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26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分别在B3LYP/6-31G(d,p)和B3LYP/6-311++G(d,p)水平下,对二氢硫辛酸及可能的解离途径中形成的自由基进行结构优化,采用S—H键解离焓(EBD)和分子的电离势(EIP)为理论指标,探讨了二氢硫辛酸可能的抗氧化性机理,并研究了溶剂(水和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1)上S—H断裂形成的自由基b较易形成;以EBD和EIP为理论指标,可以较好的说明分子的抗氧化性及溶剂效应对抗氧化性的影响.随着溶剂的极性增加,EBD变化较小,而EIP则显著减小,表明溶剂效应对清除自由基的电子转移反应机理影响更大.分子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顺序与EIP数值所预测的抗氧化性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22.
红外双波段双层谐衍射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长江  王肇圻  吴环宝  张梅 《光学学报》2007,27(7):266-1270
将谐衍射透镜应用在传统红外单波段佩茨瓦尔(Petzval)物镜上,设计得到工作波段处于3.4~4.2μm和8~11μm的红外双波段单层谐衍射光学系统。但单层谐衍射元件的衍射效率只在设计波长处衍射效率最高,随着波长相对设计中心波长向两侧偏离,主衍射级次的衍射效率逐渐下降。为提高含单层谐衍射元件光学系统的衍射效率,基于双层衍射元件衍射效率表达式研究了双层谐衍射元件的结构优化,给出了优化方法。设计出佩茨瓦尔型红外双波段双层谐衍射光学系统,其在3.4~4.2μm和8~11μm两个工作波段的衍射效率均达到90%以上,相比含有单层谐衍射面的光学系统衍射效率有了很大提升,提高了像面衬比度,完善了系统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3.
 以高温烧结三聚氰胺制得的CNH化合物为C、N源,与分析纯单质硼粉以一定比例混合,在5.0~5.5 GPa、1 400~1 500 ℃高温高压条件下,经化学反应合成了六角硼碳氮(h-BCN)晶体。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了含碳量较高的六方结构B0.18C0.66N0.16化合物,成分接近于BC4N,硼、碳、氮是以原子化合的形式存在;XRD分析确定该合成产物具有六角网状结构;SEM测量结果表明,B-C-N晶体具有片状六角形貌,尺寸在1 μm左右。  相似文献   
24.
我们利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 ,通过向带隙宽为 4~ 5eV的ⅡA ⅥA族化合物中掺入稀土离子Eu、Sm ,合成了电子俘获材料 (ETM ElectronTrap pingMaterial)CaS :Eu ,Sm。该材料具有红外上转换和光存储特性 ,其红外响应光谱宽 ( 0 .8~ 1 .6μm)、量子转换效率高达 76% [1 ,2 ] 、热稳定性好、使用方便 (室温下工作 ,不需制冷 )、造价低 ,并且具有“常光充能”特性 ,即不需紫外线预激发就能在室温下将红外光 ( 0 .8~ 1 .6μm)直接转换为醒目的可见红光 ,是一种优良的红外探测材料 ,利用该材料制作的…  相似文献   
25.
树脂法水处理进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应用离子交换树脂是从水处理开始的。现在,在树脂的应用中水处理仍是最大的领域,其用量占树脂年耗的90%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水处理用的新型树脂不断出现,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工艺流程及再生方法也不断地改进。现仅就树脂法水处理的几个方面的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6.
嵌段共聚物溶致液晶相中水的2H-NMR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D2O 的2H-NMR线型和弛豫分析了PEO-PPO-PEO/D2O/对二甲苯体系的层状和六角液晶相的动力学行为. 通过实验测得了两个不同体系的自旋 晶格弛豫时间T1、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2H-NMR 谱. 2H-NMR 谱均为具有四极劈裂的粉末谱线型,且在谱图的中心,βLD=54.7°时存在一个倒峰. 倒峰的出现直接表明引起体系中弛豫的主要动力学过程处于极窄化区域. 采用NMR弛豫模型,通过调节动力学参数,使理论模拟的2H-NMR谱、弛豫时间、倒峰的大小与实验的对应量相吻合,求得了体系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7.
合成了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FR[2,5-二氰基-1,4-二(4'-氟苯乙烯基)苯],并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飞秒脉冲诱导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2个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FR与CY[2,5-二氰基-1,4-二(4'-氰基苯乙烯基)苯]以及2个D-A-D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MO[2,5-二氰基-1,4-二(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和MA[2,5-二氰基-1,4-二(4'-二甲胺基苯乙烯基)苯]的单、双光子吸收与发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最大单光子吸收与发射波长随末端取代基供电子能力的增强而增大,末端强吸电子基化合物FR和CY具有相当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92与0.89)、较长的荧光寿命(分别为5.8与6.1 ns)及较大的双光子吸收系数(分别为19.1与20.5).末端带强吸电子基的化合物FR与CY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分别为6350 GM和6870 GM)比末端带供电子基的化合物MO和MA的δ(分别为270 GM与1790 GM)要大得多,表明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具有异常大的δ.  相似文献   
28.
合成了双光子荧光探针2,5-二氰基-1,4-二[2′-(4′-苯并-12-冠-4)乙烯基]苯(1),并进行了红外、质谱及元素分析。探针1在单、双光子荧光发射中对金属离子显示了相似的选择性,双光子过程中的选择性略优于单光子过程,并对Fe3+显示出高度选择性识别。探针1对Fe3+的单、双光子荧光强度随Fe3+浓度的升高而急剧降低;单、双光子荧光滴定过程中探针对Fe3+的络合常数分别是:5.70±0.03(logK11)与4.74±0.05(logK12)、5.76±0.04(logK11)与4.81±0.07(logK12)。探针1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TPA)随溶剂极性增加而减小,在甲苯与乙腈中的δTPA分别是2198,1125GM,探针与Fe3+络合后其双光子吸收截面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可以作为Fe3+探针应用到单光子激发荧光与双光子激发荧光检测;可以用开发单光子荧光探针的策略来设计应用于生物成像的双光子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29.
刘三阳  盛宝怀 《数学进展》2002,31(5):443-450
Lw^p空间中引入了一种K-泛函并由此建立了一种以第一类Chebyshev多项多的零点为结点的三种修正高阶Hermite插值及一种修正的高阶Hermite-Fejer插值多项在Lw^p空间中逼近的正逆定理。  相似文献   
30.
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兼具诸如近红外激发、暗场成像、避免荧光漂白和光致毒、定靶激发、高横向分辨率与纵向分辨率、降低生物组织吸光系数及降低组织自发荧光干扰等特点,显著地优于单光子荧光显微成像,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工具.因此双光子荧光探针适合于生物检测与成像.制备了衍生于二苯代乙烯的双光子荧光银离子探针,此探针以拥有异常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6TPA)的4-甲基-2,5-二氰基-4'-氨基二苯乙烯(DCS)作为双光子荧光母体,以6-芳基-3,9-二硫-6-氮杂癸烷(TAU)为Ag+配体.探针显示了大的δTPA(在MeCN中,950 GM)、对银离子有高的灵敏性与选择性、强的双光子荧光(790 nm激光激发时).探针的络合常数为IgK=5.76±0.05.探针能选择性地检测和成像活细胞中的游离Ag+,可用于细胞中微量Ag+的分析检测与成像.此探针为开发理想的双光子荧光探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