有旋转对称的四极形变, 从而得到决定断点处碎片运动的三个方程, 求解这组方程, 得到断点拉长度, 并得到出射碎片的总动能. 计算得到的出射碎片的形变参数是在0.28—0.44之间, 其全阻尼能量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由拟合实验角分布得到的平均寿命是(4—6)×10-22秒.  相似文献   
82.
用大面积位置灵敏电离室测量93MeV14N轰击natCa产生的类弹碎片, 得到了从Li到Mg各元素质心系的能谱, 角分布和TKE-θ平面上的d3σ/dΩdEdZ等高图, 以及元素分布离散σ2和能量耗散的关系. 用简单的扩散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导了合成109号元素的实验。用能量为4.95,5.05和5.15MeV/u 的~(58)Fe 束轰击~(209)Bi 靶,研究了全熔合产物衰变模式的特性。总辐照剂量为7×10~(17)粒子。所用的实验方法是:用静电场速度过滤器在飞行过程中分离向前方向成峰的反应产物,经过飞行时间装置后注入到位置灵敏固态探测器中,测量其动能,估算出质量、入射的时间和位置。以所有的出射粒子的能量和时间来记录很有限的反应产物发生级联α粒子和(或)自发裂变的继发衰变。在5.15 MeV/u 时的一个特别的衰变过程是:在5ms 和22ms 先分别发射两个α粒子,最后,在13s 后发生自发裂变。第一个α粒子的动能为11.10±0.04MeV。对各种可能的解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例如纯属偶然的信号相关,转移反应产物的衰变和从能量上看允许的余核蒸发等。最后表明质量数为266的109号元素的同位素、即全熔合后的单中子蒸发道、从统计的观点看是最好的指定。本文同时也讨论了合成新元素的前景。  相似文献   
84.
中能核反应中碰撞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中高能核反应过程中与碰撞参数相关的可观测量.确定碰撞参数的各种方法 ,以及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可靠性.这些方法包括约化线性动量转移、带电离子多重性、横向动量的方向性、横向动能和纵向动能的比 Erat、 Zbound和椭圆流参量. Observables that related to the impact parameters in intermediate and relativistic energy heavy ion reactions were introduced. These observables that related to the impact parameter include linear momentum transfer, multiplicities of charged particles, the ratio of transverse kinetic energy and longitudinal kinetic energy E rat , the transverse momentum directivity, Z bound , elliptic flow etc. Impact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for intermediate and relativistic energy heavy...  相似文献   
85.
利用复变函数及高级超越函数的性质,得到了多维超球空间中广义解动量波函数的完备集,给出了多维超球空广义角动量的本征值,多维空间中平面波展开关系式及其它关系式。  相似文献   
86.
系统研究了30MeV/u^40Ar ^112,124Sn反应中的轻粒子同位素产额比随角度和初始激发能的变化关系,对于两个反应体系,均观察到3He/^4He和^6Ni/^7Li的产额比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加,^6He/^4He和^8Li/^7Li随角度的增加而减少,统计发射的运动学效应不能完全符合实验结果,各种单同位素产额比与靶核的N/Z比有关,表现出同位旋效应,而由双同位素比提取的核温度几乎没有靶核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作为放射性束物理的延伸,热核的同位旋效应引起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广泛重视.给出35MeV/u 40Ar+112Sn/124Sn实验中,热核的同位旋对热核衰变出射道机制的影响:由于库仑不稳定性和库仑力作用,丰质子热核达到系统平衡前,很容易出现大量有利于增加余核中质比的高能粒子出射(如p.3He、a等);该类轻粒子在热核的衰变链中发射几率较大而且衰变链很长.这样,传统的热核测量量(如能谱斜率温度)将受到测量粒子种类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8.
30MeV/u 40Ar+58,64Ni、115In反应中IMF的元素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5°—140°范围内测量了30MeV/u40Ar束流轰击不同靶核(58Ni、64Ni、115In)时出射的中等质量碎片的元素分布.在20°—80°之间,观察到了原子序数大于弹核原子库数的出射碎片(Z=3—24),发现中等质量碎片的微分截面在其原子库数从小于弹核原子库数向大于弹核原子库数变化过程中是连续变化的,该角区出就碎片的元素分布与弹核原子库数关系不大.对中能区核反应的过渡性质做了讨论,指出了探测阈对所测得的元素分布的影响,并讨论了元素分布的幂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89.
用量子分子动力学(QMD)模型研究了100MeV/u Au+Au对心碰撞的时间演化过程,着重研究了各种物理量随时间的发展如何趋向平衡及freeze-out的条件. 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00MeV/uAu+Au的对心碰撞,中心区的最高密度可以达到1.6ρ_0,在达到最大压缩后,体系开始膨胀,并发展成一个与粒子位置相关的中心集体流. 通过计算两粒子相对动量谱,可以将中心集体流与随机的热运动区分开来. 研究了中心集体流与状态方程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0.
用能量为105MeV的16O束流,通过159Tb(16O,5nγ)170Ta反应研究了170Ta的高自旋态,观察到170Ta的3个转动带,其中一个耦合带和一个半退耦带中的非优先ΔI=2转动系列是由本工作发现的.文中还讨论了这些转动带可能的准粒子组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