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717篇
化学   1111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119篇
综合类   73篇
数学   352篇
物理学   10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种人参皂苷同时测定方法及在人参质量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坚扬  程翼宇  王毅  肖新月  林瑞超 《分析化学》2005,33(11):1565-1568
建立可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g1、Re、Rf、Rg2、Rb1、Re、Rb2、Rb3和Rd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以乙腈-水-0.05%磷酸为流动相,流速1.5mlMmin,柱温35℃,检测波长203nm。在此色谱条件下,各组分在60min内均得到较好分离,回收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运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人参进行含量测定,道地药材主根中9种人参皂苷总含量为1.19—1.45%,须根为5.47—6.90%,3个非道地药材主根分别为1.03%、1.04%、1.8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测定的9种皂苷含量能准确区分人参的主根与须根,并判断其道地性。  相似文献   
982.
在pH3.0的HCl-NaAc介质中,In(Ⅲ)与1_苯基_3_甲基_4_噻吩甲酰基_吡唑啉酮_5(HPMTHP)生成配合物,于-0.63V(vs.SCE)处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峰,In含量在0.002~1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反应机理,证明-0.63V处的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In(Ⅲ)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配合物组成为n[In(Ⅲ)]∶n(HPMTHP)=1∶1,表观稳定常数为2.96×103。  相似文献   
983.
建立了二级散射光谱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与健那绿离子缔合物的二级散射和"反二级散射"光谱。结果表明:当λem=340nm,λex=680nm时,在0~50μg mL质量浓度范围内,ΔIFDS与溶液中物质的质量浓度成正比,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17.4ng mL。  相似文献   
984.
时隙光分组交换网络中一种新的光缓存优化配置方案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时隙光分组交换网中的光缓存配置方案,针对反馈共享式缓存结构,通过对传统的连续分布式光缓存结构中不同延迟粒度的光缓存丢包的分布情况仿真结果研究,发现在传统的连续分布式光缓存结构中,丢包主要发生在小粒度的光缓存上,为此,提出通过适当增加小粒度的光缓存的方法,达到有效地降低丢包率,仿真结果显示,这种光缓存方案可以明显降低节点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985.
锥形光纤间的耦合特性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将通信光纤的末端拉制成锥形,利用光信号在光纤锥形区特有的传输和耦合特性,实现了光纤的耦合、连接和分束.用耦合模理论分析了锥形光纤间的传输和耦合性质,给出了光信号两锥形光纤间的耦合与两锥形光纤的距离和锥形区重叠长度等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86.
吲哚-6-酰腙类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酰腙类结构引入吲哚环中, 合成一类新型的吲哚-6-酰腙化合物, 以期为新药筛选提供先导化合物.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以较高的产率得到14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 NMR, IR, MS及元素分析确证, 并测试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87.
CycloSil-B手性柱分离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七(2,3-二-O-甲基-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β-环糊精(CycloSil-B)手性色谱柱上分离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考察了2-氯丙酸酯结构和柱温对分离效果影响;在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中对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探讨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的驱动力和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随着2-氯丙酸酯的酯基团的链长增加、体积增大,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随之减小;2-氯丙酸正构醇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因子对数(lnα)与酯基团的立体效应Taft Es常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当柱温为86 ℃时其回归方程为: lnα=0.03044-4.754(Es)6(r=0.9991).随着柱温升高,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的容量因子(k′)、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也随之减小;当柱温小于82 ℃时,2-氯丙酸甲酯和乙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度(RS)大于1.5.2-氯丙酸正构醇酯光学异构体在CycloSil-B色谱柱上的分离过程是一个焓驱动过程并存在着焓熵补偿关系.β-环糊精衍生物表面与2-氯丙酸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其分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酯基团的大小对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88.
α-氯丙酸乙酯对映体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量子力学PM3方法模拟α-氯丙酸乙酯((R/S)-ECPA)与β-环糊(β-CD)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探讨(R/S)-ECPA在β-CD上的手性识别机理. 结果表明, (R/S)-ECPA对映体与β-CD形成稳定结合物的结合方式完全不同, (R)-ECPA位于β-CD空腔宽口端, 形成缔合物; (S)-ECPA插入β-CD空腔内形成包结物. 而且, (S)-ECPA与β-CD的结合稳定能低于(R)-ECPA与β-CD的结合稳定能. 在(R/S)-ECPA与β-CD结合物中, (R/S)-ECPA中的手性碳接近葡萄糖单元的C2和C3. (R/S)-ECPA与β-CD之间的手性识别与葡萄糖单元的C2和C3所提供的手性环境和(R/S)-ECPA与β-CD结合的紧密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9.
氧化锌纳米棒微结构光电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步法,即首先热分解醋酸锌制备氧化锌晶种层,在晶种的诱导下,再采用低温水热法在氟掺杂的SnO2导电玻璃(fluorine-doped tin oxide, FTO)基底导电面上成功制备出高取向性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光电极。系统研究了前驱液浓度、溶液pH值、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光电极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变化范围内,随着前驱液浓度和溶液pH值的增大,纳米棒的直径增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纳米棒的长度增长。将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制作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的光电极,并对电池的I-V特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0.
大叶金花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叶金花草(Stenoloma chusana(L)Ching)是鳞始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的全草和根茎,主产于长江以南和陕西、四川各地.其单方和复方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