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化学   433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75篇
物理学   2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三轴加载的非静水压力和静水压力对铁从体心立方结构(bcc,α相)到六角密排结构(hcp,ε相)相变压力和磁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0-18 GPa压力范围内,相对静水压力条件,随着压力的升高,bcc结构的原子磁矩在非静水压力下降低得更快;在非静水压力下,相变更容易发生,相变压力随着非静水压力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对非静水压力对相变压力影响的物理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含苯胺低聚物侧链的导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分子反应合成了含有不同长度苯胺链段的聚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 ,研究结果发现 ,当苯胺链段达到一定长度时 ,经质子酸掺杂后的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电导性 ,其中 ,接枝苯胺八聚体的共聚物经质子酸掺杂后其电导率可以达到 10 - 5S cm .  相似文献   
93.
祝海珍  郑修文  王静  杨明敏 《分析化学》2005,33(9):1283-1286
应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控制电位电解库仑法(BE)对西维来司他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0.2mol/LHAc-NaAc(pH=5.6)缓冲液中,对其进行扫描,发现于-1.29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其峰电流与西维来司他的浓度在1×10-5~2×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6);检出限为2.0×10-6mol/L。对5.0×10-5mol/L西维来司他溶液进行12次平行实验,RSD为0·56%。实验结果表明,西维来司他在极谱电极上有吸附性质,并为此求得了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4,同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4.
以乙二胺作为溶剂和碳源,用KBH4还原NiCl2得到的镍作为催化剂,于300℃制备碳纳米管。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Raman光谱分析证明,产品为多壁碳纳米管,直径约为100nm,长度达几微米。该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5.
阿莫西林的荷移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丙酮介质中阿莫西林与 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 (TCNQ)荷移反应 ,形成 1∶ 1络合物 ,在74 4nm和 84 5 nm处有较强光吸收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1.2× 10 4L· mol-1· cm-1和 1.8× 10 4L·mol-1· cm-1,阿莫西林的浓度在 10— 15 0 mg· 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乙醇介质中 ,阿莫西林与对苯醌 (p- BQ)反应 ,形成 1∶ 1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4 8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92× 10 3 L· mol-1·cm-1。阿莫西林的浓度在 2 0— 2 0 0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两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2 %和1.5 % (n=8) ,用于测定阿莫西林制剂的含量 ,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96.
采用含时量子波包理论的简单模型对5-氯尿嘧啶和尿嘧啶的共振拉曼光谱开展了强度分析拟合, 获得了1(π, π*)激发态的几何结构变化动态特征. 结果表明, 尿嘧啶1S0→1S2跃迁的动态结构特征因5-位氯原子取代而改变. 5-氯尿嘧啶的动态结构特征主要沿C5=C6伸缩振动+C6H12 弯曲振动和N3H9/N1H7弯曲振动+N1C6伸缩振动反应坐标展开, 而尿嘧啶的动态结构特征主要沿嘧啶环的伸缩振动+C5H11/C6H12/N1H7弯曲振动和C4=O10伸缩振动反应坐标展开. π和π*轨道中氯原子的pz电子参与嘧啶环的p-π共轭作用导致了在1(π, π*)激发态上5-氯尿嘧啶的振动重组能更多地配分给嘧啶环的弯曲振动模式和C5=C6伸缩振动模式. 尿嘧啶在甲醇中的激发态动态结构特征与在水中的基本一致, 但波包沿C5H11/C6H12/N1H7弯曲振动+N1C6伸缩振动(υ12)和环呼吸振动(υ17)反应坐标的运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7.
利用^1HNMR技术以及单晶X衍射技术考察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eQ[6])与几种1,ω-亚烷基吡啶阳离子(ω=2,4,6,8,10)客体的相互作用.在这些包结配合物中,TMeQ[6]的端口效应以及空腔效应同时存在,其主客体作用模式随着客体亚烷基碳链长短不一而各不相同.对于客体1,2-二乙基吡啶(Edpy),TMeQ[6]包结Edpy的带正电荷的吡啶环部分,形成一不对称的包结配合物;对于客体1,4-二丁基吡啶(Bdpy),TMeQ[6]选择性包结Bdpy的吡啶环部分或烷基部分存在竞争作用和快速交换;而具有较长碳链的客体1,6-二己基吡啶(Hdpy)和1,8-二丁庚基吡啶(Odpy)与TMeQ[6]通过空腔的疏水作用以及外部的离子-偶极作用形成稳定的类轮烷包结配合物;客体1,10-二癸基吡啶(Ddpy)的两个吡啶环分别被两个TMeQ[6]包结形成哑铃型的包结配合物.  相似文献   
98.
张强华  石莹莹  熊清平  钟秦 《应用化学》2011,28(9):1073-1081
建立了用分子印迹壳聚糖/凹凸棒石(MICA)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 在动态吸附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溶液pH值、流速、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对痕量铅分离富集的影响;在pH=4.5,上样流速为0.60 mL/min的条件下,铅能被MICA定量富集;吸附的铅可用1.0 mol/L HCl-0.1 mol/L 甲基异丁酮的乙醇溶液在流速为0.96 mL/min条件下完全洗脱;在优化条件下,MICA对铅的动态吸附容量为36.78 mg/g。 线性范围为0~1.28 mg/L,r=0.999 7,检出限(3σ,n=11)为0.73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69%(n=6,ρ=0.08 mg/L),回收率在98.7%~101.4%之间。 该方法操作简便、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
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工业级轻烧氧化镁粉与七水硫酸镁溶液配制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的最优参数,分别研究了不同氧化镁/七水硫酸镁摩尔比,硫酸镁溶液浓度及水稳剂水玻璃对硫氧镁胶凝材料工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镁/硫酸镁摩尔比的提高,硫氧镁水泥的初凝时间逐渐缩短,流动性逐渐降低,抗压和抗折强度逐渐提高;随着七水硫酸镁浓度的提高,硫氧镁水泥的抗压抗折强度也呈现增长趋势,MgO:MgSO4·7H2O:H2O摩尔比为14:1:12时,硫氧镁胶凝材浆体的28d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38.3MPa和7.0MPa.耐水性研究表明,加入氧化镁质量2%的水玻璃可以很好地改善硫氧镁水泥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00.
冬小麦冻害胁迫高光谱分析与冻害严重度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冬小麦冻害严重度的精确反演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损失的关键,同时及时预测产量损失对政府职能部门也具有积极意义。针对冬小麦冻害群体严重度评估方法在经典统计反演模型存在估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以冬小麦为试验对象,首先对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重采样平滑处理,再用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实现综合原始光谱主成分信息作为自变量参与冬小麦冻害严重度反演过程,最后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准确度Accuracy三种模型精度验证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冬小麦冻害严重度模型精度分别达0.697 5,0.184 2和0.697 5;同时对反演模型进行验证,其精度也分别达到0.630 9,0.350 3和1.339 6。因此,该方法能有效地对冬小麦冻害严重度进行快速、精确的反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