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388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11篇
物理学   3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预吸附吡啶增强二甲醚在丝光沸石上羰基化反应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二甲醚在氢型丝光沸石和吡啶修饰的氢型丝光沸石上的二甲醚羰基化反应. 结果表明, 吡啶预吸附大大提高了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稳定性, 并且在 473 K 反应 48 h 能够保持约 30% 的乙酸甲酯收率. 原位红外光谱和 NH3 程序升温脱附研究发现,吡啶吸附在 12 元环内, 而 8 元环内的酸性位基本不受干扰. 129Xe 核磁共振研究表明, 未经修饰的丝光沸石反应后孔道严重堵塞, 而吡啶修饰的分子筛反应后孔道基本不变. 因此, 12 元环内酸性位是积炭失活位, 吡啶吸附抑制了 12 元环内积炭的生成, 二甲醚羰基化反应能够在 8 元环内活性位上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52.
棉纤维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产物的温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CAN)、过硫酸钾(KPS)及H2O2/H2A(双氧水/抗坏血酸)为引发体系,采用溶液自由基接枝法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棉纤维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otton-g-PNIPAAm);在上述3种引发剂作用下的接枝反应可以达到的接枝率(G)排序为G(H2O2/H2A)>G(KPS)>G(CAN);研究了其他因素如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单体浓度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接枝反应条件;接枝样品的FTIR分析图谱和SEM观察均表明样品表面已接枝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DSC分析显示,棉纤维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与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LCST=32.48℃)相似,约为32~33℃;接枝率的变化对试样LCST的影响很小,但其可逆焓变(ΔH)会随接枝率的提高而增加;采用滴水试验法(AATCC 79)和毛效试验法(FZ/T 01071)检测棉纤维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不同温度时的吸水性变化,显示试样具有温敏特性,其中接枝率介于25%~45%的试样温敏性较高,过低或过高的接枝率均不利于获得高的温敏性;棉纤维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试样的可逆焓变(ΔH)随试样膨胀/收缩时间变化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棉纤维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快.  相似文献   
853.
Ir/CeO2催化剂上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Ir/CeO2催化剂在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用沉积沉淀法在高比表面的CeO2载体上制备了Ir/Ce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程序升温还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催化剂的晶相组成、还原性能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r和CeO2之间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明显改善了Ir粒子的分散.Ir具有优异的C-C键断裂性能,在低温下即可实现乙醇的完全转化,而在高温区具有很好的甲烷重整性能,可获得很高的氢气产率.  相似文献   
854.
十六烷基羧甲砜基氢氧化铁和丁基羧甲砜基氢氧化铁通过热脱羧方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铁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纳米氧化铁的合成过程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制备的纳米氧化铁具有8~18 nm的晶粒尺寸。羧甲砜基的热脱羧过程使得表面活性剂从纳米颗粒表面去除相对容易,特别是丁基羧甲砜基化合物。十六烷基羧甲砜基氢氧化铁制备纳米氧化铁颗粒存在脱羧有机分子还原Fe3+过程,而丁基羧甲砜基氢氧化铁通过热脱羧分解的方式合成纳米氧化铁颗粒。  相似文献   
855.
本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对C3H2 (环丙烯基自由基)与O(3P)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各驻点(过渡态,中间体,产物)的几何结构,在QCISD(T)/6-311++G**水平下计算了各物质的单点能量,在两种水平下计算了298K和600K时的能量。计算结果表明:C3H2 + O(3P) 反应可以生成P1 (C2H +HCO),P2 (C2H2 + CO) 和P3 (HC3O+H)三种产物。生成P1反应通道的能垒最低,即P1为主要产物,与实验的结果一致。产物P1可以通过路径:R→ IM1→ IM2→ P1获得。本文详细地讨论了C3H2 + O(3P) 的反应机理,并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C3H2 + O(3P)反应机理以及C3H2在大气中的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856.
彭述明  申华海  龙兴贵  周晓松  杨莉  祖小涛 《物理学报》2012,61(17):176106-176106
采用XRD, SEM, AFM等详细研究了氘化及氦离子注入对钪膜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单晶硅及抛光Mo基片上制备的钪膜均具有(002)晶面择优取向;钪膜氘化后表面会出现大量孔洞, 氘化后氘化钪(ScD2)晶粒长大,但内部会残留少量未完全氘化反应的晶粒尺寸较小的 ScD0.33/Sc晶粒;氦离子注入对钪及氘化钪的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影响, 离子注入的氦将在钪及氘化钪晶格中聚集成泡,导致氦离子注入层中的钪及氘化钪衍射峰向低角度偏移, 并且氦泡的聚集具有择优取向性.  相似文献   
857.
主要给出了k-拟-*-A算子的一些性质,若T是k-拟-*-A算子,则T有SVEP.作为此性质的应用,证明了若T是k-拟-*-A算子,则B-Weyl谱的谱映射定理成立;若T或T*是k-拟-*-A算子,则广义Browder定理对T成立.  相似文献   
858.
硅光子晶体TE模式光下路分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基于自准直效应的硅光子晶体TE模式13和12光下路分束器。13光下路分束器由4个分束镜组成,而12下路分束器由3个分束镜和1个反射镜组成。利用多光束干涉原理推导出光下路分束器各个出口的透射谱理论公式。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束镜,可以得到不同分束比例的光下路分束器。对于13光下路分束器,设计了1∶1∶1和1∶2∶3两种分束比例;对于12光下路分束器,设计了1∶1和1∶2两种分束比例。再利用时域有限差分软件数值模拟了透射谱,其结果与理论设计一致。当下路波长为1550 nm时,13和12两种光下路分束器的大小均约为10 m 10 m,自由光谱区为36 nm,覆盖了整个光通信C波段。  相似文献   
859.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空气孔型高下路效率的环形谐振腔,通过压缩线缺陷波导的宽度实现单模有效控制,同时讨论内围光子晶体列数对传输场的影响,然后运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数值分析了耦合强度及环区局部折射率调制对下路效率、品质因子以及下路波长等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波导宽度为0.7个晶格常量,耦合强度为0个晶格常量,在信道波长为1 528.1nm时,下路效率为99%,品质因子Q为379;当耦合强度提高到1个晶格常量,下路波长稍微漂移为1 524.3nm,品质因子显著提高到1 397,而下路效率下降为89%.同时,下路波长会随着环区折射率的增加呈线性红移.  相似文献   
860.
The fluorescence power from biological tissue excited by a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compared with excitation power does not appear to obey a simple quadratic relationship given by the steady non-linear theory.A more reliable analysis is developed based on transient two-photon absorption because the response time of two-photon absorption is longer than the width of a femtosecond pulse.Good agreement is obtained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fluorescence power versus excitation power.This letter offers potential value to non-linear optics in biological t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