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化学   22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1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81.
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含稀土金属间化合物若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键参数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法总结含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结构,同分熔化或异分熔化类型及熔化温度的规律,并用交叉检验法验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能很好地区判别一种稀土元素能否与其它元素生成CsCl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判别金属间化合物的熔化类型,预报其熔化温度等,用训练好的网络作为专家系统的知识,建立专家系统,结果亦好。  相似文献   
282.
多糖共混及其分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讨论了多糖共混过程中的凝胶化及其分子间的协同作用,并对多糖共混凝胶化中的构效关系,分子修饰及分子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3.
采用水热合成与离子交换方法,将中心原子为过渡金属(Fe)的钨系过渡金属取代型杂多阴离子FeW_(11)NiO_(39)(H_2O) ̄(7-)(缩写为FeW_(11)Ni)嵌入ZnAl型阴离子层状结构粘土间,获得了大层间距、通道高度达1.32nm的新型层柱微孔化合物。通过XRD、IR及ES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以ZnAl-Few_(11)Ni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选择性大于99%,转化率由嵌入前的12%提高到近50%,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84.
报道了含钒(IV)和钒(V)的钨锗混合价杂多酸盐的合成、电子吸收光谱及单电子还原态的ESR谱。α-和β-[HGeV^I^VV2^VW9O40]^7^-的溶液ESR谱是由40余条超精细线组成的, 表明在阴离子中3个VO6八面体是角顶共用, 且其中一个桥氧原子是质子化的。  相似文献   
285.
冯雪艳  马贵平  姚立 《化学通报》2016,79(10):891-896
具有较高孔隙率和较高比表面积的多孔聚合物材料在能源、化工、生物和功能性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是以高内相乳液为模板来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其中高内相乳液的稳定对多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多种用于高内相乳液滴稳定的表面活性剂,以及以高内相乳液为模板制备得到的多孔聚合物材料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6.
金瑞  张娜  陈娜  折浪  王雪艳  张鹏  王俊 《化学通报》2022,85(9):1127-1132
以金属有机骨架UiO-66-NH2和吡啶-2-甲醛为原料,经后合成修饰法,合成出吡啶-2-甲醛共价接枝UiO-66-NH2配体,然后利用吡啶-2-甲醛作为桥联基将FeCl2负载到UiO-66-NH2上,制备出一种新型吡啶-2-甲醛共价接枝UiO-66-NH2负载铁系催化剂。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证实合成出产物的结构与理论设计的结构相符。在合成与表征的基础上,对其催化乙烯齐聚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和Al/Fe摩尔比升高,催化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丁烯选择性升高;随乙烯压力增加,催化活性持续升高,丁烯选择性降低。最佳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的活性可达6.43×104 g·(mol Fe·h)-1,丁烯的选择性高达91.01%以上。  相似文献   
287.
具有高导电性和独特电学性质的金属有机络合物AgTCNQ是一种重要的电荷转移盐.本文采用琼脂作为胶凝剂构成水|1,2-二氯乙烷液液界面;施加电压时银离子由水相穿过水凝胶进入有机相,与TCNQ-反应生成AgTCNQ纳米棒.结果表明液/液界面电化学方法为合成有机金属功能材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8.
碳十硼烷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黄鹏程  陈功  詹茂盛 《化学进展》2012,24(4):556-567
碳十硼烷(C2B10H12)是由2个C原子和10个B原子组成的二十面体笼状结构大分子,有邻位、间位和对位三种异构体。碳十硼烷庞大的体积以及类芳香族三维刚性结构使它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使其具有广泛而灵活的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碳十硼烷和碳十硼烷衍生物在C原子、B原子上的化学反应性以及在环加成和金属络合方面的研究。另外,由于碳十硼烷衍生物特殊的立体结构,优异的耐高温性、热氧化性及高硼含量,本文综述了碳十硼烷衍生物近年来在功能材料、催化剂及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89.
针对小试制剂过程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难以直接应用于中试或大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该文以小试和中试条件下多批次药用糊精流化床制粒过程为载体,在线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并测定水分含量,建立小试过程水分近红外定量模型,提出并应用有指导的正交投影技术结合斜率/截距校正的模型传递方法跨尺度预测中试样本,使中试两个测试集A和B的水分相对预测误差分别由51.04%和26.64%降至4.90%和3.99%,显著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将该结果与无指导的正交投影技术结合斜率/截距校正法以及模型更新相比较,该方法能更加有效地去除待测样本光谱中的干扰信息,适用范围广,为小试建立的模型放大应用到中试甚至大生产过程提供了新方案。  相似文献   
290.
詹东平 《电化学》2019,25(2):288-289
由于动力学速率快,析氢反应是CO2电催化还原的竞争反应,抑制H2O活化是催化剂设计的重要思路。厦门大学王野教授及其合作者合成了一种硫掺杂的铟催化剂(S-In),将H2O分子活化控制在解离吸附生成吸附氢原子H^*的步骤(即Volmer反应),并协同催化CO2还原。DFT计算In表面的S2-通过库仑力形成S^2-K+(H2O)n网络,促使H2O解离吸附生成H^*(速率控制步骤),H^*与In表面吸附的CO;反应生成HCOO^*中间体,得到一个电子后生成甲酸,在93%的选择性下,甲酸生成速率可达1449μmol·h^-1·cm^-2,创历史新高。该工作论证了H2O分子活化在CO2还原中的重要性,且可拓展至硒、碲等氧族元素和铋和锡等p区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