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化学   17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67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2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正> LB(Langmuir-Blodgett)技术是人为排列分子的一项技术。由LB技术制备的LB膜高度规整又极薄,有望在微电子学(分子电子器件)和集成光学(非线性光学器件)等高技术领域中得到应用。本文利用LB技术制备了端头不具备亲水基团的双(对甲苯磺酸)-2,4-己二炔-1,6-二醇酯(TS)的沉积薄膜,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TS及其聚合物PTS沉积薄膜的分子排列情况。  相似文献   
122.
张昊  黄龙  李涛  刘宾  白泽明  李小娜  陆丹 《化学学报》2019,77(5):397-405
聚芴(polyfluorenes,PFs)是一类具有高荧光效率和良好热稳定性的经典蓝光共轭聚合物.本研究组近年来集中于聚芴类共轭聚合物溶液中单链构象-聚集态结构-薄膜凝聚态结构-器件性能间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利用静/动联用激光光散射等表征手段,结合标度率研究方法,对PFs成膜前体溶液复杂的单链和聚集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光谱与电镜等方法,揭示出PFs在溶液中孤立单链、凝聚态结构、β构象及其过渡态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机理及规律,构建出成膜前体溶液单链构象-薄膜中链构象-器件性能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旨在从高分子本征性质入手,提高其光电效率.本研究不仅对聚芴类高分子,而且对整个共轭聚合物类材料的设计与加工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采用TG DTG技术研究了Eu2 (o MBA) 6 (PHEN) 2 (o MBA :邻甲基苯甲酸根离子 ;PHEN :1 ,1 0 邻啡咯啉 )在静态空气中的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根据TG曲线确定了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运用Acher法、Madhusudanan Krishnan Ninan (MKN)法和Ozawa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第一步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参数 ,同时用等温TG法得到失重 1 0 %为寿终指标的寿命方程 :lnτ=-2 4 3 690 +1 .5 2 84× 1 0 4 T。  相似文献   
124.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三种色素中常见的八种微量无机元素Zn、Fe、Ca、Cu、K、Na、Mn、Mg的含量。结果表明,三种色素中K、Mg、Ca含量较高,Cu含量较低。讨论了几种无机元素与健康的关系,对开发这三种天然色素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5.
在400℃、常压下,用普通的微型脉冲反应系统研究反应CO+H_2、CO+H_2O、CO+H_2O+H_2在自制Ni基催化剂KM-01上的反应规律。严格控制不同原料气的进样时间差△t,所得产物CH_4的产率不同。着重分析了用上述方法对反应CO+H_2O+H_2进行测定所得到的CH_4(产率)—△t图形。分析和推测有四种对H_2O和H_2具有不同反应活性的表面碳。其中一种对H_2O和H_2均有较高活性,但其寿命很短,在400℃时寿命约为60s,350℃时约为270s。经测定,各种原料气同时通过催化剂床层时CH_4产率最高,这一点是对流动反应体系的最好模拟,故可认为活泼表面碳在流动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在同时进样的条件下,改变H_2或H_2O的进样量,则CH_4产率发生变化,证明H_2对生成CH_4起主要作用;并可推测,在流动体系中,上述反应除通过表面碳机理可生成CH_4外,同时存在其他反应途径。用差动脉冲色谱法可提供反应机理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信息,特别是对研究反应的暂态过程、指导生产实践有一定意义。欲使此方法能适用某些于具体反应,也须满足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12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参与形成的多元络合物显色反应的研究,目前尚不多;特别是对金属离子-三苯甲烷酸性染料配位络阴离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增敏作用,一直未见报导。笔者在对资料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钇-铬天青S-邻菲绕啉-羟基(聚氧乙烯)_3磺酸钠多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得到十分有意义的结果。在乙二胺及其同系物存在下,该体系在pH7.2—8.4范围内形成绿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4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98×10~5,氧化钇含量在0—12微克/25毫升内符合比尔定律。利用轻重稀土络合物吸光度有较大差异的特性,进行了氧化  相似文献   
127.
采用负载金属离子的配位吸附树脂在不同介质中对羟基羧酸的吸附规律进行研究.考察了吸附介质、树脂基质及所负载的金属离子不同对配位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Fe3 的大孔磺酸型树脂在正己烷体系中对羟基羧酸类成分的吸附效果最佳,且随着羟基取代数目和位置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稀土多元络合物中的应用已有些报导。文献曾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参与形成的络合物提出“氢键理论”,笔者也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钪铬天青S在乙二胺-盐酸缓冲条件下的成络反应进行了研究,认为络合物成因是乙二胺分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乙二胺盐酸缓冲条件下,对钇-铬天青S-邻菲  相似文献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